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叙事理论为基础,研究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探讨公共外交叙事介入国家形象建构的可行路径和实施策略。文化认同、跨文化认同、综合国力及其派生出的政治经济关系是决定国家形象建构结果的重要变量,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产生偏差的根源是内外有别的文化认同,基于公共外交叙事完善自我文化认同、建构跨文化认同是塑造正面国家形象的理想路径。实施策略包括宣扬具有普世意义的本土价值观、搜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通点、遵循由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文化元素推介路线、熟悉国际文化传播规则做好故事传播等。

  • 标签: 叙事 公共外交 国家形象建构 跨文化认同
  • 简介:1.介绍自2002年1月起,WTO成员国就致力于讨论和开会,希望对构成多哈发展议程(DDA)的一些重要议题达成共识。这些议题包括:工业制成品进口关税的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出口补贴、国内扶持措施的减少、放宽服务贸易限制、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知识产权的保护、

  • 标签: 政策议题 贸易限制 WTO成员国 多哈发展议程 进口关税 工业制成品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中美关系中的“虚”与“实”,认为中美关系有“虚”有“实”,“虚”“实”各半。中美关系中的最大“实”在于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反恐、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反霸权主义问题也有“虚”“实”两个部分。就国际恐怖主义对我国的威胁而言,“虚”多“实”少。中国应坚持反霸的国际战略,但中国的反霸只应“虚”反,不应“实”反。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重视与美国及其他国家协调,表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 标签: 中美关系 中国 外交战略 经济关系 经济利益 国际恐怖主义
  • 简介:中国对外关系的最“实”之处在于对外经济关系。中国应以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为主要目标,以“实”的态度,大力提倡和推进,并有所作为。在解决中日关系问题上,中国应采取主动,寻求突破。维护和发展同欧盟、拉美、中东、非洲、大洋洲的经济关系,也是中国外交“实”的部分。中国的外交策略应以“实”对“实”,以“虚”对“虚”,在“虚”的方面韬光养晦,在“实”的方面有所作为。

  • 标签: 中国 对外关系 对外经济关系 东亚自由贸易区 外交策略 区域经济一体化
  • 简介: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已经蒙上许多历史的尘埃,虽然它在共和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没有激起更多的波澜壮阔的场面,但从它的涓涓溪流中折射出了新中国发展的轨迹。1933年3月13日.随着苏维埃政府颁布的《关税条例》,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关税政策的诞生,本文通过对1933年中央苏维埃共和国制定的关税政策的研读和分析,使我们了解了苏区:一是为什么要征收关税,征收关税的目的:二是征收关税的种类;三是征收关税的机构及设置;四是关税的税率设置及原则;五是关税的交纳。

  • 标签: 共和国 新中国 苏维埃 征收 颁布 中央
  • 简介:本文以缅甸为例,考察了中国民间外交的成就和瓶颈。在对比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缅活动的情况后,文章指出,中国还需要在政策制定、经费来源、执行监管、信息公开等方面更多地推动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对外交往中。不仅要赋予非政府组织参与对外交往的合法身份和适当的资源,政府还应当建立具体的合作机制并明确政策导向,加强非政府组织参与相关工作的制度建设。

  • 标签: 一带一路 民间外交 缅甸 非政府组织 田野调查
  • 简介: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自1989年8月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显若的作用。但从目前中国经济运行态势看,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已经开始弱化。当前仍应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并根据经济运行的特点,合理掌握财政调控的时机和力度,适时地用货币政策相配合,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 标签: 积极财政政策 固定汇率 国债
  • 简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外汇资源短缺,中国一直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以来,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沿着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培育市场机制的方向,有序地由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转变。1996年12月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对资本项目外汇进行严格管理,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管理体制。建国以来,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 标签: 外汇管理政策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战略 经常项目可兑换 演进
  • 简介:目前,希腊的事态发展清楚地表明欧洲《稳定与增长公约》(SGP)的规则不够严格.执行力度也不够。为了摆脱持续性的财政危机及相关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欧洲财政政策整顿的全新框架。它的主要特点是将《欧洲整顿公约》做为SGP的一个补充,它将提供贷款担保,并取得小额酬金,它还将提供更为严格的预算整顿措施。新框架也会详细界定政府有意的拖欠行为。

  • 标签: 财政政策 欧洲 《稳定与增长公约》 执行力度 财政危机 贷款担保
  • 简介:股利政策是指企业赚得的当期盈余中,有多少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有多少保留下来作为再投资用,以便使未来的盈余源泉可继续下去。股东既希望分红,又希望每股盈余在未来不断增长,两者有矛盾,前者是当前利益,后者是长远利益。加大保留盈余,会提高未来的报酬率,但再投资的风险比立即分红要大。因此,股利政策会影响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同时,不同的股利政策也直接影响融资决策。融资决策主要权衡财务风险和股东权益,即既要提高股东权益,又要使财务风险最低,这就涉及到最佳资金结构的确定问题,因为在最佳资金结构下,能使融资成本最低,股东权益最大。

  • 标签: 股利政策 融资决策 最佳资金结构 财务风险 股东权益 每股盈余
  • 简介:本文以Ohlson(1995)模型为基础,通过对不同企业发展状态下的股利政策封股东财富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于快速增长期的企业不发放现金股利是利好消息,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则发放现金股利封股东有利。

  • 标签: 股利政策 股票效用 资金状况
  • 简介:本文从经济学界的世纪大辩论开始,阐述了经济社会学看待经济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立场,并把它与新结构经济学进行比较,重点讲述比较优势与市场两个概念,进而延伸至关于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讨论。为了从社会学的角度讨论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社会嵌入和社会建构,本文从法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比较政治经济学、跨学科的发展主义文献、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社会学,以及政治经济学这5个方面的文献梳理了现在中国的经济转型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面临的挑战。本文着重关心的是从这5个文献的视角来看,目前中国经济学界关于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辩论到底意味着什么。

  • 标签: 产业政策 竞争政策 社会嵌入 社会建构 经济社会学 新结构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