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利用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重症医学信息平台,对于提高医护人员获取重症患者医学信息的效率以及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期间,在某院区快速搭建并完善重症医学信息物平台的实践。该平台实现了对多种重症医学装备的有效物,具有信息集成全、搭建速度快、系统延展性好等特点,具备生命体征监测及生命支持、床旁治疗数据检索、远程诊疗和云共享等功能,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重症治疗的效果,降低与患者的接触频次,可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快速建立重症诊治信息平台提供借鉴。

  • 标签: 信息管理 重症医学 物联平台 应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通道C3-C4导和平均参考导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图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脑电图正常的足月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从单通道C3-C4导和平均参考导获取的aEEG数据,比较两种不同导中各通道宽带和窄带的上、下边界振幅,并分析其aEEG波形差异。结果共纳入90例患儿,单通道C3-C4导的宽、窄带上、下边界振幅及带宽均高于平均参考导,与平均参考导9个通道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参考导O1-AV及O2-AV通道识别睡眠-觉醒周期的误判率分别为40.0%、46.7%;在脑电背景活动分析中,90例平均参考导中有6例宽带下边界振幅<5 μV,导致对脑电背景活动的误判,误判率为6.7%。结论单通道C3-C4导与平均参考导获取的aEEG波形模式存在差异,使用平均参考导获取的aEEG图形进行分析可能导致误判。

  • 标签: 婴儿,新生 脑电描记术 平均参考导联
  • 简介:摘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一种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的双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预防冠心病患者心脏及全身缺血事件的基石。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更新迭代、强效P2Y12受体抑制剂的推广应用、其他合并用药策略的不断更新,临床DAPT可选策略和决策依据有较大变化。鉴于DAPT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及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及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对最新研究证据进行同行评议,参考最新国外指南,结合中国冠心病的防治策略与实践需求,制定中国首部《冠心病双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旨在规范DAPT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提高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的临床获益,减轻其疾病与社会负担。

  • 标签: 冠心病 血小板抑制 药物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联合使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的五方案和四标准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原市中心医院治的603例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98例)行四标准治疗,观察组(305例)给予布拉氏酵母菌五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善情况,检测两组Hp根除率,随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腹疼痛、腹胀、恶心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2、CRP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CR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8.03%,高于对照组的91.9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1%)低于对照组的4.03%(P<0.05)。结论联合使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五根除Hp成功率高,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幽门螺杆菌 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2020年7月N Engl J Med发表了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卒中和死亡试验的结果。作为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HR-NICE)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又一项重要临床研究,该试验结果发表后立即在国内外脑血管病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综合截至目前脑血管病领域双抗治疗时代最重要的几项研究,对卒中双抗血小板治疗进行解读,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 标签: 卒中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循证医学
  • 简介:摘要急性胸痛是心血管内科及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起病急,可危及生命,最常见的病因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动脉栓塞和主动脉夹层,对病因进行早期明确及对高危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筛查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多层螺旋CT具有成像速度快、对急性胸痛早期诊断准确度高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而胸痛三征检查一次扫描可同时观察冠状动脉、肺动脉和主动脉,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为进一步规范急诊胸痛三征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牵头组织国内相关技术专家,结合国内外专家共识和参考文献,经国内专家多次讨论,对胸痛三征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的检查前准备、扫描方案、图像后处理、图像质量控制以及辐射剂量控制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急性胸痛三征中多层螺旋CT检查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影像诊断和制定临床诊疗策略。

