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29年2月,转战赣南的红四军与红二、团在东固胜利会师。东固会师使红四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是红四军发展的新起点,为其开创赣南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休整补充;东固革命根据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建设经验和飘思不定的游击战术为红四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

  • 标签: 东固会师 红二 四团 红四军 历史起点
  • 简介: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日军投降后不久,新远征第1纵队成立,这段军史鲜为人知,虽然远征成立时间不长,新的这支主力部队经历了解放战争中山东战场、华东战场上的许多重大战斗战役。苏浙军区的那段历史1944年12月27日,新1师师长粟裕率领1师师部和7团以及三百多名苏中地方干部南下到达浙江长兴地区,与王必成率领的新16旅汇合。

  • 标签: 苏浙军区 主力部队 王必成 浙江长兴 战争中 叶飞
  • 简介:春光妩媚陵园静,翠柏青松细雨涤。故里绸乡先烈返,英灵化作舞红旗。春雨初歇,我来到盛泽镇目澜洲公园内的烈士陵园。陵园被绿水环抱,十分静谧,庄严肃穆。入口处高耸着汉白玉方柱,上刻"盛泽烈士陵园"六个大字,金光熠熠,这里掩埋着盛泽籍的烈士忠骨。我怀着崇敬心情,沿着陵园甬道,缓步向前。

  • 标签: 烈士陵园 汉白玉 入口处 公园 方柱 高耸
  • 简介:1945年春节期间,驻扎在淮阴的日伪军企图偷袭驻盱眙县黄花塘的新军部。新五十二团奉军部之命,在顺河集(今洪泽县西顺河镇)阻击敌人,此战打得十分惨烈,五十二团指战员为了保卫军部,保卫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用鲜血和生命在顺河集谱写了一曲胜利的颂歌。兵分两路保卫军部1945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三),新六师五十二团(当时归属新一师指挥)完成了守卫原新师防地的任务。

  • 标签: 春节期间 盱眙县 洪泽县 保卫 生命
  • 简介:近日,《新挺进纵队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填补了新苏南抗战史和新战史研究的一个久已引人关注的空白。

  • 标签: 出版发行 中共党史 出版社 战史
  • 简介:军部在武汉成立的时候,以及各支队集结的时候,部队都还在大后方的国民党统治区。为什么要东进呢?东进才能到敌后去开展敌后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东进才能与敌后人民群众相结合开展人民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东进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摆脱国民党的掌控和限制。

  • 标签: 抗日根据地 人民群众 国民党 游击战
  • 简介:在江苏省镇江市茅山老区的句容茅山镇前陵村,有一位96岁的老人严永开。他参加过抗日战争,是一名新战士。1988年退休回到家乡后,严永开不忘初心,保持新战士革命本色,每天坚持义务为村里打扫道路和村民活动场地。说起人生经历,严老一脸的自豪:“我的人生可以用‘激情并善良’五个字来形容。”

  • 标签: 战士 人生经历 抗日战争 活动场地 镇江市 江苏省
  • 简介:<正>抗日战争时期的新,与其他抗日军队一样,都是为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而战斗,任务相同,目标一致。但是,新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建军宗旨、政治工作、军政关系、军民关系、官兵关系等等方面,又与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军队有很大不同。新与同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在基本的方面完全一样,是血脉相通

  • 标签: 建军宗旨 日本军国主义 军民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国民党 红军游击队
  • 简介:“敌进我进”,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八路、新为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而提出来并加以实施的一条重要军事原则和方针。所谓“敌进我进”,用刘伯承的话说:“就是我军敢于脱离自己的后方,进入到敌人的后方,与广大民众结合作斗争的行动。”它是

  • 标签: 敌进我进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斗争 对敌斗争 国民党战场 正面战场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当局诬称新"游而不击""不打日军,专打友军"。1985年11月在台湾出版的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主编的《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稿·对日抗战时期》,仍然沿袭了这种歪曲事实的说法。当年国民党中既有主张和共产党合作抗战的民主派,也有反共亲日的顽固派。凡是来犯的国民党军,只能归入顽固派,称之为顽军。新对顽军的进攻实行自卫反击,简称反顽。

  • 标签: 国民党当局 抗日战争时期 党史委员会 国民党军 国民党中央 韩德勤
  • 简介:2017年10月12日,是新成立80周年。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10月12日是新成立纪念日,并不是新开始组建或者完成组建的准确日期。就像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而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1年7月23日,并不是7月1日召开的。

