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意义]引入多元距离的概念,探索多元距离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为中国入境旅游的市场营销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实践上的依据和指导。[方法/过程]在传统的旅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扩展的旅游引力模型,运用中囯入境旅游20个主要客源国2000—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探索多元距离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样本总体模型,地理距离、语言距离对中国入境旅游具有负向影响,制度距离对入境旅游具有正向影响,文化距离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不显著。2)基于分时段模型,在2000—2009年期间和2010—2014年期间,地理距离、语言距离对中国入境旅游具有负向影响,制度距离和文化距离的效应不显著。3)基于分区域模型,在亚洲市场,地理距离对入境旅游具有负向影响,其他类型的距离均不起作用;在亚洲以外市场,制度距离对入境旅游具有正向影响,文化距离、语言距离对入境旅游具有负向影响,地理距离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不显著。4)在各模型中,客源国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的入境旅游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 标签: 入境旅游 文化距离 语言距离 制度距离 地理距离 引力模型
  • 简介:为保正刊物质量和出版周期,《西部经济管理论坛》热忱欢迎国内外从事经济与管理研究的各界人土按照投稿须知赐稿。1.本刊坚持“质量第-”的原则,要求稿件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学术性、理论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资料应真实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不涉及泄密问题。稿件字数以不少于7000字为宜。2.来稿须使用规范汉字,并按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本刊要求的文章格式撰写,文中出现的数据需注明来源。3.来稿应有题名、摘要、关键词,并有相应的英文对照。题名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用缩略语。摘要按照目的意义、方法/过程、结果结论的结构编写,字数以300~600字为宜。正文前需标出5个及以上关键词。

  • 标签: 经济管理 投稿须知 论坛 西部 刊物质量 稿件内容
  • 简介:构建海外研发网络,积极利用海外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和绩效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海外研发网络构建的整合理论框架:“动机—行为—绩效”(Motive—Conduct—Performance)的“M-C-P”动机理论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析了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研发的动机、海外研发网络的构建与整合以及网络绩效。最后,通过华为公司的案例对模型框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海外研发网络构建动机、整合治理行为以及研发绩效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耦合性,演化过程具有情景性、动态性。

  • 标签: 研发网络 海外研发网络 “M-C-P”模型 研发动机
  • 简介:基于1994—2012年中国各省纪检机关的信访执纪数据,本文检验了纪委的实际权威性对反腐力度的影响。我们发现:若省纪委书记在省委常委中排名在前一半,则会显著提高该省纪委的反腐力度;然而,省纪委书记排位过于靠前也会导致该省纪委的反腐力度有所下降。这说明,中央可通过提高纪委在组织内部的实际权威水平来增进反腐力度,但纪委书记排位的提高也可能使其更多地关注地方党委的其他任务而未必总是有利于反腐。

  • 标签: 纪委 实际权威性 反腐力度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人力资本理论强调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对组织绩效的重要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案例分析,本研究发现了一些关键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包括招聘和选择、培训和发展、绩效管理和激励、员工关系等。这些实践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本,并最终促进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然而,实施这些实践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和资源限制。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应用人力资本理论来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 标签: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 招聘和选择 培训和发展 绩效管理
  • 简介:本文以湖北省5个地区的台资企业为例,运用BSC&DAGF评价模型对湖北省台资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研究认为,影响湖北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外因素有:部分台资企业仍属于传统行业、品牌建设进程缓慢、销售渠道单一、创新研发动力缺失;聚集地产业基础与营商环境未形成有效支撑、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针对评价得出的问题,从政府加强宏观科学引导和台资企业加强内部优化改造两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北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台资企业 转型升级 发展 湖北省
  • 简介:碳补偿是全球气候变暖和低碳发展背景下产生的生态补偿研究新领域。本文基于足迹理论,提出理论碳赤字的概念,对地区间碳补偿费用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了2017—2026年东北三省地区间碳补偿费用。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6年,东北三省的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减排工作初见成效;东北三省各省份的碳吸收量呈稳步上升状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推进。2017—2026年东北三省各省份的实际碳赤字均为正值,但实际碳赤字增长速度均呈下降趋势,整个生态环境朝着良性状态发展;东北三省中,辽宁省为绝对碳补偿主体,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为绝对碳受偿主体,大体上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补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符合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东北三省建立和完善地区间碳补偿机制,测算碳补偿费用提供合理参考。

  • 标签: 生态补偿 地区间碳补偿 碳补偿费用 东北三省 灰色预测模型 GM(1 1)模型
  • 简介:本文基于影子成本函数的SFA模型,在测度制造业要素错配程度的同时,从偏向型技术进步、所有制差异的角度对要素错配的变动进行了解释。结论表明:在制造业中,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要素错配程度整体上呈现出缓步下降态势,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要素错配程度则相对稳定,要素市场的价格扭曲不再成为决定要素错配的关键变量,行业准入、要素流动性限制、与所有制绑定的政治红利才是制造业要素错配的关键。同时,偏向型技术进步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对要素错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成本节约效应,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则更主要的体现为技术依赖效应,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偏离的事实,也为提升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部门的配置效率,提供了产业政策设计的着力点。

  • 标签: 要素错配 价格扭曲 偏向型技术进步 政治红利 所有制差异
  • 简介:“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加大,但针对该不确定性的宏观效应及其机制的探讨,学界并未展开。为此,本文从实证与理论两个角度研究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Max-share方法的结构向量自回归识别技术,本文发现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产出和物价水平显著下降,从而表现为负的需求冲击。随后,本文将政策不确定性引入新凯恩斯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定量分析显示:(1)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证发现,政策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产出和价格波动分别约10%和15%;(2)公众对政策的预期会显著增强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3)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期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以及劳动供给弹性变小(刘易斯拐点之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将不断增强。

  • 标签: 政策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波动 新凯恩斯DS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