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怎样用摄影的手法艺术地报道新闻?我在这里谈一点粗略体会,和广大摄影通讯朋友共同探讨。首先,新闻照片不能“平铺直叙”地记录场景,而要注意抓取新闻现场中最典型的、最能表达新闻事件本质的、最动人的瞬间。如1990年9月下旬,我采访果林乡农技站搞农技咨询服务时,我首先不忙于拍照,而是藏着相机先仔细地观察农技人员和赶集群众的神态,发现不光是青年农民

  • 标签: 新闻现场 乡农技站 新闻照片 咨询服务 《新华日报》 文字说明
  • 简介:范建民是衡水地区饶阳县京堂乡范苑村的一位普通农民通讯。今年60岁,是1954年入党的老党员,他从50年代起至今一直在孜孜不倦地为新闻单位写稿。1993年9月18日,他56岁的老伴不幸在劳动中摔坏脊椎骨,造成高

  • 标签: 衡水地区 京堂 《农民日报》 饶阳县 河北日报 高位截瘫
  • 简介:通讯写的稿件上中央级报难,上省级报也难,有时上地方小报也毫不例外。通讯对自己写的稿件上报难满腹牢骚,抱怨情绪很大。《伊犁垦区报》在解决通讯上稿难这个问题上,摸索出了一点路子。首先,要提高通讯上稿难问题的认识。地方小报一般都存在人员少,报社派到基层单位采访的记者较少。要把基层单位的人和事写成稿件见诸报端,依靠的主要是通讯

  • 标签: 伊犁垦区报 基层单位 飞模 实芯 全一 一纽
  • 简介:通讯的稿件被采用后。都希望报刊社能寄一份刊用稿的样报或剪报。这应当是报刊社通联工作的一项内容,也是报刊社加强与通讯的联系,尊重通讯劳动成果,调动通讯写稿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去年8月,笔者在北京某中学生报上刊用稿件一篇。当别人告诉了这个消息后,我就给报社寄信一封,并附两角邮票一张,请求寄一份样报。半年余,没有回音.去年10月,笔者在某工商报刊用稿件后,只收到稿费,未见样报或剪报。笔者随即寄款五角,要求购一张样报,但至今杳无音信。当然,寄样报也有不少做得好

  • 标签: 报刊社 通联工作 份样
  • 简介:编罢“一名老通讯”的来信,编者沉思良久,感触颇深。有些报刊社少数编辑人员利用党和人民交给的发稿权,搞不正之风,把刊登通讯的稿件当成交换条件,提出各种无理要求,使通讯左右为难,对编辑部的要求应酬不起,这种风气长此下去怎么得了?!这种无异于卖版面的不良行为,严重损害了新闻舆论界的声誉,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一名老通讯”的来信公开发表后,可能会引起各种想法,我们希望大家都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 标签: 新闻工作者 编辑人员 无理要求 报刊社 交换条件 判处死刑
  • 简介:本刊顾问季音同志结合他在人民日报多年工作的切身体会,谈了记者要眼睛向下,既要有鲜明的群众观点,又要有深入的采访作风的问题,这些,又都是同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联系在一起的。文章观点鲜明,事例生动,很有说服力。现在大家不是都在强调抓深度报道、抓典型、抓问题么?不是都在强调提高记者素质么?典型在哪里?问题从何发现?“深度”从何而来?记者素质如何提高?仔细读读季音同志的这篇文章,当能有所启发。

  • 标签: 采访作风 文章观点 新闻工作者 思想教育 基层实际 深黑
  • 简介:从江苏省广大通讯队伍中评选出来的优秀代表,3月29日受到新华日报社的表彰。1990—1992年连续三年报道成绩显著的有15名最佳通讯,1992年度报道成绩显著的有25名优秀通讯和49名通讯。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新华日报共刊用地方稿11319篇,其中通讯的稿件(含与记者合作的)占65%左右;一版上通讯及其同记者合

  • 标签: 新华日报 荣誉称号 三年 新闻奖 新闻工作者 公司会议室
  • 简介:11月11日。昌吉州电视台的领导、编辑、通联、播音人员与州、市部分单位的新闻报道骨干一同深入新疆综合电机厂车间进行实地参观采访,改变了以往每月召集通讯到电视台召开例会的做法,为基层通讯们提供

  • 标签: 报道骨干 电机厂
  • 简介:为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报道,探索经济报道的新路子,本报在金陵石化公司烷基苯厂举办了第四期骨干通讯培训班,经过6天的学习、探讨,于11月26日结束。这期培训班围绕如何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当前经济形势与宣传、经济报道如何突破、科技报道、新闻采访、消息写作、评论写作、通讯写作、

