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导向综合带教在乳腺外科轮转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外科轮转的40名医师作为对照组,另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轮转的41名医师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研究组采取目标导向综合带教。对比两组带教后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带教前后临床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5.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带教后研究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86.19±4.64)、(89.32±5.47)vs.(79.27±5.36)、(84.5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各项临床能力得分均较带教前升高,且研究组各项临床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教学形式、内容、效果及综合评价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外科轮转医师教学中应用目标导向综合带教可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学习掌握和临床能力的培养,可提升教学质量,且教学满意度高。

  • 标签: 目标导向综合带教 乳腺外科 规培医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外科住院医师满意度,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外科住院医师制度和提高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对2015年9月—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参加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37名住院医师进行规满意度调查。男性108名(78.8%),女性29名(21.2%);平均年龄(26.78±1.83)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外科住院医师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3.71±0.83)分,其中对工作环境评分最高,为(4.12±0.67)分,而培训效果评分最低,仅(3.53±0.85)分。第3年的住院医师在总体满意度低于第1、2年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27,P=0.04);第1年住院医师在规范管理维度评分高于第2、3年住院医师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30,P=0.04)。并轨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总体满意度、规范管理和科研训练维度评分高于招录住院医师评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招录住院医师在薪资待遇维度上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78±0.85)分比(3.44±0.63)分,P=0.02]。结论外科住院医师的总体情况表示满意,但在科研训练、规范管理、培训条件、培训效果层面还需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薪资待遇也需进一步提高。

  • 标签: 普通外科 教育,研究生 问卷调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提高医生整体专业素养的必要途径。本研究探讨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联合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应用于普通外科医师的教学过程;让医师运用其理论知识深入思考病例中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从致病原因、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等多层面、多角度对病例进行分析,并得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这种教学不仅激发该群体更多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还明显提高了教学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多学科联合诊疗 规培医师 普通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King互动达标理论结合目标设置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进行规的39名全科医师归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将同期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进行规的42名全科医师归为研究组,采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结合目标设置的教学。对比后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成绩、前后临床综合能力的变化以及教学认可度。采用SPSS 25.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后研究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92.83±5.62)vs.(85.47±12.11);(90.15±7.22)vs.(83.36±11.24)]。前两组问诊与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全科医疗思维能力、辅助检查结果判读能力、临床分析决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区常见病诊疗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上述评分均较前上升(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教学的总认可度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ng互动达标理论结合目标设置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全科医师,能有效提升全科医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临床综合能力以及对教学的认可度。

  • 标签: King互动达标理论 目标设置 规范化培训 全科医师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15名第二年妇产科住医师作为教学对象,探讨运用模拟教学方法培训医师产钳助产技术的效果。产钳助产模拟教学过程包括理论学习:翻转教学微视频方式学习产钳助产技术理论知识;理论考核:通过线上考核评价学生产钳助产临床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核达到8~10分者,进入产钳助产模拟教学流程;产钳助产技术模拟学习:在临床技能中心进行情景模拟技能实训;考核评价:采用助产技术-产钳助产考核标准评价产钳助产技术掌握水平,分析考核结果。结果显示,模拟教学组学员教学考核成绩优秀,住医师对独立操作产钳更具信心,教学效果理想,可进一步推广产科临床技能模拟教学。

  • 标签: 医学模拟教学 临床技能 产钳助产 住培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视频教学对消化手术室住院医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的52名消化手术室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6名。常规组仅发放资料进行学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PBL联合视频教学,均学习1个月。对比两组理论和实践成绩、学习前后两组核心能力评分和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采用SPSS 24.0进行t检验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理论和实践成绩、优秀率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后两组基础知识储备、应急识别能力、事件处理能力、现场调查能力、安全防护能力评分均较学习前高,且观察组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度较常规组高。结论PBL联合视频教学可提高消化手术室住院医师成绩和核心能力,还可提高其满意度。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视频教学 消化手术室 住院医师规培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BL联合场景模拟在全科医师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有助于培养学员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选择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2018级全科医师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20人(采用PBL联合场景模拟教学)和对照组20人(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通过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实战模拟和分析总结等环节,进行4课时的CPR培训;对照组通过课堂授课、教学查房、分析讨论、技能培训等环节,进行4课时的CPR培训。对两组学员进行相同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并实施统一的问卷调查;应用SPSS 18.0统计考核与调查数据,组间比较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学员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7.5±4.3)分,高于对照组的(81.2±4.7)分;实验组学员的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91.0±1.5)分,高于对照组的(83.1±1.8)分;两项成绩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结果显示,认为所受教学方式对促进自身各项能力较为"显著"的实验组学员数量,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场景模拟能有效提高全科医师CPR教学质量,利于学员完善临床思维和增强综合处理能力。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场景模拟 心肺复苏 心律失常 全科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结合"找茬"式教学在心血管外科住院医师院内感染防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的31名住院医师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的31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组。所有纳入对象均需接受院内感染防控培训,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研究组采用情景模拟结合"找茬"式教学,均教学1个月。比较两组教学后院内感染防控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成绩、院内感染防控相关的临床核心能力及对教学的认可度。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教学后院内感染防控理论知识成绩[(91.29±6.64)vs.(86.73±6.02)]与技能操作成绩[(90.32±6.80)vs.(83.51±7.4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后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学习主动性、医患沟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临床核心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教学的创新性、趣味性、有效性、实用性的认可度分别为83.87%、96.77%、90.32%、93.55%,对照组分别为61.29%、58.06%、67.74%、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外科住院医师院内感染防控培训中采用情景模拟结合"找茬"式教学,可提高其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增强院内感染防控相关的临床核心能力,且生对教学的认可度更高。

