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虚拟仪器的概念和特点,分析相对于传统仪器所具有的优点,以及对其进行计量所存在的难点,并给出解决的思路。

  • 标签: 虚拟仪器 计量 计量注意事项
  • 简介:虚拟仪器是测试技术领域新兴的技术,与传统测试技术相比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组成部分,并以某型导弹内场测试仪的校准和定期检验为例,重点分析了虚拟仪器技术在导弹内场测试仪校准和定期检验中具体实现形式。

  • 标签: 虚拟仪器技术 导弹内场测试仪 空空导弹 校准和定期检验
  • 简介:摘要本文讲述了利用WebExtensions为Firefox浏览器开发扩展插件的基本方法,包括manifest.json配置文件的主要配置参数、扩展内部、外部本地应用程序相互之间的消息通信机制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科院校大型医疗设备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存在学生动手操作设备的机会少、教学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都处在病源环境中、CT与DR等设备存在辐射危害等问题。本研究提出,相关课程可利用虚拟仿真教学仪器的实体结构、操控系统及功能软件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并设置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研究探索性实验。这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工科""新医科"人才。

  • 标签: 医疗设备教学仪器 虚拟仿真教学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 简介: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直接影响着电力的稳定性。本文以500kv变电站为例,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利用3DSMAX软件建模,对虚拟场景进行优化,使人在500kv变电站中进行游览体验。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变电站 仿真 应用
  • 简介:摘要通过对"流式细胞术应用虚拟仿真一流课程"的内容和设计思路进行描述,结合其在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阐述"流式细胞术应用虚拟仿真实验"与线下实验内容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并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虚拟仿真实验 教学实践 混合式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时代的健康管理模式离不开健康管理工具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因其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的特征已在健康管理领域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以及对疾病的认知;能加强体质管理与体重管理,并改善不良习惯;能促进情绪调节,缓解焦虑、抑郁症状;能辅助康复训练,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障碍。虽有许多文献证实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健康管理的有效性,但仍然存在样本量小、随访周期短等问题,且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今后需深入探索与完善。

  • 标签: 虚拟现实 健康管理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的诊疗技术在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初步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有前途的辅助评估和治疗手段。本文从有效性和适宜性视角系统回顾了VR技术在OCD临床症状评估、认知功能评估和临床干预中应用的研究现状,探讨传统评估和治疗手段与基于VR技术的诊疗技术的异同、优势与局限,展望了VR技术在OCD诊疗中应用的新趋势,为国内引进、开发和应用VR技术提升OCD诊疗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强迫障碍 虚拟现实技术 神经心理测验 暴露疗法
  • 简介:摘要虚拟现实(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三维场景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多感官信息。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VR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视力、调节功能、立体视等视功能评估方面,VR结合红外眼动跟踪、双眼分视、人机交互等技术能够完全控制呈现给用户的画面,为实现个性化、自动化诊断提供了可能,并能够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在斜视、弱视诊疗方面,VR再结合其环境沉浸性、三维成像等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画面,减少了斜视眼位测量、弱视眼间抑制量化上的检测技术难度;并可以通过模仿斜视聚散训练、弱视知觉训练等范式,提高斜视正位训练、弱视知觉训练和立体视训练的趣味性和依从性。增强现实技术与计算机生成的视觉增强、全息成像、三维音频提示和自适应光学相结合,可有效弥补低视力人群的视觉缺损,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近视防控领域,VR技术的利弊目前尚有争议,但仍具备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就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在视功能评估与重建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以期推动医工融合在眼科诊疗领域的发展。

  • 标签: 虚拟现实 视觉 斜视 弱视 近视 低视力 立体视 视功能评估 视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的改进,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VR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生成的三维虚拟空间投射在使用者眼前的技术,可以让使用者产生高度沉浸感和存在感。许多研究显示,VR技术安全、可行,且具有缓解焦虑、降低疼痛的作用。文章就VR技术的发展、VR技术辅助小儿麻醉、VR技术在其他医疗操作中的应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VR技术作为一种无创、低成本的新兴前沿技术,在小儿麻醉领域的更多应用价值还有待探索,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扩展。