  • 标签: 科技报道 评论写作 新华日报 新闻采访 金陵石化公司 党的基本路线
  • 简介:两年前,26岁的罗贤兵走村串户,做起了收购酒瓶子的生意。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起初只是用以记录每趟生意的收入情况,后来,把所到之处耳闻目睹的新鲜的人和事,也给记录上了。有一次,小罗在酒厂卖瓶子时路过一家储蓄所时,见到门旁贴有一封感谢信,热情赞扬银行同志热心为储户排忧解

  • 标签: 罗贤 小罗 上记 新闻线索 共被 文化程度
  • 简介:细心的读者,经常会在《新疆日报》“求是”专刊上看到杨引官这个名字。她是自治区党校一位年过半百的教师。杨老师不但课讲得好,还积极为新闻单位撰写文章,向公众普及理论知识。近几年她勤奋笔耕,为《新疆日报》撰写了大量稿件。1993、1994连续两年被评为《新疆日报》优秀通讯

  • 标签: 《新疆日报》 理论知识 通讯员 耕耘者 获得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简介:李春是自治区交通厅办公室干部,由于工作关系,与新闻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自1986年至今笔耕不辍。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已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各类题材文章1090多篇。其中有27篇获中央新闻单位和自治区级新闻奖,108篇获各类有奖征文和优秀节目奖。从1990年起,已连续6年被《新疆日报》评为优秀通讯。李春的兴趣爱好广泛,对武术、书法、美术、声乐都有一定的造诣。国家武术队、自治区展览馆都曾想调他去工作,可他对新闻却情有独钟,有执著的追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群众与领导之间架起一座“互通式立交桥”。李春用其饱蘸生命热血之笔,为《新疆日报》等报刊、电台写出了一篇篇反映交通与人、人与路、上级与下级、群众与领导的时代颂歌。10年前,李春写的第一篇反映我区交通行业为群众冬季乘长途客车排忧解难的报道被《新疆日报》采用后,他的新闻报道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在国内报刊上已先后发表1000多篇作品。谈起这些,他说得倒也简单,是一

  • 标签: 互通式立交桥 《新疆日报》 通讯员 获得者 办公室干部 新闻报道
  • 简介:今天是首届中国数字传媒高峰会议,刚才说了,是大家族的交流会议。为此我仅代表中国网通集团天天在线有限公司在此做大会交流发言,我今天的交流主题是适应数字时代要求,走通信文化的创新之路。

  • 标签: 通信文化 数字媒体 市场需求 发展策略
  • 简介:《解放军报》于1991年初改版,狠刹长风,硬性规定一、二版要闻不得超过800字,社论、评论文章不超过1500字,通讯不超过2000字。自此之后,文章短下来了,成绩是明显的。可就是有些写典型单位和个人的通讯每每短不下来。为什么短不下来?原因之一是认为短了就不成其为典型,典型就必须长,短了典型形像就立不起来。这个观点不正确。一部二十四史,主要篇幅是人物列传。这些列传,

  • 标签: 评论员文章 《解放军报》 桓公 现场气氛 注译 割地求和
  • 简介:新闻报道到底能不能发议论呢?这个学术问题在五十年代初期曾有过争论,一方认为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议论是作者主观的东西,要不得;另一方则认为两者是对立的统一,事实由于有了议论而发光生辉,少不得。直至今天,这个问题似乎认识仍不一致。据说有人就这个问题请教于在胡乔木同志身边工作多年的《人民日报》记者商恺同志,看看乔木同志对此

  • 标签: 人物通讯 新闻报道 客观事实 胡乔木 学术问题 《人民日报》
  • 简介:时下新闻记者腰间别着BP机,手里提着大哥大,出入有小车,办公有电脑,现代通讯设备武装到了“牙齿”。这是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但也因此有些记者变得懒惰起来,再也不想跑基层,临现场,作深入细致的采访。过去提倡的记者要多跑、多听、多接近群众、多收集材料、多写新闻稿的好传统正在淡化,这又是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

  • 标签: 通讯工具 新闻事业 新闻作品 新闻记者 通讯员队伍建设 现代通讯
  • 简介:要办好企业报,培育一支过硬的写作队伍是关键。对此,我深有体会。1984年以前,我厂通讯队伍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办报人常常处于无“米”作“炊”的窘境。可现在,我们《武钢报》版面比原来

  • 标签: 通讯员队伍 企业报 办报人 瘫痪状态 新闻通讯 通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