  • 标签: 情景模拟 "找茬"式教学 心血管外科 住院医师 院内感染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培训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生进行医院感染防控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ICU轮科3个月或以上的医生60人,按照进入ICU的时间分组,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30人为对照组,2020年2月至5月入ICU的30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试验组采用多元化培训模式,由科室感控护士主导培训过程,通过手卫生流程图、穿脱隔离衣视频、自制感控宣传微电影、微信公众号感控专栏、感控工作坊、理论与操作考核、实时反馈等分阶段进行培训培训完后对比评价两组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医院感染率。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试验组医生实际手卫生执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56/60)比80.0%(4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32)。对照组医生的医院感染知识得分为80.0(75.0,85.0)分,试验组为90.0(80.0,9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9,P=0.001)。试验组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6.7%(22/331)比12.8%(47/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3,P=0.006)。结论运用多元化方法培训医院感染防控,有助于ICU医生系统、全面地掌握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对提高ICU医生临床工作中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元化培训 ICU 规培医生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对老年病科住院医师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实施的80名老年病科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3个月,对比两组后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前后综合能力以及对模式的满意度。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0进行t检验。结果两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92.06±4.75)vs.(87.54±4.23)]与临床技能考核成绩[(89.63±4.28)vs.(80.09±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上述各项能力评分均有所提升(P<0.05),且试验组各项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提高认知速度、提高理解力、增强记忆力、提高问题分析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知识拓展、培养批判思维、提高整体性临床思维、提高临床工作熟练度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多媒体互动教学对老年病科住院医师实施,能提高医师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提升医师综合能力,还能提高医师模式的满意度。

  • 标签: 多媒体互动式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老年病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分课堂用于皮肤性病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提升其实操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学科的12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入选的60名住院医师为对照组,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入选的60名住院医师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住模式,试验组采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选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住院医师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45.38±4.14)分]、技能操作[(42.35±4.32)分]、总分[(88.74±7.69)分]均高于对照组[(39.62±4.15)分、(36.25±4.27)分、(77.96±7.5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教学效果评价显示,49人(81.67%)认为激发了学习兴趣;51人(85.00%)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47人(78.33%)认为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50人(83.33%)认为提高了医患沟通能力;49人(81.67%)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52人(86.67%)认为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50人(83.33%)认为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满意度结果显示,在指导医师责任心、带教方式、带教内容及自我评价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分课堂用于皮肤性病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调动住院医师学习积极性、培养住院医师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可提升住院医师实操及理论知晓度。

  • 标签: 对分课堂 皮肤性病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实施导师责任制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后的带教效果,为血液科医师带教方案的制定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的52名医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CBL教学法带教,观察组接受导师责任制结合CBL教学法带教,均带教3年。分别于带教前及带教3年后使用本院自制考核表评估两组医师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及教学质量。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带教3年后,两组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腰椎穿刺术、鞘内注射术等操作技能评分,专科基础理论、常见病规范化诊疗、疑难病例分析、危重患者抢救等理论知识评分,医学知识、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医患沟通、理论联系实践等教学质量评分均较带教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师责任制结合CBL教学法有利于提升血液科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 标签: 血液科规培 导师责任制 案例教学法 操作技能 理论知识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造性思维导图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肿瘤科医师带教中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37名医生纳入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教学;另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的39名医生纳入观察组,实施创造性思维导图结合PBL教学。对比两组出科考核成绩(理论、实践操作)、教学前后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各维度评分与总分、临床素质与教学满意度。利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Z检验。结果前两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束后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93.42±4.21)vs.(86.58±5.32)]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92.81±4.39)vs.(87.96±5.89)]均高于对照组(P<0.05);前两组的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与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评分均提升,但研究组提升更加明显(P<0.05);后观察组医师的表达沟通能力、人文关怀与素养、归纳分析能力、临床工作适应能力、应变处理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后,观察组的医师对于教学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44%(38/39)vs. 81.08%(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科医师的带教中采用创造性思维导图结合PBL带教,可提升医师的学习效果,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临床综合能力,并且可以提高医师对教学的总满意度。