  • 标签: 胸痛三联征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专家共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儿童克罗恩病(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30例经传统药物、肠内营养治疗后未能完全缓解或对药物不耐受的活动性CD患儿应用IFX治疗的疗效,评估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血生化指标、黏膜愈合情况、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共纳入30例处于活动期的CD患儿,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8.63±4.76)岁。剔除3例注射未满3次的患儿、1例失访患儿,26例患儿纳入疗效研究,IFX治疗第14周临床缓解率和应答率分别为61.5%和84.6%,21例患儿第30周临床缓解率和应答率分别为71.4%和85.7%,15例患儿第54周临床缓解率和应答率分别为86.7%和93.3%。使用IFX诱导治疗第14周,与治疗前比较,患儿PCDAI评分[(9.56±8.05)分比(29.02±10.86)分]显著下降(t=7.339,P<0.05),红细胞沉降率[(15.54±10.26) mm/1 h比(33.77±21.30) mm/1 h] 、C反应蛋白[(4.79±12.94) mg/L比(16.33±23.43) mg/L]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32、1.993,均P<0.05);血红蛋白[(126.27±16.51) g/L比(110.58±16.45) g/L]、红细胞比容[(37.03±3.95)%比(33.52±4.32)%]、白蛋白水平[(42.30±3.03) g/L比(37.13±5.68) g/L]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8、-3.060、-4.009,均P<0.05)。IFX治疗后年龄别身高Z评分及身体质量指数Z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FX在控制活动性CD患儿炎症反应、诱导临床缓解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

  • 标签: 英夫利西单抗 克罗恩病 儿童
  • 简介:摘要心电图机是用于记录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是临床诊断和急救时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但现有技术中心电图机采用导线的连接方式,容易在移动中发生导线交织缠绕、拖拽牵拉的情况,既会使导线折断、磨损,又会因整理导线延误救治时间。另外,传统心电图机电池容量小,需要频繁充电,影响了仪器使用及救治速度,而且原有吸附胸导电极与皮肤接触面小,患者舒适度低且易脱落。为解决上述问题,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医护人员设计了一种急救用无导线心电图机,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9 2 2267837.3)。该心电图机采用无线连接电极的方法,避免了导线缠绕,并增加了携带电源,延长了续航时间,同时改进了胸导联接触电极的性能,增大了接触面,使医护人员的医疗操作流程得到优化,更有利于临床急救和常规检查,具有使用简便、携带方便、安全性强的优点。

  • 标签: 急救 心电图机 导联线 电源 电极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女性常见并发症之一,近些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危害母婴健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目前公认的主要发病机制。研究表明,脂素(adiponecti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胰岛素增敏因子,低脂素血症在GDM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潜在的因果作用,并且脂素基因与GDM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综述脂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旨在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从而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妊娠合并症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脂联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幽门螺杆菌(H. pylori)初治患者,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用药史与铋剂四疗法(枸橼酸铋钾+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根除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469例H. pylori初治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我国指南推荐的铋剂四疗法,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抗菌药物用药史、CYP2C16代谢型、内镜诊断、细菌密度、H. pylori耐药性,分析其与H. pylori根除率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Kruskal-Wallis H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大环内酯类用药史与含克拉霉素的铋剂四疗法根除率下降有关(OR=3.37,95%CI 1.04~10.98,P<0.05),可能是由于大环内酯类用药史与克拉霉素耐药相关(OR=6.12,95%CI 3.99~9.40,P<0.01)。喹诺酮类用药史与含左氧氟沙星的铋剂四疗法根除率下降有关(OR=3.65,95%CI 1.27~10.49,P<0.05),可能是由于喹诺酮类用药史与左氧氟沙星耐药相关(OR=2.50,95%CI 1.69~3.71,P<0.01)。硝基咪唑类用药史与甲硝唑耐药相关(P<0.01),但与含甲硝唑的铋剂四疗法根除率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H. pylori初治患者,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用药史提示易产生对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不适合使用含该药物的铋剂四方案。硝基咪唑类用药史与甲硝唑耐药率升高有关,但不影响含甲硝唑(400 mg 1日4次)的铋剂四方案根除率。

