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1例扁平隆起型乙状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ereading tumor,LST)的临床诊治过程,探讨扁平隆起型大肠LST在内镜下可能的漏诊原因,以期提高LST临床检出率;通过文献复习,对LST的内镜诊断、病理类型、临床特征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思考,为今后临床对LST的研究和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乙状结肠肿瘤 结肠镜检查 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联合结肠镜治疗结肠镜下难以切除的良性肿瘤及早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研究方法。患者为男性68岁,1年前曾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pT3N1a。因结肠镜检查提示距肛门40 cm处可见宽基底结节样隆起、大小1.8 cm×1.8 cm,呈浸润样生长,黏膜表面粗糙,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后病变抬举不良,考虑为结肠镜下难以切除性病变,癌变不能除外,病理示管状腺瘤,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于2022年4月11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首先,采用结肠镜定位结肠肿瘤并以纳米碳标记,在机器人下行肿瘤区域肠壁裸化及第一站淋巴结清扫(D1);然后,在机器人手术系统监视下,利用结肠镜自结肠腔内全层切除肿瘤;最后,采用机器人手术系统修复肠壁缺损。结果患者术后6 h饮水,12 h下床活动,24 h内排气并流质饮食,5 d后顺利出院。结论机器人与结肠镜优势互补,进行结肠肿瘤切除安全可行,微创效果明显。

  • 标签: 结肠肿瘤 机器人 结肠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KAI1表达对患者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92例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肿瘤复发组(33例)和未复发组(5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KAI1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KAI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KAI1表达与患者复发时间的关系,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结肠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肿瘤复发组癌组织中KAI1阳性率低于未复发组[39.39%(13/33)比62.71%(3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8,P=0.031)。KAI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最大径均无关(均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高、中分化比低分化:70.3%(26/37)比43.6%(24/55),χ2=6.324,P=0.012;淋巴结转移比未转移:43.2%(19/44)比64.6%(31/48),χ2=4.238,P=0.039]。癌组织中KAI1表达与肿瘤复发时间呈正相关(r=0.845,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及KAI1阴性表达为结肠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36,95% CI 1.598~5.391,P=0.019;HR=1.526,95% CI 1.175~3.029,P=0.037;HR=1.799,95% CI 1.756~5.825,P=0.013)。结论结肠癌组织中KAI1低表达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检测结肠癌组织中KAI1表达对预测患者肿瘤复发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结肠肿瘤 基因,肿瘤抑制 KAI1 复发
  • 作者: 马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楚雄州中医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
  • 简介:目的:观察结直肠肿瘤患者运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文研究病例筛选我医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接收的6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将纳入的病患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与结肠镜联合方案治疗,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均较少,且术后疼痛程度也较轻,两组最终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占据明显优势(P<0.05)。结论:对结直肠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进行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使患者术后身体能够得到尽早恢复。

  • 标签: 结直肠肿瘤;腹腔镜;结肠镜;价值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724,CA724)、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在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诸暨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60例及同期良性结肠息肉患者156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并将160例结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将156例良性结肠息肉患者纳入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上述4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肿瘤标志物单项及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肠癌患者在不同病理分期进行肿瘤标志物水平观察比较。1年后进行随访,对比不同预后情况患者血清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CA199阳性率[85.63%(137/160)]、CEA阳性率[86.88%(139/160)]、CYFRA21-1阳性率[71.88%(115/160)]、CA724阳性率[85.00%(136/160)]及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5.63%(153/1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64、10.28、8.33、9.93、7.27,均P < 0.001);Ⅲ~Ⅳ期结肠癌患者血清CA199[(58.96±13.59)U/mL]、CEA[(38.69±11.84)μg/L]、CYFRA21-1[(14.78±3.68)μg/L]、CA724[(23.68±5.38)U/mL]表达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48.35±9.03)U/mL、(23.96±12.25)μg/L、(9.57±2.53)μg/L、(13.02±4.32)U/mL](t=10.29、12.02、8.47、10.54,均P < 0.001);1年后随访,结肠癌患者复发、转移组的血清CA199[(38.68±3.04)U/mL]、CEA[(17.12±4.96)μg/L]、CYFRA21-1[(8.94±2.32)μg/L]、CA724[(11.22±1.94)U/mL]表达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30.02±2.95)U/mL、(3.75±1.06)μg/L、(3.06±1.15)μg/L、(6.28±1.53)U/mL](t=8.73、11.02、7.72、7.57,均P < 0.001)。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及CYFRA21-1水平可作为诊断及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结肠肿瘤 生物标记,肿瘤 抗原,肿瘤相关,碳水化合物 角蛋白19 癌胚抗原 诊断 预后 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已获得国内大部分外科医生认可,但围绕其实施和应用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和质疑,本研究结合我中心1例高龄结肠癌患者的诊疗流程,总结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无管化技术在高龄结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

