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陕甘根据作为中国共产党硕果仅存的根据,对红军顺利落脚陕北、实现战略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陕甘根据不仅使中央红军长征有了最终的落脚点,而且对处于困境中的中央红军给予了极为关键性的补充,并推动了红军三大主力的大会师。中共中央立足陕甘根据新的大本营,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领导各路红军,实现了革命大本营的转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 标签: 陕甘根据地 长征 落脚点 会师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寇对抗日根据进行惨酷的"大扫荡"以及根据自然灾害的频发,各根据都面临着劳动力、牲畜和生产工具大量匮乏的情况,给军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发展生产,度过难关,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互助合作运动。通过集体劳动,有效解决了战争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争取抗战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标签: 抗日根据地 农业 互助合作
  • 简介:“黄河清,圣人出”。中华民族这句流传千古的民谚,不仅寄托着人们遏制水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愿望,也科学揭示出了黄河水患之根本--“黄”。“一斗河水六升泥”,黄河之“黄”,是因为她流经横亘陕甘宁晋豫五省区的黄土高原时,裹挟大量泥沙而着色。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再加植被破坏严重,面积50万平方公里、平均厚达50-80米的黄土层,为黄河提供了几近不竭的黄源,使黄河在中下游形成悬河,像达摩克利斯剑,时刻威胁着黄泛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标签: 劳动人民 淤地坝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陕北 黄土高原 生命财产安全
  • 简介:历史上的西青区与沧州市行政关系最紧密的时期莫过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跃进”时期。新中国即将成立之时.冀中区第十专区改称天津专区.杨柳青镇为专区机关驻地。冀中区第八专区改称沧县专区,专区党政机关驻沧县镇(今河北省沧州市)。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式提出“大跃进”口号。

  • 标签: “大跃进”时期 行政建制 新中国成立 《人民日报》 党政机关 行政关系
  • 简介: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印文化的相互影响下,汉寺院的平面布局曾发生过较大的变化。该文以显通寺为例,对不同历史时期,汉佛教寺院以塔为中心、以殿为中心、以阁为中心以及注重建筑组群的平面布局形式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显通寺 汉地佛寺 平面布局
  • 简介:规模庞大的抗日根据冬学运动曾经有过重大的历史贡献,但其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严峻的经费问题是影响其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经费难题,中国共产党通过争取群众支持、政府适当拨款、争取绅商募捐以及厉行节约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等方法解决了问题。这启示我们,社会教育的开展不应受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限制,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并且厉行节约,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社会教育一定会有另一番景象。

  • 标签: 抗日根据地 冬学运动 经费
  • 简介:广东位于中国南大门,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地区之一,也是妇女运动开展较早的地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广州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和历史机遇,成为中国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发祥。广东省档案馆珍藏被称为"广州最宏大之报纸"的《广州民国日报》,再现了广州地区妇女敢为人先,首次纪念自己的节日这一盛况。

  • 标签: 广东省档案馆 南大门 历史机遇 国民革命 女同胞 妇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