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55年4月11日中午12时15分,参加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和随同采访的中外记者共11人,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包机“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起飞途经雅加达转赴万隆。当飞机飞越北婆罗洲沙捞越附近海面上空时爆炸起火,机身坠入海中。新华社记者沈建图、黄作梅、李平、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石志昂、李肇基、钟步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杜宏、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影师郝风格以及同机的三名分别来自波兰、奥地利和越南的记者

  • 标签: 1955年 亚非会议 印度国际航空公司 飞机失事 新闻记者
  • 简介:<正>九十年代,人民解放军又一次出兵,开赴一个“和平战场”,武器不是坦克机关机。这次出兵的中国军队将接受一位叫桑德森的澳大利亚人节制,臂上佩带联合国标志。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历史将记住1992年4月16日,中国军队加入了联合国迄今最大的维和行动。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将记住1993年3月8日,她命名这支出兵部队为“维和首功大队”。

  • 标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 维和部队 维持和平行动 中国军队 中国军人 联合国
  • 简介:近年来,我国报纸的电了版发展很快.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报道机构近1000家,网络媒体已发展成为我国互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互动发展 媒体互动 纸质媒体
  • 简介:有人说,到2044年,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此预言在国内外媒体界流传甚广,而去年报业经营遭遇困难。似乎又给这种“报纸消亡论”提供了实证。对报业同行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不少人认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将会颠覆传统媒体,加快报纸消亡的速度。

  • 标签: 报业发展 新媒体 兼容 实践 报业经营 心理压力
  • 简介:第一代青年期刊:理想时代的冲锋号(50年代-60年代)第二代青年期刊:启蒙时代的教科书(70年代-80年代)第三代青年期刊:改革时代的望远镜(80年代-90年代)第四代青年期刊:商品时代的消费品(90年代中期后)

  • 标签: 青年期刊 期刊史 期刊市场化 广告经营
  • 简介:中国大陆地区的新闻类周刊1990年代以来取得长足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危机。“生逢其时”的社会环境“生不逢时”的媒体竞争环境,使其努力寻找更为适合自己的生存路径,包括对“刊”形态“周”时态的重新认识,对“忙人”“有影响力”的人的重新界定,对“品质”“风格”的不同选择,以及从“品牌化生存”到“两栖化生存”的拓展,以期借助于其他类型传播媒体的同步传播或“二次传播”,形成品牌,扩大影响,牢牢站稳属于自己的一片媒体空间。

  • 标签: 新闻周刊 生存状况 发展路径
  • 简介: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市场和信息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整合效应。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电视产业出现了联合、兼并日益加剧的趋势。中国电视台几十年来以“块”为主,行政口割据一方,业务口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各台都办综合频道,总体上造成低效重复,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信息产业市场逐步成熟的今天,这种现象亟待改变。电视媒体作为政治传播通道和

  • 标签: 发展新闻 品牌经营 快报新闻
  • 简介:在当今大众传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息时代,民族问题呈现出一些明显态势:信息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民族问题的发生具有多重对象的趋势;信息多元化使民族问题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信息网络化使民族问题在内容上趋向多极化发展。研究民族问题发展态势及其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对加强中国民族地区新闻报道、进一步加强我国民族团结和祖统一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民族团结 中国 民族问题 发展态势 新闻报道
  • 简介:电视调查性报道就其严格的意义来说,是指电视新闻媒体独立开展的针对损害公共利益却又被势力集团极力掩盖的行为所做的调查报道,并通过电视媒体公布于众的新闻类型.毫无疑义,调查性报道是中国社会实施舆论监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个社会公共空间和民主程度的标志,而电视调查性报道则是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节目形式.2004年11月18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系在新闻学院新校区报告厅围绕"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开展了学术研讨.会议特别邀请来自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传播学、新闻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央电视台栏目、上海电视台栏目、大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栏目三个代表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和市级媒体的典型案例,在不同视野的交汇和碰撞中探讨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发展现状前景以及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 标签: 电视报道 调查性报道 中国 社会发展 研讨会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