  • 标签:
  • 作者: 郑璇 李玉凤 王剑 马一夫 章广玲 刘艳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北省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唐山市慢性病临床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063210;唐山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063001 ,唐山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063001 ,唐山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唐山 063001 ,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215000 ,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北省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唐山市慢性病临床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0632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10a(miR-10a)对肝脏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AFs)的增殖、迁移以及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IL-1)β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同一结肠癌患者癌旁正常肝组织和转移至肝脏的病灶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建立原代人肝正常成纤维细胞(NFs)和原代TAFs。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对NFs和TAFs进行鉴定,并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二者的纯度。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NFs和TAFs中miR-10a的表达水平,并在低表达miR-10a的细胞中过表达miR-10a。随后采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RT-qPCR分别检测miR-10a对该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以及IL-6、IL-8、IL-1β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人细胞角蛋白18(CK-18)在NFs和TAFs中均不表达;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在两细胞中均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NFs中弱表达,在TAFs中强表达。流式细胞术显示NFs与TAFs中α-SMA阳性率为95.0%和95.3%。miR-10a在TAFs的表达水平为NFs的0.65倍(P<0.01)。过表达miR-10a后TAFs在第3、4和5天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同时期的阴性对照组细胞(P<0.05,P<0.05,P<0.01);TAFs的迁移能力在24 h和48 h分别较阴性对照组降低25%和15%(P<0.01,P<0.05),TAFs中IL-6、IL-8、IL-1β的表达水平分别较阴性对照组降低54%、27%和42%(P<0.01,P<0.01,P<0.05)。结论miR-10a在TAFs中呈低表达,miR-10a过表达抑制了TAFs的增殖和迁移,并降低炎性因子IL-6、IL-8、IL-1β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TAFs抑制肝脏形成转移灶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结肠肿瘤 肿瘤转移 成纤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肠肿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HMGB1)的差异表达及预后价值。方法从Oncomine及TCGA数据集中筛选出2 191例结肠肿瘤患者HMGB1基因表达数据及临床病理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结肠癌与腺瘤、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原位癌与浸润癌、黏液性腺癌与其他病理类型结肠癌、以及发生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发生远处转移与无远处转移结肠癌组织中HMGB1基因差异表达情况,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HMGB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和腺瘤组织中均较正常结肠组织高表达(P<0.001),在结肠癌组织中较结肠腺瘤组织中高表达,在左半结肠癌组织中较右半结肠癌高表达(P<0.05),在黏液性腺癌组织中较其他病理类型低表达(P<0.05),在浸润癌组织中较原位癌高表达(P<0.001)。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者较未转移者高表达(P<0.05)。HMGB1基因高表达提示更高的5年生存率(P=0.011),尤其对于女性结肠癌患者(P=0.006)。结论HMGB1基因可作为判断结肠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及预后的标志物。

  • 标签: 结肠肿瘤 HMGB1 Oncomine TCGA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进行热应激处理,观察热应激下CAFs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提取结肠癌组织(取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手术切除的结肠腺癌新鲜组织标本)原代培养的CAFs,收集43 ℃热应激下处理1 h的CAFs上清液作为热应激条件培养基,37 ℃持续恒温的CAFs上清液作为恒温条件培养基,处理人类结肠癌细胞株SW-480(取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外实验室保存细胞株),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热应激条件培养基和恒温条件培养基下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热应激条件培养基和恒温条件培养基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L)-11在条件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热应激条件培养基处理的SW-480细胞的增殖能力强于恒温条件培养基,在72、9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5,P<0.05;t=3.866,P<0.05)。热应激条件培养基处理的SW-480细胞的迁移能力强于恒温条件培养基,热应激组48 h划痕愈合率为(38.9±6.2)%,高于恒温组的(14.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6,P<0.05);Transwell体系共培养,热应激CAFs组48 h迁移结肠癌细胞计数为(173±30)个,高于恒温CAFs组(51±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1,P<0.01)。热应激条件培养基上清中的IL-11相对吸光度值较恒温条件培养基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0,P<0.05)。结论热应激CAFs可增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该过程可能与IL-11的旁分泌调节有关。

