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春夏之交的亚洲,空气中荡漾着躁动不安的情绪,“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上海召开。亚洲地区安全机制的缺乏,在二战以后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是近期地区局势的变化迅速提升了对有效国际协调机制的需求。

  • 标签: 亚洲地区 安全机制 想象力 国际协调 信任
  • 简介:<正>法国整体公共交通设计专家赫金娜指出,不要认为北京的标志就是天安门,巴黎的标志就是艾菲尔铁塔,流动的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标志性产品,它们与固定的交通市政设施相互配合,构成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就像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样。城市公共交通文化是一座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缩影,是城市居民精神面貌、文化涵养、文明水准的集中展示。在城市公共交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此亮相,展现内在的素养,代表

  • 标签: 城市公共交通 标志性产品 文化传播 城市形象塑造 公共交通工具 交通设计
  • 简介:很多江浙一带的人都无法理解廊坊这座城市。廊坊之于北京,在空间距离上犹如嘉兴之干上海,但是北京的房价已经超过了上海,廊坊恐怕却只有嘉兴十五年前的水平。且撇开堵车因素,驱车不过区区40多分钟就可以直达天安门,这样一座小城市本可以成为类似干美国华盛顿特区近郊的Bethesda,或者洛杉矶近郊的Pasadena一样的艺术或学术气息浓郁的精致小城,现实中却是一个前工业化时代痕迹甚至无需遮盖的暗色节点。

  • 标签: 城市规划 保定 空间距离 廊坊 天安门 华盛顿
  • 简介:对于城市来说,要谋求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定位这个首要课题。城市的定位,并非简单的名称或是单纯的城市形象塑造,而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如果成都缺乏一个排他式的定位,就会像产品没有DNA一样,无立足之地。成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抢得先机,首要任务便是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并围绕这一定位制定城市营销的计划。

  • 标签: 成都城市形象 定位差异化 公众视角 可持续性营销
  • 简介:举办大型运动会是传播城市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机遇。南京举办青奥会,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城市推广机会,得以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展示南京精彩的城市文化和辉煌的建设成就。青奥会已经结束,总结南京在城市文化建设与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其他城市举办大型运动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南京青奥会在场馆建设过程中能够坚持"节俭"理念,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资源,保护了南京城市的文化生态;青奥工程建设较为成功地体现了南京城市特色,有效提升了南京城市的旅游形象和精神气质。当然,在青奥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项目跟风搭车、搬迁力度过大、建设性破坏等问题。

  • 标签: 青奥会 青奥工程 城市文化 公益价值 社区体育
  • 简介:目前,国内少儿电视节目城市化倾向十分严重,这种传媒生态的失衡导致农村孩子被日益边缘化。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加强农村少儿电视节目的必要性和具体路径。

  • 标签: 少儿电视节目 城市化倾向 建言
  • 简介:拉萨是全球著名宗教城市之一,集“传统与现代”、“开发与保护”、“民族与国家”等现代性命题于一体。本文以《西藏日报》、《西藏商报》两家媒体对拉萨城市交通、住房、休闲生活城市空间的报道为例,发现拉萨媒体建构起了民族与国家、传统与现代相和谐的政治和文化图景。本文认为,拉萨媒体需要肩负的责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形成,以及让城市中不同信仰、不同利益群体在现代性的维度下走得更加良性。

  • 标签: 拉萨 空间生产 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