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自主投保和强制投保两类农业保险投保形式,分别建立RCK模型,并引入保费补贴比例变量,考虑农业的外部性,建立政府净收益最大化模型。以农业产出水平及政府净收益为标准,比较了两类投保形式的优劣,分析得出相应的最优保费补贴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当强制投保比例超过阈值时,强制农业保险优于自主投保农业保险;并在强制投保情况下,得出的最优投保比例最优保费补贴比例能够较好解释现实情况。综合考虑,政府应采取强制投保农业保险的形式,并适当提高强制投保比例及保费补贴比例

  • 标签: 自主投保 农业保险 强制农业保险 投保比例 保费补贴
  • 简介:保险公司的资产与负债按照财务报告或风险管理的要求要用公允价值来表示其价值。保险公司负债主要由各种类型的保险合同组成。尽管金融产品的交易非常活跃,市场价格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但像保险合同这样缺乏交易市场,并且风险是非系统化的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的计算却十分困难。通过分层次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其中评估保险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最常用的方法是现值法。现值法中包含了直接法与间接法两种本质上等价的方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分别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在评估保险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时需要考虑的一些现实问题。

  • 标签: 公允价值 保险公司负债 价值评估
  • 简介:一、保险公司对外或有负债概况(一)保险公司对外或有负债的内容及种类《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或有负债定义为“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因此,或有负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或有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

  • 标签: 保险公司 保险责任 交易形式 或有负债管理 活动形式
  • 简介:为了解保险公司有关人员对于公允价值的态度和对保险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观点,特在保险公司财务负责人、主管财会的公司领导等人员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同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更具决策相关性,但可靠性较差,成本较高,因此目前保险公司会计计量中还没有广泛使用公允价值信息,而且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目前保险负债公允价值计量还不成熟,以后引入会更具备条件。但大家普遍认为,公允价值的使用有利于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保险负债的公允价值总体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报表的透明度。公允价值计量除了对长期投资策略有一些影响外,对公司经营战略、保险产品组合、保险新型产品开发和短期投资策略基本没有影响,即使有影响,也是一些正面的影响。

  • 标签: 公允价值 保险负债 会计计量 问卷调查
  • 简介:本文将遗产动机引入代际收入转移下的家庭消费一储蓄决策中,讨论了遗产动机下家庭在消费、投资、保险、教育方面的最优支出结构,特别关注家庭对年金和寿险的最优购买比例。研究结果显示,本文的理论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家庭在当期消费、风险投资、年金购买、人寿保险购买、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决策。此外,本文为建立含有保险的宏观经济模型奠定了合理的微观基础,可以进一步研究人寿保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标签: 遗产动机 代际收入转移 支出决策 OLG模型
  • 简介:结合我国分红寿险多采用现金分红机制的现状,在考虑退保和保单失效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现金分红机制的寿险产品多阶段随机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在规划过程中,特别考虑了财富实现的平稳性要求,以每个决策区间末扣除惩罚成本的资产净值最大化作为子目标,并将子目标函数通过权重因子加和,在兼顾安全性、流动性等要求下,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调整。实证研究表明,兼顾财富实现过程的目标函数设定,特别是递增权重因子的形式,能够更为灵活地应对预期资产收益率的变动,获得更高的期末财富累积值,且资产净值变动更为平缓,为保险机构实现更为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 标签: 分红寿险 资产负债管理 情景生成 多阶段随机规划
  • 简介:“十三五”仍是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保险资金在坚持“保险姓保”的基础上要更加深刻认识和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研究探索适合资金特性的配置模式,从而更好地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选用Black—Litterman模型并结合马克维茨模型及时间序列模型对经济增长不同时期的保险资产最优配置进行了模型优化、数值模拟和政策建议等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险资产配置是一个动态优化进程,需综合考量宏观经济发展、投资者风险偏好、政策制度约束、资本市场走势等不同维度的诸多因素,其配置应从关注规模数量的比例配置到关注特性质量的模式配置转变,从重视结果导向的比例调整向重视因素驱动的模式优化转变。

  • 标签: 保险资产 动态最优配置 BLACK-LITTERMAN模型 资产收益率 因素驱动
  • 简介:中国基本养老金制度筹资和支出两端受压,必然要建立“多支柱”体系,而作为第二支柱的补充性企业年金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权衡收益的视角下,以均衡考虑股东权益最大化与企业年金受益者权益最大化为目标,在降低企业年金资不抵债风险的同时,运用随机最优控制理论,构建并求解出企业年金最优资产配置比例所满足的HJB方程,得出企业年金最优资产配置比例的解析解。结论显示,无论年金资产是否出现资不抵债风险,公司资产配置比与年金资产配置比都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可得出企业年金负债越多,企业高管在投资决策中越保守的结论。

  • 标签: DB型企业年金 随机最优控制 资产配置 均衡理论 权衡收益
  • 简介:稳健运营养老保险基金需要对未来现金流进行精算评估。本文研究如何将精算资产负债表方法用于我国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并以山东省基本养老保险运营为例评估精算资产和负债,据此进行偿付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分析,并分析影响评估精度的敏感性因素。最后给出了规范精算假设以及逐步推进精算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具体建议。

  • 标签: 基本养老保险 缴费资产 精算负债
  • 简介: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是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或延迟缴纳,对消费者起到购买的激励作用。因为,个人所得税能够对消费者工作期和退休期的收入产生影响,进而决定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本文在动态最优框架下构建个人终身消费的最优路径,以最优消费来衡量不同税收优惠模式下的商业养老保险的效用。通过对比得出,在不同模式下,前端税率的收入效应均大于后端税率,即前端税率的大小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当前后端税率相同时,在个人所得税税率替代效应的影响下,消费者更倾向选择EET模式的商业养老保险。

  • 标签: 个人所得税税率效应 税收优惠模式 养老保险最优选择
  • 简介:他认为,我国对社会保险与后备基金的比例关系,理论上没有研究透彻,认识上很不一致,甚至概念也不消楚。在概念上,社会保障具有社会安全的含义,与社会保险的含义显然是不同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公共医疗卫生。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为副,并辅以社会福利和公共医疗卫生所构成的。

  • 标签: 社会保险 比例关系 基金 社会保障制度 研究员 公共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