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积极落实国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财政资金分配方式、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资本金问题的决策部署,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通过了《福建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基本方案》,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决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思路,按照“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分散变集中”的方式,设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 标签: 市场化运作 顶层设计 股权投资基金 财政资金 结构性改革 建设资本金
  • 简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金融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些情况.

  • 标签: 新常态 金融 改革
  • 简介:中国与印度都是处于转轨阶段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印度股市140年的发展历史使其成为亚洲股票市场的典范,其资本配置功能发挥出色,存在许多可供中国参考借鉴之处。本研究在Wurgler资本配置效率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了中国和印度股票市场近十年的相关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方法比较分析了中印两国股票市场的筹资额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GDP和股票市场的筹资额在中印两个国家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印度股票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高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

  • 标签: 股票市场 资本配置效率 GRANGER因果检验 VAR模型
  • 简介:我国创业板市场在运行中面临各种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要建立完善的创业板市场防范机制,必须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严格监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制定严格有效的保荐人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素质;推进制度创新;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

  • 标签: 创业板 风险 防范机制
  • 简介: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已成为农村金融领域今年最为紧迫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服务公司两种改革模式各有优劣,在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和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方面各有侧重,而这两个问题均是省联社在淡出行政管理改革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当前可按照市场化方式,在省级政府自愿申报改革模式的基础上,由国家有关部门综合确定,实现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有机结合,积极稳妥推进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改革试点,促进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

  • 标签: 农村信用社 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服务公司
  • 简介:作者通过对中国房地产的分析,得出中国房地产遇到的问题不同于外国房地产危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房地产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而走入千家万户的小车无疑是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压路机,必定会推动中国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 标签: 中国房地产 房地产危机 汽车时代 房地产业 环比上涨 房地产泡沫
  • 简介:产权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集合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制度,建立并保护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以及相关的交易制度,是形成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进而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关键环节。农村产权制度是农村最根本性的制度,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立规范、高效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是盘活农村资产、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升级转型的关键步骤。目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量偏小,可供交易产品不足,交易流程不够规范,急需新突破、新发展、新提高。

  • 标签: 农村产权制度 产权交易市场 产权流转 健康 经济制度 经济稳定增长
  • 简介: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房地产业已经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部分中小企业陆续退出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正经历着一股重组整合的热潮,企业的破产、兼并与收购成为行业常态。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企业数量较多而规模较小、缺乏主导型企业、市场集中度低、进入壁垒低等特点。横向并购可以促进资源互补企业之间的合并,有利于迅速扩大房地产企业的规模,同时降低单位建筑成本,提高现存企业的市场势力,阻止新开发商的过度进入。为了提高房地产并购效率,应该减少并购时的政府干预,加强并购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重视并购完成后的企业整合,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行业的优胜劣汰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 标签: 房地产业 横向并购 市场集中度
  • 简介:黑龙江省桦川县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加强风险防范,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引进金融机构,加大特色行业贷款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升级转型,拓宽权益担保贷款范围,突破“三农”贷款担保难“瓶颈”等方面着手,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农村融资渠道,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

  • 标签: 农村金融 创新
  • 简介:2005年我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地方财政科研部门工作,一开始就接手《中国财政》等杂志的征订工作,从此便与她结缘。与她相伴的十一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容我慢慢道来。

  • 标签: 《中国财政》 部门工作 财政科研 征订工作 研究生
  • 简介:衷心祝贺《中国财政》创刊60周年。白驹过隙,不经意间,《中国财政》已在风雨中走过了60个春秋。自创刊以来,《中国财政》以其信息涵盖之广之深、信息传递之快之准的特点,始终担当着财政宣传阵地的排头兵和前沿哨,为记录和宣传我国财政改革发展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地方广大财政干部最喜爱的财政信息综合期刊。

  • 标签: 《中国财政》 创刊 信息传递 宣传阵地 发展成就 财政改革
  • 简介:2016年1月13日财税[201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1号),进一步支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决定继续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新政”进行了考察。通过将这一新的制度框架与我国过去的管理制度、日本管理制度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地方债管理新制度仍然是行政控制型的,与过去简单的行政控制制度相比更加完善.转变成规范的行政控制,中央政府控制债务发行总规模和利率:与日本的行政控制型制度相比,我国的地方债务管理制度在募集资金方面更趋向于市场化.债务风险更易于分散化,但是风险监督体系、预警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 标签: 地方政府 债务管理 中日比较 行政控制 市场化
  • 简介:本研究报告遵循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将中国财政支农政策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将财政支农政策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国民经济恢复过渡期的财政支农政策(1949-1952年),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1953-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财政支农政策(1979-1993年),“分税制”改革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1994-2003年),“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财政支农政策(2004年以来).以全面客观发展的角度,去梳理、认识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与体系的形成发展历程,系统地描述、归纳不同阶段中国财政支农政策与体系的特点与特征,为未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和支农体系、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农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财政支农政策体系 历史形成与演进
  • 简介:]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核心目标。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银行的经营业务、盈利模式、利率风险和资产定价等方面都受到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冲击。中小商业银行只有通过建立全面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和业务创新模式,寻找新的盈利空间,才能缓解利率市场化的压力。

  • 标签: 中小商业银行 利率市场化 业务转型
  • 简介: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独具特色,以政府税收政策为典型代表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有力支持,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所不具备的独特激励作用。英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支持几乎覆盖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包括多种税种和不同的优惠方式,并激励私人企业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使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和最好的朝阳产业。借鉴英国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提出了优化我国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激励政策、择机开征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税"、改革捐赠税收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资助文化产业、实施以市场为主和政府适度干预的税收调控政策等建议。

  • 标签: 文化创意产业 税收政策 英国 启示
  • 简介:60年,一个甲子。2016年10月,《中国财政》杂志将迎来60周年华诞。《中国财政》的前身是《财政》杂志,创刊于1956年10月,1997年1月更名为《中国财政》,2008年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 标签: 《中国财政》 创刊 感谢 2008年 半月刊 杂志
  • 简介: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 标签: 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 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
  • 简介:全国两会召开前,《人民日报》载文提醒两会代表委员要善用手中的权力:“……你不诚挚,就意味着人民的缺席,你的失语,就意味着人民的沉默……”今年两会上,不仅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直击民生热点.连两会中外记者提问场面也十分激烈,“当头炮”问的就是金融问题,紧接着询问“会否有下岗潮”、“地方养老金发不出,中央是否会买单”等尖锐问题;李克强总理特别对各位部长提出忠告:“可不能记者一发问就拱拱手一走了之,要把嘴巴张开,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

  • 标签: 两会 《人民日报》 解读 财经 转型 中国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表现形态有哲学、伦理、文学等,主要流派为儒、道、释三家,儒修德、道修身、佛修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新时期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国家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