  • 标签: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结肠癌 热应激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钛夹用于结直肠癌微创手术术前肿瘤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3日—2019年12月27日,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前肿瘤行单纯结肠镜定位及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者124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对单纯结肠镜定位、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与肿瘤实际位置的一致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例腹腔镜手术中,单纯结肠镜定位与实际肿瘤位置的一致率明显低于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63.6%(21/33)比100.0%(33/33),P<0.05]。89例微创小切口手术中,单纯结肠镜定位与实际肿瘤位置的一致率亦明显低于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71.9%(64/89)比100.0%(89/89),P<0.05]。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肿瘤单纯结肠镜定位与实际肿瘤位置的一致率分别为70.6%(24/34)、72.7%(24/33)、74.4%(32/43),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均为100.0%(34/34,33/33,43/4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肠镜联合钛夹可准确定位结直肠癌的肿瘤部位,可有效用于指导腹腔镜和微创小切口手术的切口选择和穿刺孔位置选择,尤其对于单纯结肠镜难以定位的肿瘤建议采取结肠镜联合钛夹进行定位。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肠镜检查 钛夹 肿瘤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长非编码RNA 00673(LINC0067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手术切除的70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的LINC00673的表达。患者男45例,女25例。年龄(56.4±11.8)岁,中位年龄56岁。实验分为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析LINC0067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RNA干扰技术抑制LINC00673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检测抑制LINC00673表达后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并探讨分子机制。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结果与癌旁正常肠粘膜组织(0.703±0.223)比较,结肠癌组织中LINC00673表达(1.393±0.345)明显增高(t=14.053,P<0.01)。LINC00673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高中分化1.004±0.273,低未分化1.491±0.245)、临床分期(Ⅰ~Ⅱ期1.009±0.274,Ⅲ~Ⅳ期1.608±0.226)、淋巴结转移(阳性1.523±0.265,阴性0.988±0.290)明显相关(t=-6.084,P<0.01;t=-9.730, P<0.01;t=6.060, P<0.01)。结肠癌细胞株LINC0067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肠粘膜细胞株HIEC(F=21.364,P<0.01);抑制LOVO中LINC00673表达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迁移:F=1211.220,P<0.01;侵袭:F=72.672,P<0.01);细胞中EMT相关基因E-Cadherin表达增高,N-Cadherin、Vimentin、MMP-9表达明显降低(F=196.401、147.029、47.231、137.190、551.551、35.646、24.948、17.59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INC00673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抑制LINC00673表达可通过调节EMT分子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EMT。

  • 标签: 结肠癌 长非编码RNA 上皮-间充质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6基因对结肠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购自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分采用随机对照组原则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通过腹腔注射氧化偶氮甲烷(AOM)的方式诱导结肠癌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模型组(10只)和claudin-6组(10只)。其中claudin-6尾静脉注射claudin-6过表达质粒,每周1次,连续4周。模型组注射等量的阴性对照(NC)质粒,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干预后将小鼠拉颈处死取出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癌组织,分别检测瘤体的体积和质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建立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中claudin-6蛋白的表达,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claudin-6 mRNA的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6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结肠癌组织为血管生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评估组间差异,两两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干预后claudin-6组的肿瘤体积和质量分别为(0.63±0.18) cm3和(0.57±0.15) g,均显著降低并低于对照组的(1.61±0.29) cm3和(1.46±0.34) g(t=6.754、8.6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模型组结肠癌组织中mRNA(1.98±0.21)和claudin-6蛋白(1.27±0.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68±0.46和3.95±0.31,t=12.357、15.674,P<0.05),claudin-6组的mRNA(3.58±0.32)和claudin-6蛋白(2.46±0.27)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1.98±0.21和1.27±0.17,t=5.647、6.358,P<0.05)。模型组的MVD水平(27.64±5.32)显著高于对照组(7.43±1.74,t=4.847,P<0.05),claudin-6组MVD水平(16.99±4.14)显著高于对照组(7.43±1.74,t=8.47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表达claudin-6具有抑制结肠癌生长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提示claudin-6在结肠癌中的抑癌作用。

  • 标签: 结肠癌 紧密连接 紧密连接蛋白-6 微血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有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便秘等慢性疾病。主因腹胀、上腹部不适3个月,加重伴腹痛3 d入院。3个月前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黑变病,未行治疗。入院后腹部CT检查提示结肠气囊肿综合征,予甲硝唑、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同时予高压氧治疗,5 d后腹痛消失,10 d后复查腹部CT示原结肠周围多发气体和部分肠壁气体密度影消失。结肠气囊肿是一种预后良好的少见疾病,结肠黑变病合并结肠气囊肿临床罕见。结肠黑变病可引起肠道蠕动减少、肠壁菲薄、肠道压力升高,可能是结肠气囊肿的诱因之一。

  • 标签: 气腹 结肠黑病变 结肠炎囊肿 高压氧
  • 简介:摘要腹膜肿瘤发病率高、预后差,源于胃癌、结直肠癌和阑尾黏液瘤等的继发性腹膜肿瘤临床常见,患者数量多、治疗难、疗效差。传统观点认为,腹膜肿瘤属于晚期肿瘤,患者生存期短,仅能维持3~6个月,通常提供姑息性对症治疗。近年来,以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为主的整合治疗策略对防治腹膜肿瘤疗效独特,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腹膜肿瘤》在中国抗癌协会的指导下,由腹膜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完成。指南聚焦我国腹膜肿瘤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及国内研究成果,以整合医学理念为引领,强调多学科整合诊治(MDT to HIM),注重“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本指南主要针对胃肠来源的腹膜肿瘤,旨在规范临床诊疗流程、提高整合诊治水平,共同促进我国胃肠腹膜肿瘤的防治工作。

