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设计了一套分层次的安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分别对安徽经济社会的各子系统内部、两两子系统间和系统间的总体协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安徽经济社会中还存在诸多不协调的因素。

  • 标签: 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 协调度
  • 简介: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对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标签: 智能制造 河北省 先进制造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 经济增长 生产方式
  • 简介: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已经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从理论和政策上摆正了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本文深入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意叉,以及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最后提出如何实施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 标签: 循环经济 国际贸易 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 简介:摘要: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社会气候环境,低碳经济需要向世界经济靠拢,针对低碳经济实施相应的措施,减少社会气候环境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进一步实现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及优化措施。

  • 标签: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协调发展
  • 简介:旅游景区资源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基础,交通环境是影响旅游者对旅游过程满意度的主要要素,两者同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性条件,缺一不可,因此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本研究搜集2017年江西省县域3A(含)以上景区的地理空间数据、交通基础设施数据,构建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资源、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测算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资源、交通环境分值,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度。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 标签: 旅游景区 交通环境 协调发展 江西
  • 简介:以中国工业经济环境协调关系为例,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将一维时间序列扩展到多维,从而作为经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由此对2005--2010年的中国工业与环境加以预测。使得预测精度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1986-2010年的工业经济环境协调关系的有效性加以评价,指出二者之间大致呈“S”型发展趋势,表明中国工业环境污染状况正逐步得到改善。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发展基本相符,这为研究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相空间重构/遗传神经网络(GANN)/数据包络分析(DEA)/组合预测模型
  • 简介:河北作为沿海省份,外向型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经济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从出口商品结构、利用外资、外向型经济人才等方面,分析河北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河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河北 外向型经济 可持续发展
  • 简介:2007年,长兴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浙江森林城市”的目标。创建森林城市有以下3方面意义:一是可以增加绿量。长兴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经比较高,绿量也比较大,但是通过创建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加绿量。二是可以提升绿质。这些年,长兴实施了不少绿化工程,但品质还是有些参差不齐,通过创建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绿化品质。三是可以增强绿意。通过创建活动,培养市民对绿化的意识,通过创建森林城市这个载体,让大家亲身感受到增强绿化意识的重要性。

  • 标签: 城市森林建设 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 森林城市 绿化工程 森林覆盖率
  • 简介:在信息化建设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电信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如何更好地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如何促进电信行业自身健康发展并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是当前电信监管工作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

  • 标签: 电信业 国民经济 信息化建设 协调发展 电信监管 中国
  • 简介: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考察了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2014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及时空特征,并判断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滞后类型。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我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在波动中缓慢增长,但近年来有下降的迹象;从空间上看,东部地区协调发展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且协调发展度高的省市往往属于生态环境滞后型,协调发展度低的省市往往属于旅游经济滞后型。最后,按照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维度,将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四种类型:高旅游高环境、高旅游低环境、低旅游高环境、低旅游低环境,并提出实施统筹兼顾、优化升级、适度跳跃、开拓变革等发展战略。

  • 标签: 旅游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度 区域差异
  • 简介: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为企业经济发展及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并且对协调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帮助。本文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协调发展方法途径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从提高对人力资源开发及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增加教育投入、融资作用发挥等角度对相关工作进行具体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参考。

  • 标签: 开发 人力资源 经济协调发展
  • 简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服务社会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处理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应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产学结合等方面探讨积极有效的策略。

  • 标签: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 策略
  • 简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经济体的发展战略目标,也是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随着区域开放度不断扩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产业空间联动的视角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也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归纳以往学者对区域经济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产业空间联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思路。

  • 标签: 产业空间联动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 简介:对于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谁来种粮"是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国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力扶持,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河北38家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51户种粮大户和123户传统家庭承包经营农户进行系统调研,从经营主体基本特征、生产经营现状、发展需求等方面,对新型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以及不同类型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现阶段河北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三缺、两弱、一不完善"问题,提出引导土地流转并调控好流转价格、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扶持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思路。

  • 标签: 河北省 粮食产业 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思路
  • 简介: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就足以说明,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性举措,同时也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但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协调的现象,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现状进行客观分析与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得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趋势,以期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帮助。

  • 标签: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趋势 特征
  • 作者: 徐彩霞
  • 学科: 经济管理 > 产业经济
  • 创建时间:2017-08-18
  • 出处:《红地产》 2017年第8期
  • 机构: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房地产业开始出现,并得到空前巨大的发展,如今房地产业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发展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区域经济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如何将这些影响都转化为积极影响却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以珠海的例子来阐述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该如何应对相关状况等,深度剖析珠海地区的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致走向,帮助地方经济发展达到科学、健康、稳步前进的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2014年长株潭城市群所辖8个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利用相对发展率模型和锡尔系数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从机构、基础设施和机制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城市群 相对发展率 锡尔系数 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