  • 标签: 创造性思维导图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肿瘤学 规培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分层次理念的学员自制微课教学法在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麻醉专业住院医师38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另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规范化培训的麻醉专业住院医师34名为观察组,采用基于分层次理念的学员自制微课教学法。观察两组教学效果、学员综合能力及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员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得分及总得分分别为(47.52±4.79)分、(43.69±4.82)分、(91.25±4.5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3.85±4.72)分、(40.01±4.58)分、(84.92±4.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71、3.321、5.815,均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学员实践操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临床适应能力评分分别为(8.42±0.75)分、(8.35±0.72)分、(8.51±0.74)分、(9.14±0.51)分、(8.91±0.7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71±0.68)分、(8.35±0.72)分、(8.51±0.74)分、(9.14±0.51)分、(8.91±0.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3、4.398、5.114、3.913、4.154,均P<0.05);观察组学员对教学满意率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81.58%(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P<0.05)。结论在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基于分层次理念的学员自制微课教学法,可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员综合能力,提高学员满意度。

  • 标签: 麻醉 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职务 基于问题的学习 教育,专业,再培训 课程 教育影片和视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理论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在肝脏外科护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POA理论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时间(2017年1月)为界线,将实施前(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肝脏外科做常规培训的51例护生纳入对照组,将实施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51例护生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生培训前、培训6个月后的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认知程度变化,并记录其培训后的教学满意度情况。使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总分、临床实践考核成绩总分、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培训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自主、职业价值、亲友依赖、职业参照)各维度评分均较培训前提升,且观察组(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自主、职业价值)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亲友依赖、职业参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2.35%。结论将POA理论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运用于肝脏外科培训中,可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考试成绩及职业认知度的提高,教学满意度较高。

  • 标签: 产出导向法 翻转课堂 肝脏外科 教学满意度 自主学习能力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向合格临床医师过渡的重要阶段。放射科是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公共平台之一,规范高效的培训模式对培养合格住院医师会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在放射科中存在轮转时间短、住院医师及带教教师积极性不够,以及未按照临床亚专业设置个性化培训等问题。结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际,以神经外科专业住院医师在放射科轮转1个月为例,从入科宣教、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出科考核、评价、考勤管理以及对带教教师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管理;以期整体促进质量。

  • 标签: 临床专业 放射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联合三维质量理论互评在全科医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24名全科住院医师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另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的22名住院医师为观察组,采取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联合三维质量理论互评教学。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病例分析考核成绩,临床能力及教学满意度。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前两组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病例分析考核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两组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病例分析考核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前两组临床操作技能评估表(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两组DOP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两组住院医师后互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联合三维质量理论互评有助于提高医师理论、技能实践、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和临床能力,且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 三维质量理论 全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协同培训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协同培训质量控制对策。方法2019年1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6个省(自治区)的15个国家首批住培基地及其40个协同单位、793名协同单位住指导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5家住培基地中,平均每个住培基地与3家单位协同;39.2%(134/342)专业开展协同培训,25.4%(34/134)专业同时与2个以上单位协同。40家协同单位中,85.0%(34/40)的为三级医院,55.0%(22/40)的为专科医院,90.0%(36/40)的落实培训"一把手"负责制,90.0%(36/40)的对住工作有投入,60.0%(24/40)的独立承担整个期限培训工作,35.0%(14/40)的专职管理人员不足2人。22家专科医院中,95.5%(21/22)的体现专科特色。793名指导医师中,18.5%(147/793)的不符合指导医师职称条件,12.5%(99/793)的未经住指导医师培训。结论协同单位基本具备协助住培基地开展培训工作的能力和条件,但协同培训要求有待明确、一体化协同组织管理有待加强、协同单位培训能力有待提升,需要通过加强协同培训制度顶层设计、完善协同培训机制、严格协同培训质量控制、加强协同单位培训能力特别是指导医师能力建设等,完善住协同培训工作。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协同培训 质量控制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现状,为制定基地相关培训政策、规范协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7月,在中国医师协会协助下,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全国近700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8万余名住院医师展开调查,了解其协同培训计划、协同培训轮转时间、协同培训效果、协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采用描述性统计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结果共有83 053名住院医师参与了问卷调查。有29.61%(24 595/ 83 053)的住院医师需要进行协同培训;不同专业的住院医师协同培训率存在较大差异,精神科、医学遗传科、中医全科、全科基地住院医师的协同培训率达40%以上;72.93%(60 570/ 83 053)的住院医师轮转协同单位是因为"培训基地缺少相应科室"和"需要补足病种病例或操作";32.24%(7 929/24 595)的住院医师其协同培训轮转时间达1年以上;80.81%(19 875/24 595)的住院医师认可协同培训效果;住院医师认为协同培训中的主要问题是各种保障待遇难以做到一致[33.44%(8 224/24 595)],协同单位培训质量难以管控[32.72%(8 048/24 595)]。结论协同培训已经在现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广泛开展,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一定的补充促进作用,效果基本得到认可。同时,协同培训也存在目的不纯、职责不清、缺乏监管等问题,需要不断加以规范,以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 标签: 问卷调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协同培训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