  • 标签: 红军游击队 南方游击队 顾祝同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战争时期 游击战争
  • 简介:<正>(上接第1期第10页)战斗在南京、上海、杭州、徐州、武汉这些战略要点的周围,也是具有特殊性的一个原因。南京是侵华日军总司令部和汪伪政府所在地,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还有武汉等等,都是日军特别重视、力求控制的地区。新在这里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艰难和风险当然更甚。这些地区又是战前国民党的腹心之地,他们一直紧盯着这

  • 标签: 总司令部 抗日游击战争 侵华日军 汪伪政府 国民党军 宿北战役
  • 简介:八路、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在八年抗战中,它们以广泛的游击战争英勇抗击日伪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与此同时,在自身的建设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本文拟就八路、新的军政体制和军队建设情况作一简略述评,以就教于识者。

  • 标签: 抗日武装 八年抗战 军队建设 抗日根据地 抗战期间 抗战初期
  • 简介:1945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王世杰、邵力子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上签字。随后毛泽东接见双方代表并表示祝贺。但是,蒋介石却耍两面手法,表面赞同而暗中密令国民党军多处向中共军队进攻,造成了"关(山海关)外大打,关内小打"的严重内战局面,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

  • 标签: 国民党军 台前幕后 双十协定 王世杰 联络部门 会谈纪要
  • 简介:马宁原名黄振椿,1909年9月生于福建龙岩市新罗区(原龙岩县)龙门镇赤水桥村。1923年,从本乡开明小学毕业,1925年考入厦门集美师范补习班。马宁阅读了进步同学在校推介的《向导》《中国青年》和创造社的文艺书刊,迸发了文艺创作的激情。他的一首诗:"窗前的啼鸟呀,你是不是把我从梦中惊醒的那一个?"意外受到老师的赞扬,便萌发了要当作家的念头。在集美师范上一年级时,因作文《童年的回忆》得到老师的表扬,受到极大的鼓舞。

  • 标签: 作家 龙岩市 新罗区 一年级 师范 老师
  • 简介:<正>本刊讯军旅作家胡兆才新作《新1943-1945黄花塘纪事》一书,近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纪实作品,35万字,真实描述新军部在黄花塘期间,运筹帷幄,指挥大江南北抗日军民同日伪殊死战斗、决胜千里的战斗故事。该书还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军部领导及机关干部的整风和大生产情况,解密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档案。黄花塘被誉为"小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中地区

  • 标签: 胡兆才 出版发行 纪实作品 抗日军民 军旅作家 小延安
  • 简介:林道生同志1917年8月出生,湖北黄冈人,1936年4月加入红军28便衣队,同年入党。1937年11月任新4支队司令部政治部文书、科员、总支书记,江北指挥部军法处科员,2师6旅政治部股长、副科长、科长。1943年9月任淮南、路东专署公安局局长。1948年7月任华东社会部干部组组长,山东济南华东警官学校教育长,上海警务学校副校长。1950年2月任华东公安部人事处、治安处处长。1952年9月任上

  • 标签: 历史研究会 林道生 社会部 军法处 老战士 学校教育
  • 简介:何士德1910年11月15日出生于广东阳江县。他的父亲何兰史是县城小学的语文老师。在何士德五六岁时,就教他读《三字经》《弟子规》,以书本知识唤醒天性,唤醒心灵,开发智慧。何士德上小学时门门功课都是优,在广州培英中学读书时就开始学习拉小提琴、弹钢琴,课余时间参加唱诗班。1931年,他放弃了父亲为他安排去广州协和神经科大学学习和图书馆的工作,辗转千里来到上海,考上了新华艺术专科学校。

  • 标签: 《三字经》 课余时间 专科学校 小提琴 图书馆 父亲
  • 简介:鞠裕1925年出生在生祠镇七里村马家埭一个贫苦农家,父母养不活六个孩子,便把八岁的她送到大进村鞠姓人家当养女。地下党组织举办冬校,她想方设法参加,那些革命道理让她眼前曙光一片,她认识到只有参加革命,才能改变个人和劳苦大众的命运。于是,15岁的她投身革命参加了乡妇联的工作。

  • 标签: 人生 传奇 战士 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