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自从2000年以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成为我国会计界的热门话题。盈余持续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这方面的研究,Sloan(1996)的研究是一篇开启先河的经典之作。该文发现,盈余中的应计部分比现金流量部分具有更低的持续。因而在对下一年度盈余的预测能力方面,应计利润显著低于现金流,也就是说盈余中应计部分的比例越高,盈余的持续越差,盈余的质量也就越低。这一结论显然是符合人们的直觉的。

  • 标签: 盈余管理 盈余持续性 盈余质量 上市公司 中国 监管力度
  • 简介:本文首先沿用了Sloan(1996)的方法,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的应计成分持续低于盈余现金流成分的现象,然后试图分离增长和盈余管理对应计成分持续的影响,在对混合样本回归中发现,增长的均值回归过程对应计成分低持续的解释能力强于盈余管理。我们发现。当期和下一年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都对盈余和应计持续有显著的影响,当期非正常应计无论是正是负都将降低应计的持续,而下一期非正常应计如果为正则会增加应计的持续,如果为负则会降低应计的持续。我们还发现,当期正的正常应计对应计持续具有正向的影响,这似乎与一般常识相悖。我们试图以企业的存货行为来解释这一现象。但我们的假设只得到了部分实证证据的支持。

  • 标签: 中国 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 盈余管理 应计会计 现金流量
  • 简介:一、前言国际专业实务架构(IPPF)将确认性服务定义为,“独立评估机构之治理、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而对证据加以客观检查”。传统的控制测试系于业务活动发生后数个月,

  • 标签: 实务 持续性 简介 咨询 评估机构 控制过程
  • 简介:以我国2007-2014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大幅波动的现象较为普遍,盈余波动影响盈余持续。进一步通过划分时间窗口、计算盈余变异系数,研究发现过度波动将导致现金盈余的持续被破坏,在盈余波动较小的时间窗口中应计盈余与现金盈余的持续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大幅度变动是影响同一时间窗口中盈余波动幅度的重要因素:相比行业的平均水平而言,企业在某个年度规模的变化幅度过大或过小都将导致盈余波动加大;当企业规模在某个时间窗口中不存在较大变化时,在该时间窗口前出现的融资可以减弱该时间窗口中的盈余波动。

  • 标签: 规模扩张 变异程度 盈余持续性 变异系数
  • 简介:本文以2001年至2004年A股上市公司中具有连续5年盈余增长的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与同行业中盈余未出现连续5年增长的公司相比,盈余连续增加的公司的会计盈余具有更强的持续以及更高的盈余信息含量,同时,本文还发现,如果买入盈余连续5年增长公司的股票,同时卖出盈余未出现连续5年增长公司的股票,这一投资组合在未来一年内能够获得11%左右的超额回拯。

  • 标签: 盈余持续性 盈余信息含量 投资组合回报
  • 简介:基于实物期权理论视角,本文以1999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行业竞争对公司盈余持续的影响。不同于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分析表明,行业竞争对公司盈余持续的影响可能呈现非线性关系,且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效率或盈利机会。研究结果显示:对盈利机会差的公司,清算期权的执行使得公司盈余持续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而降低;相反,对盈利机会好的公司,增长期权的执行则能够抵消“盈余均值回转效应”引起的盈余持续下降,最终使得公司盈余持续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而增加。拓展性检验发现,行业竞争对公司盈余持续的影响还体现在股价变动与会计盈余变动的关系之中(即盈余反应系数)。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竞争对管理层执行实物期权的影响体现在公司会计盈余特征上。

  • 标签: 行业竞争 盈余持续性 增长期权 清算期权
  • 简介:会计盈余是会计信息中衡量公司经营成果的核心指标,而盈余持续作为会计盈余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未来盈余做出预测。本文以我国2007---2013年间未退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对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年度和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利益相关者在分析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时,应首先了解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特征以及对应年度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再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 标签: 盈余 持续性 主营业务利润比重
  • 简介:盈余成分的分解及其不同持续的研究是盈余持续研究的重要方向,对证券市场基本面分析和证券定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盈余分解思路沿袭Sloan(1996)基于现金流和应计项的分解,主要集中于对应计项的进一步分解和定价,而现金流的分解却较少有文献关注。本文尝试从计量观以及区分自由现金流来源和应用角度进一步分解现金流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盈利中自由现金流的持续明显高于资产增值部分的持续;同时,自由现金流中留存的现金成分的持续高于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成分的持续;并且,在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流中,分配给债权人的现金成分的持续高于分配给股东的现金成分的持续

