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虽说有十里不同俗之说,其实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大同小异。像一个滚动的雪球,在五千年的转动中,携风带雨,层次叠加,脉络重重,却仍然是一个同心圆。春节民俗,各地大同小异。凡是华人,不论在哪儿,都过春节,都把过年当作辞旧迎新的仪式。

  • 标签: 年俗 西安 生活习俗 中国人 同心圆
  • 简介: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且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她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息息相关,她的脉搏与中国革命一起跳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地处一隅的西安亦不能摆脱列强纷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劫难。西安及全国各地的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之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后经五四运动的洗礼,1921年7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925年10月,中共在西安的第一个组织——中共西安特剐支部成立。

  • 标签: 西安市 马克思列宁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记忆 红色 中国革命史
  • 简介:西安市档案局(馆)通过竞争上岗选拔处级领导干部。6月27日,举行了处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演讲测评会,由考评委员会,对符合条件的23名竞争人员进行综合评议,竞争上岗人员根据自己拟竞争的职位进行演讲和答辩,考评组根据每个人的演讲和答辩情况进行测评,

  • 标签: 演讲 符合 情况 答辩 职位 综合
  • 简介:在70多年前的1926年,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曾是全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涨地区之一。1926年7月,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后期的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杨虎城、李虎臣等在共产党人的支持下,坚守西安城,抗击直系军阀镇嵩军司令刘镇华对西安的围困。当时爱国将领冯玉祥在苏联考察,中共北方局党的领导人李大钊邀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去苏联作冯玉祥的工作,

  • 标签: 邓小平 西安市 中山军事学校 演讲
  • 简介:西安发现曹雪芹诗词抄本西北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副研究员袁卿武新近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同治年间陈坦园抄录编辑的《格荫堂丛书》稿本中有曹雪芹诗词。经仔细校读、探讨,现已整理成“新发现的曹雪芹诗词抄本”一文,刊于西北大学1994年第四*学报,为红学研究提供...

  • 标签: 曹雪芹诗词 《红楼梦》研究 榕荫堂丛书 陈坦园 西北大学图书馆 同治年间
  • 简介:西安城墙内有三个公园,革命公园、莲湖公园和儿童公园。这三个公园,莲湖公园最早,建于明朝,另外两处也有百年历史。在老西安人的眼中,这三个公园各有特点。我曾经让朋友脱口说出对它们最深刻的印象,好几个人说的都一样,那就是革命公园的花灯,莲湖公园的湖水,儿童公园的滑梯和秋千。

  • 标签: 西安城墙 公园 百年历史 革命 儿童
  • 简介:连战要来大陆了!连战来大陆,西安是他的必到之地。何以见得?因为西安是他的诞生之地,是他童年待过的地方,堪称他的第二故乡;而在他出生之前两个月,其祖父以肝病殁于沪上,其祖母在抗战爆发后随子客居西安,旋亦病死,遗骨就葬在西安的清凉寺。

  • 标签: 西安 连战 日子 第二故乡 清凉寺 大陆
  • 简介:本馆搬至北郊新馆后筹办馆藏陈列室,返聘回馆的刘振乾老先生说民国西安升格院辖市后简称“镐”,最好将此件档案找到陈列出来。但是穷数月之功,遍翻馆藏,直到陈列室已然竣工,也仍然杳无所获。笔者不解,请教先生此说从何而来,答曰《西安市志》。循先生的指导,查了一下该志第一卷,果然其《大事记》1947年12月条下记道:

  • 标签: 民国时期 西安市 城市简称 “镐” 档案利用
  • 简介:相对我国而言,其他国家的档案工作者是一种什么状况?他们的类别、地位、待遇如何?现根据有关资料简介如下:一、美国美国的档案工作人员分为三类:档案馆馆长,档案员,档案助理员或培训员。档案馆馆长负责制订档案馆的工作计划、发布指令、检查工作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

  • 标签: 档案工作 美国国家档案馆 档案员 档案工作人员 档案工作者 档案机构
  • 简介:台儿庄大战期间,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冒着生命危险用相机记录台儿庄战役的惨烈,拍摄了一百多张揭露日本侵略军罪行的照片在美国《生活》杂志刊发,并撰文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城镇,一个京杭大运河经过的城镇,一次胜利已使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村庄。"

  • 标签: 卡帕 日本侵略军 凡尔登 摄影记者 伊文思 黄仁霖
  • 简介:在古城西安诸城门中,小南门无疑是大名鼎鼎而又颇富平民色彩的一个.如同西安的城墙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一样,小南门也以其传奇的变迁,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可惜至今人们尽管感其亲切,时常腾之于口,却很少有人能说清它的来龙去脉.本文谨据西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对小南门的变迁作一简单的考述:

  • 标签: 城门 城墙 古城 考述 变迁 平民
  • 简介:宋子文保存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的1万多份资料,是宋家最后的秘密.宋美龄去世之后,胡佛研究所终于公布了这批鲜为人知的史料.

  • 标签: 宋子文 胡佛 西安事变 宋美龄 史料 资料
  • 简介:  1936年爆发的西安事变,已过去了七十个春秋.当时我正在西安高中上学,有幸耳闻目睹了这一伟大事件.现就记忆所及写成此文,供人们了解这一伟大事件的真实情况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 标签: 亲历西安事变 纪念西安 西安事变
  • 简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张、杨两将军的共同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正义主张。“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从长期内战到全面抗日的重要历史转折。发动“兵谏”,逼蒋抗日是杨虎城首先提出。张、杨两将军共同商定、共同执行的,这是目前史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那么,采取“兵谏”逼蒋抗日是杨将军的个人主张,还是其他方面策划的结果?张学良方面事先是否就逼蒋抗日也做了策划与酝酿?史学界对此有如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 标签: 西安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 联共抗日 逼蒋抗日 历史转折
  • 简介:1999年5月,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考古人员据当地群众反映于西安郊区发现一方唐代墓志,墓志及志盖保存完好,但其出土日期与地点不详.经我们对墓志内容的分析考证认为:这方志文,属唐代正史之外重要的一则史料.现将墓志情况介绍于下:

  • 标签: 西安市 唐代 墓志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的指挥中枢,在与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实行国际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同时,也广泛开展了国际交往与交流。在抗战期间,除了同盟各国频频进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往外,驻重庆的外国大使馆和公使馆,即多达30余个,此时是重庆在国际上树立威望、提升形象,成为“世界各地家喻户晓之一名词”的一个重要时期。

  • 标签: 抗战时期 大使馆 重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外国 抗日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