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可比利润法是美国转移定价税制独有的、也是日益重要的规制方法。虽然该方法受到OECD的反对,但是其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解读了可比利润法,分析了其价值、与OECD所推出的交易净利润法的联系及区别,讨论了该方法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以期为我国转移定价税制之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转让定价 可比利润法 交易净利润法 最优法规则 独立交易原则
  • 简介:本文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激励计划导致的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实施股权激励的样本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样本,且在股权激励公告过后出现向上的盈余管理;股权激励前后会计利润会出现较大波动,盈余管理使得公司未来期间的会计利润下降。

  • 标签: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会计利润
  • 简介: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柔性行政方式的出现和日趋规范的运用,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文章结合当前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基层税务机关改进和创新税务行政方式的具体思路和对策,要进一步转变税务行政理念和方式,在税务刚性行政的同时积极推进税务柔性行政,实现刚柔并济、法情交融,刚性保障、柔性为先,做到合法合规、合情合理,善待和尊重纳税人,切实提高税务行政质效,积极推进法治型、服务型税务机关建设,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 标签: 服务行政 柔性行政方式 税务柔性行政 刚柔并济
  • 简介: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虽然我国现行税制的收入分配职能不断强化,但是税收制度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效果并未充分体现.税收制度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效果必须通过一个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途径实现.文章构建了一个“税收-税种及其要素-税系搭配及税制结构-税收征管”的“位一体”系统,运用1994-2012年的税收数据对我国的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协整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不利于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宏观税负、流转税中的增值税显著地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流转税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应发挥作用的消费税丧失调节功能;所得税系显著地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但是作用税种并非个人所得税.为此,应当通过合理设计流转税体系,改善所得税税制现状,完善财产税体系的相关税种,健全税收征管体系,完善税法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 标签: 税收制度 基尼系数 协整分析
  • 简介:文章以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视角,梳理和评论了"纳税人义务论"、"纳税人消费者论"、"纳税人扣缴论"和"纳税人权利义务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视角下的纳税人定义,强调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厘清纳税人与负税人、扣缴人关系,并建议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相应更新税制设计理念。

  • 标签: 纳税人 纳税人权利 纳税人义务
  • 简介:核定征收方式是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其法律依据是征管法第三十五条()项之规定.对于一经确立为查账征收的纳税人,可否再进行核定,即事后核定,虽然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亦有规定,但执法实践中仍存在适用的疑惑.文章从核定征收制度的立法目的、法律性质、纳税人权益保护、税负公平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核定征收作为税务机关的一种羁束性行政行为,其事后核定具有合法性,其解决的主要是课税要素的定量问题,并不必然影响纳税人违法行为的定性.

  • 标签: 核定征收 羁束行政行为 纳税权益 税负公平
  • 简介:文章从单位时间内劳动收入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效用与单位时间闲暇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效用的相对强弱出发,引出了三种形态的税基税率曲线:直线型、凸离原点型和凸向原点型,给出了三种形态的税基税率曲线对应的税收税率曲线的函数形式和相应的计算与推导。并且在三维空间坐标系中,更直观地展示了税率、税基、税收三者之间的图形关系,将描述三者之间关系的税收税率曲线命名为FL曲线。

  • 标签: 拉弗曲线 税收税率曲线 FL曲线
  • 简介:文章从一般理解的拉弗曲线理论出发,在对其进行理论探索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扩展了该曲线的内涵和外延。首先,创新性提出了税基税率曲线作为拉弗曲线的扩展内容,并证明了其重要性。其次,验证了已有的税收和税基最大不相容原理,发展性提出了税收和税基相容原理,论证了该原理有两层含义:税收和税基最小最大相容;税收和税基最小相容。最后,以证券市场中证券交易印花税为例,检验了扩展后的拉弗曲线理论

  • 标签: 拉弗曲线 税基税率曲线 税收和税基相容原理 证券交易印花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