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5年,中国民航的旅客承运人数为13827万人,货邮量达到306.7万吨,总周转量达到261.3亿吨公里,已经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上的民航大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全中国几代民航人的梦想,也是几代民航人为之奋斗和努力的结果。面对这样的成绩,中国民航如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继续向民航强国迈进,是摆在我们面前新的课题。通过研究欧美等民航发达国家以往的成功经验,以及

  • 标签: 航空公司 空运企业 航空市场 中国民航 民航业 市场营销战略
  • 简介:中国航空工业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国防战略要求的特殊行业,也是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空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拥有科研、试验、生产、经营的完整工业体系,能够生产军、民两用飞机和相关的各类产品,其中包括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直升机、强击机、无人驾驶飞机以及民用航空飞机等各类产品。

  • 标签: 中国航空工业 产品 工业体系 国防工业 行业 生产
  • 简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刺激中国经济瞬间爆发,与邻国和地区的政治形势进入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国民经济开启了新一轮高速增长期,知名跨国公司、风投公司纷纷涌入中国内地,令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新经济中心",这带给中国航空货运企业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 标签: 航空公司 航空货运 现代物流 航空物流 货运企业 物流企业
  • 简介: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基本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所辖属。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拥有大中型工业企业47家、科研院所31个、直属专业公司及事业单位22个,共有员工24万人,资产总额1000多亿元。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拥有工业企业、研究所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共78个。我国航制造业规模大,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和大而全、小而全的不合理产业结构与目前国际航空制造业的专业化、大协作发展布局形成强烈反差。

  • 标签: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航空制造业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产业融合 大中型工业企业 企事业单位
  • 简介:中近期15年内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有现实牵动作用的是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培育了这两个市场也就是培育了中国航空工业,所以下述政策建议都是围绕这两个市场的扩容而提出的。

  • 标签: 中国航空工业 市场容量 通用航空 支线航空 工业发展
  • 简介:2006年3月13日,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洪都集团公司)在K8系列飞机研制、生产、销售和高新工程研制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后,又成功地将我国自主研制与国际水平同步、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猎鹰”(L15)新型超音速高级教练机送上了万里蓝天,这标志着我国是第三个研制出具有第三代飞机特点的新型超音速高级教练机的国家。

  • 标签: 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航空工业 洪都集团公司 高级教练机 工程研制 超音速
  • 简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航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要通过打基础、上水平,从根本上提高航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广泛的、多种形式国际合作.在合作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航空工业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标签: 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航空工业 创新路径 航空工业企业 国际合作 工业发展
  • 简介: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航空工业是航空工业企业的重要任务,而加快发展我国航工业的关键是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航空工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对于增强航空工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尽快实现我国由航空工业大国向航空工业强国的跨越,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 标签: 中国航空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 持续发展能力 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 核心竞争力
  • 简介:今后5年中国航空运输年均增长14%,2010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到50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4%;旅客运输量达到2.7亿人,年均增长14.5%;通用航空作业飞行达到14万小时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这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副局长高宏峰30日在珠海举行的2006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透露的讯息。高宏峰说,"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将坚持枢纽轮辐

  • 标签: 国际航空运输 年均增长 通用航空 中国民航 旅客运输量 民用航空
  • 简介: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特殊国情以及航空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我国航公司并购动因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套搬西方的并购动因理论。我国的民航企业并购是企业、市场和政府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将航空公司并购的动机分为以下五点。

  • 标签: 航空运输业 并购动因 公司并购 企业并购 经济转型期 国民经济
  • 简介:蓝海是相对红海而言的。在航空业的红海中,产业边界是明晰和确定的,游戏的竞争规则是已知的。身处红海的航空企业为了攫取已知需求下的更大市场份额而不惜花费巨大成本,但是当市场空间变得拥挤,利润增长的前景将随之黯淡。与之相反,航空业的蓝海则意味着未开垦的市场空间、需求的创造以及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在红海领域中击败竞争者是重要的,因为红海一直存在,并将始终是现实商业社会的一部分。但随着供大于求的现象愈演愈烈时,对市场份额的竞争虽然必要,但已不足以维持良好的业绩增长。为了保持在航空业中的领头地位,航空公司需要超越竞争,获得新的利润和增长机遇,为此必须开创蓝海。笔者认为公务航空将会成为我国航公司的一片蓝海。一、我国公务航空的现状当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型企业、财团的投资目光,同时中国的企业也逐步向国际化发展,种种因素必将带来国内地方与地方、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往来日益增多,这无形

  • 标签: 公务 航空公司 国际航空 航空业 大型企业 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