  • 标签: 腹膜肿瘤 胃肠肿瘤 指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精灵在结肠镜检查中对结肠息肉检出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共18 667例,按时间段分为5组:A组3 131例(2016年11月—2017年4月),B组3 703例(2017年5—9月),C组3 134例(2017年10月—2018年2月),D组4 347例(2018年3—7月),E组4 352例(2018年8—12月),进行回顾性分析。A、B、C组单纯行电子结肠镜检查,D、E组应用内镜精灵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各组息肉检出率,大、小息肉检出个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 667例患者中5 770例患者检出息肉,共检出息肉18 797个。A、B、C 3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21.88%(685/3 131)、26.55%(983/3 703)、22.94%(719/3 134),检出小息肉个数占比分别为87.31%(2 161/2 475)、87.70%(2 751/3 137)、84.57%(2 356/2 786),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786,P=0.151; χ2=2.177,P=0.377)。D、E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36.16%(1 572/4 347)、41.61%(1 811/4 352),检出小息肉个数占比分别为90.67%(4 390/4 842)、88.68%(4 928/5 557),2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934,P=0.087; χ2=2.416,P=0.120)。内镜精灵结肠镜检查组(D+E组)与单纯结肠镜检查组(A+B+C组)比较,息肉检出率[38.89%(3 383/8 699)比23.95%(2 387/9 968), χ2=485.668,P<0.001]、小息肉检出个数占比[89.60%(9 318/10 399)比86.54%(7 268/8 398), χ2=29.21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电子结肠镜检查时应用内镜精灵,结肠息肉检出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小息肉检出率显著提高。

  • 标签: 人工智能 结肠镜检查 结肠息肉 计算机视觉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光成像放大内镜(blue-laser imaging magnifying endoscope,BLI-ME)下JNET(Japan NBI Expert Team)分型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效力。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间入院接受蓝光成像放大精查患者的内镜图片,4位高年资内镜医师对上述病变图片进行JNET分型并预测其病理类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读片的诊断效力。结果入选34例患者的40个病变,包括非肿瘤性病变3个、腺瘤20个、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下浅层癌10个、黏膜下深层癌7个。4位医师诊断准确率为75.00%~87.50%,JNET各型准确率为65.38%~95.89%。分别计算JNET各型的诊断效力,灵敏度为60.71%~91.67%,特异度为84.17%~97.73%,阳性预测值为63.46%~95.89%,阴性预测值为88.51%~99.31%;对于表面结构判断的信心为73.08%~100.00%,表面微血管形态信心80.77%~100.00%,总体分型信心67.31%~100.00%。任意两位医师间契合度Kappa值为0.630~0.887,4位医师总体相关系数为0.880。结论基于蓝光成像放大观察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进行JNET分型具有较好的诊断能力。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早期诊断 内窥镜检查 蓝光成像 JNET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肿瘤蛋白翻译控制反义RNA 1(TPT1-AS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胃肠外科进行结肠癌根治术的72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ncRNA TPT1-AS1在结肠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构建lncRNA TPT1-AS1敲低和对照载体(si-TPT1-AS1、si-NC),分别设为敲低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分析实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SW620的增殖、细胞周期阻滞、迁移和侵袭能力。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LncRNATPT1-AS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3.99±0.21比1.78±0.09,t=35.433,P<0.05),且其表达与TNM分期(χ2=9.000,P<0.05)和远处转移(χ2=4.600,P<0.05)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CK-8实验结果显示,敲低TPT1-AS1 48 h(0.47±0.02比0.83±0.05,t=10.543,P<0.05)、72 h后(0.69±0.02比1.23±0.09,t=10.145,P<0.05),SW620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周期分析显示,敲低TPT1-AS1可使G0/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68.47±2.79)%比(44.69±1.26)%,t=14.672,P<0.05],S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22.87±1.96)%比(37.48±1.57)%,t=17.246,P<0.05],G2/M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8.22±0.87)%比(20.78±0.45)%,t=18.77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结果表明,敲低TPT1-AS1可使SW620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87±8)个比(177±10)个,t=15.237,P<0.05],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47±5)个比(122±8)个,t=19.57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ncRNA TPT1-AS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敲低TPT1-AS1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G1/S期转换、迁移和侵袭。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结肠癌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结肠重复畸形是一种极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占整个消化道重复畸形的6%~7%,且绝大多数2岁之前确诊。本文介绍1例17岁结肠重复畸形患者的腹腔镜下诊治过程。

  • 标签: 结肠重复畸形 临床表现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