  • 标签: 螺杆菌,幽门 抗菌药 抗药性,细菌
  • 简介:摘要通过系统回顾和分析国内外对胃肠肿瘤手术预康复的相关文献及指南,分别对胃肠肿瘤择期手术前患者运动、营养、心理三预康复的具体实施内容和评估方法进行梳理,发现目前仍存在的不能标准化的内容,为以后的循证提供基础,旨在为制订三预康复的护理实践内容提供依据,以期能更好地促进胃肠肿瘤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胃肠肿瘤 综述 手术前护理 预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通过系统回顾和分析国内外对胃肠肿瘤手术预康复的相关文献及指南,分别对胃肠肿瘤择期手术前患者运动、营养、心理三预康复的具体实施内容和评估方法进行梳理,发现目前仍存在的不能标准化的内容,为以后的循证提供基础,旨在为制订三预康复的护理实践内容提供依据,以期能更好地促进胃肠肿瘤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胃肠肿瘤 综述 手术前护理 预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儿童克罗恩病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瑞金医院儿科、上海瑞金医院北院区儿科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接受IFX治疗的86例克罗恩病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评估IFX疗效,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年龄、临床特征、疾病行为及合并用药等因素对IFX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86例克罗恩病患儿中男50例、女36例,首次IFX治疗年龄为12.0(7.1,13.6)岁,随访时间为94.1(47.8,185.5)周。疗效分析显示,诱导缓解期临床应答率为97%(79/81),缓解率为74%(60/81);维持缓解期临床应答率为75%(51/68),缓解率为68%(46/68)。患儿IFX治疗第34周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5(0,10)比36(26,45)分]、C反应蛋白[3(1,8)比8(3,31)mg/L]、红细胞沉降率[10(6,10)比35(20,50)mm/1 h]、血小板计数[(327±107)×109比(438±159)×109/L]、白蛋白[(37±6)比(30±6)g/L]、血红蛋白[(116±16)比(103±18)g/L]、体重Z值(-0.5±1.2比-1.0±0.9)、贫血比例[29%(20/68)比75%(51/68)]、肛周病变愈合比例(13/21比0)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IFX治疗至34周有25%(17/68)患儿发生继发性失应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DAI>30分与继发性失应答正相关(OR=3.823,95%CI 1.015~15.328,P=0.048),合并硫唑嘌呤有利于IFX持续有效(OR=0.440,95%CI 0.106~1.033,P=0.044)。IFX输液反应发生率为17%(15/86),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为42%(36/86)。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岁是发生输液反应的高危因素(χ²=6.556,P=0.010),合并使用激素(χ²=5.230,P=0.022)可能会增加感染发生。结论IFX对儿童克罗恩病疗效显著且相对安全,减少继发性失应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治疗期间需警惕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 标签: 儿童 Crohn病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洛四症(TOF)外科矫治术后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临床及三维基质标测特征,并分析射频消融术对其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于阜外医院住院的TOF术后室速患者。所有患者在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后,行右心室电压基质标测,其后根据低电压区域进行线性或片状射频消融。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特点、三维电生理基质标测特点、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等。射频消融即刻成功定义为完成线性或均质化消融或术中诱发室速为消融终止且不可再次诱发。术后3、6个月及之后每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终点为心脏性猝死(SCD)及室速复发。结果本研究共入选20例TOF外科术后的室速患者,其中男性14例,年龄(35.8±11.8)岁。心电图发现23种形态的室速,其中19种为右心室流入道出口形态,临床表现以心脏杂音(19例,95%)及晕厥(4例,25%)最常见。20例患者基质标测表现为右心室流出道局域性或弥漫的瘢痕或低电压区。术中诱发室速6例(30%),其中5例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术中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95%(19/20)。随访时间为(31.1±17.7)个月,术后6例(30%)复发室速,其中5例接受再次射频消融,随访期间未再复发室速。结论窦性心律下电压基质标测是TOF术后室速可行的标测方法。线性或片状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对较高。首次射频术后复发率仍偏高,再次手术效果满意。

  • 标签: 心动过速,室性 法洛四联症 大折返 右心室流出道 解剖峡部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症状改善和减少急性加重是其治疗的主要目标。2021年慢阻肺全球倡议提出吸入性LABA/LAMA/ICS三疗法在改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发生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旨在对吸入性三药物治疗慢阻肺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加强对慢阻肺疾病管理的认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