  • 标签: 自由现金流 盈余持续性 盈利成分
  • 简介:基于盈余持续视角,以2011-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管理层货币薪酬与股权激励对盈余持续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货币薪酬对盈余持续的影响有限,股权激励提高了货币薪酬对盈余持续的正面影响。具体来说,管理层货币薪酬的激励效果在管理层持股与未持股的公司中存在显著差异。在管理层持股的公司中,货币薪酬能够显著提高盈余总额及各组成部分的持续;而在管理层未持股的公司中,货币薪酬未能提高盈余持续。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管理层持股对货币薪酬盈余持续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 标签: 管理层货币薪酬 管理层持股 盈余持续性 薪酬激励
  • 简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将可持续增长率预测盈余的持续能力与会计利润增长率的预测能力进行比较。力图证明可持续增长率相较于净利润增长率预测能力强,比净利润增长率更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未来做出正确的展望。

  • 标签: 可持续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信息技术企业
  • 简介: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进和完善复式预算制度”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应尽快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把目前仍在预算外管理的社会保险资金和经常性预算中安排的社会保障资金合并起来,纳入国家预算的统一管理,以便更加完整地反映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维护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

  • 标签: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社会保障预算 可持续性 十六届三中全会 十四届三中全会 财政
  • 简介:本文以我国机械、设备及仪表行业的12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借助一阶自回归模型分别按年度和时间段测度了样本企业的盈利持续。在此基础上,以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为指导,对盈利持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机械、设备及仪表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持续水平整体不容乐观;专业化率、公司规模对企业盈利持续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年龄对企业盈利持续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企业性质并不是判断企业能否持续盈利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盈利持续性 资产报酬率 一阶自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 简介:本文以2001--2004年沪深股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盈余持续。研究发现.更可靠的会计信息具有更高的盈余自相关系数和股票回报,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盈余持续正相关。从盈余自相关角度看,更可靠的会计信息具有更强的盈余持续。从股票回报角度看,市场符合“幼稚投资者”假说,存在利润“功能锁定”现象,市场不能充分理解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盈余相关性的关系,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给出了异常定价。本结论有力地支持了新会计准则对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强调。

  • 标签: 会计信息 可靠性 盈余持续性 应计总额 现金收益
  • 简介:结合中国证券市场中关于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监管规则变迁,本文考察了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对盈余属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表外披露非经常性损益信息这一强制规定,有助于表内线下项目持续与预测能力的正确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线下项目的盈余管理;当上市公司所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信息与线下项目方向一致且能够提供增量信息时,更有助于该政策发挥监管效果;通过对比不同盈余分层模式下的盈余属性,按持续分层更有利于暂时性盈余预测能力的恰当反映。本文从监管的角度为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政策运行的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助于厘定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及预测能力,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具有不同持续的盈余信息对市场股票价格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 标签: 非经常性损益 线下项目 盈余属性 政策监管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也增长较快,引起了社会对地方债务风险及财政可持续的担忧。为分析西南地区主要省市地方政府债务对其财政运行的影响,选取相关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并对西南地区各省市财政运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各省市财政运行存在弱的可持续,虽然地方债还未对财政运行造成显著不利影响,但弱的财政可持续表明该区域财政运行存在一定风险,政府应注意防范,同时,应加强对新增债务和存量债务的控制和管理,提升财政运行的效率,改善财政运行透明度,建立科学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财政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等,以实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西南地区 地方债务 财政可持续发展 财政监督 国家治理 财政规则
  • 简介:本文利用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具有“自然实验”性质的事件,在Tomy(2012)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持续的差异。结果发现:(1)相对于经济繁荣阶段,当经济周期进入衰退阶段,公司盈余持续会显著降低,且相对应计盈余,现金盈余受经济周期影响更敏感;(2)相对于非四大审计的公司,四大审计的公司盈余持续受经济周期影响更敏感;(3)相对于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集中度越低的公司盈余持续受经济周期影响越敏感。该结果表明,经济周期性波动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会通过影响公司基本面与盈余管理行为而对微观企业的盈余持续产生直接的影响,且基本面对盈余持续影响表现顺周期性,而盈余管理对盈余持续影响则表现为逆周期性,因此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公司治理越完善,其盈余持续受经济周期影响越敏感。本文的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发现了盈余管理在经济周期影响盈余持续的作用及其方向,为深刻理解经济周期影响盈余持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 标签: 经济周期 盈余持续性 四大审计师 股权集中度
  • 简介:审计的发展源于环境的变化,持续审计是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审计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审计方法。本文就促使持续审计产生的环境动因(包括科技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 标签: 持续审计 审计环境 动因
  • 简介: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工商业职业会计师(PAIB)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一份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框架,支持职业会计师及其所在组织以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完善经营过程的思考和工作方式。这一框架阐明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如何能够帮助一个组织进一步改善产品、激励员工、降低成本、提升声誉。框架超越了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分析方法,即从经济、社会和环境角度分析,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IFAC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职业会计师 经营过程 激励员工
  • 简介:为了帮助注册会计师、管理层和治理层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近日发布了一项新的审计实务提示,题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持续经营的审计考虑》。提示指出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都必须考虑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以及是否应将这些影响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实务提示强调了《国际审计准则第570号——持续经营》及其他准则中与当前经济环境相关的领域,

  • 标签: 持续经营能力 审计实务 IAASB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 注册会计师 国际审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