  • 标签: 虚拟现实 小儿麻醉 心理准备 焦虑 疼痛
  • 简介:摘要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医学领域,战创伤及其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康复治疗是虚拟现实技术重要的应用之一。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可以减轻痛苦、模拟训练等优势,有望进一步提高战伤康复的效率、改善战伤康复的效果。本文就疼痛管理、功能康复以及心理治疗3个方面,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战伤康复中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指出了目前应用的优势与不足,并为其在军事医学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 标签: 军事医学 康复 虚拟现实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常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不利于患者重返日常生活及社会。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有多项研究表明虚拟现实训练不仅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还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有fMRI研究初步阐释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作用机制,对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虚拟现实 康复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眼科学见习教学中采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辅助眼部解剖教学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于2020年9月至11月期间选择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名学生采用VR解剖模型学习,对照组26名学生采用传统PVC材料教具学习。学习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眼部解剖学随堂测验,并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眼部解剖测验分数(80.55±11.99)分,对照组学生为(71.68±15.82)分。试验组学生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3)。试验组96.0%(24/25)的学生认为使用VR解剖模型学习比使用传统PVC材料教具更为有趣,80.0%(20/25)的学生认为VR辅助教学模式对学习眼部解剖学很有帮助。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眼科学见习教学中采用VR技术辅助眼部解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眼部解剖的理解和记忆,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标签: 虚拟现实 临床医学专业 眼部解剖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测控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测控技术仪器智能应用也很大的发展。测控技术越来越精准和现代化,与仪器智能化相结合,大大解放了劳动力,有效地为工业服务。基于此,文章对测控技术仪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了测控技术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测控技术 仪器 智能化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21世纪新兴的教学方法与医学治疗技术,为未来教育、治疗提供了无限可能。本文就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在临床护理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临床工作人员和护理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潜伏期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联合硬膜外阻滞对初产妇围生期镇痛效果、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潜伏期VR联合活跃期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一活跃期硬膜外阻滞组(B组)。A组潜伏期(规律宫缩至宫口开至1 cm)行VR干预30 min,B组潜伏期不进行VR干预,两组产妇均于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产妇宫口开至1 cm时(T0)、宫口开至1 cm后30 min(T1)、宫口开至1 cm后1 h(T2)及硬膜外给药前(T3)、给药后10 min(T4)、给药后30 min(T5)、给药后1 h(T6)、给药后2 h(T7)、宫口开全(T8)时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疼痛评分,T0、T1、T5、产后2 h(T9)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评分[包括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 S-AI)评分和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 T-AI)评分],T0、T1、T5、产后3 d(T10)时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评分;ELISA法检测T0、T1、T9时两组产妇唾液皮质醇(cortisol, COR)、IL-6水平及脐动脉血COR、IL-6水平;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镇痛药物用量、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次数及产后满意度等。结果与B组比较:A组T1、T2时NRS疼痛评分,T1、T5时S-AI评分,T1时T-AI评分,T1、T10时EPDS评分,T1时唾液COR及IL-6水平降低(P<0.05),产后满意率升高(P<0.05)。与T0比较:A组T1~T8时NRS疼痛评分,T1、T5、T9时S-AI评分及T-AI评分,T10时EPDS评分,T1、T9时唾液COR、IL-6水平降低(P<0.05);B组T3~T8时NRS疼痛评分,T5、T9时S-AI评分及T-AI评分,T9时唾液COR、IL-6水平降低(P<0.05)。两组产妇脐动脉血COR及IL-6水平、产程时间、镇痛药物用量、PCA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潜伏期应用VR技术联合硬膜外阻滞行分娩镇痛可有效缓解初产妇围生期疼痛、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应激,提高产妇产后满意度。

  • 标签: 分娩 潜伏期 虚拟现实 分娩镇痛 焦虑 抑郁 皮质醇
  • 简介:摘要新时期,虚拟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逐步发展成数据中心应用的主要手段,由于一些单位在没能明确技术应用安全风险、制定防范机制的状况下进行盲目投资,而使自身面临了一定损失。因此,本文针对虚拟化以及云计算技术应用包含的隐患问题展开分析,探讨了网络安全管理对策。对全面营造优质安全的技术应用环境,提升整体科技水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标签: 虚拟化 云计算 网络安全
  • 简介:摘要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被引入医疗领域,成为疼痛管理的新形式,但目前在我国儿童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较少。本研究从虚拟现实技术的概述、设备种类与使用方式、干预效果3个部分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疼痛管理中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儿童 疼痛 虚拟现实技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时交互性的特点,探索性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生殖医学实验室技术教学中,开发了辅助生殖实验室场景下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虚拟操作平台,可以用于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的练习和培训。利用该平台进行教学可以克服实验材料以及高端设备稀缺带来的种种限制,适合多中心、多地区广泛推广。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辅助生殖实验室技术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