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归饮子作为经典名方之一,最初记载于《严氏济生方》,主要用于治疗病机为血虚风燥的各种皮肤疾病。本研究通过查阅历代古籍及现代相关文献,从处方源流、药味组成及加减变化、药味剂量及煎服法、方义及功效辨析、药材基原及炮制、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当归饮子进行了文献整理分析和总结。经考证共发掘古代文献80余种,现代文献170篇,认为本方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10味药组成,配伍相对恒定,以水煎内服为主,对以血虚风燥为基本病机的皮肤病症有较广泛的应用,古今变化不大,争议较小,为当归饮子的复方制剂研发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 标签: 中医文献学 经典名方 当归饮子 复方制剂 考证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典型阑尾杯状细胞腺癌(GCA)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诊断的2例阑尾GCA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均以阑尾炎症状、体征为主。光学显微镜下肿瘤由胞质富含黏液的杯状细胞和神经内分泌样细胞呈巢团状或微腺样排列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杯状细胞表达癌胚抗原、CK20、CK7 (1例不表达);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Syn、CD56、CgA。肿瘤细胞MLH1、MSH2、MSH6、PMS2蛋白均阳性,Ki-67阳性指数为1%和10%,β-catenin胞核、p53均阴性。1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到TP53基因缺失。2例均行单纯阑尾切除术,随诊13和17个月无复发。结论阑尾GCA诊断依赖典型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TP53缺失对阑尾GCA发生、发展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腺癌 类癌瘤 诊断,鉴别 免疫表型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不典型T细胞高度增生的原发性耐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伴不典型T细胞高度增生的原发性耐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反复发热、盗汗、皮肤瘙痒,多发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为伴不典型T细胞高度增生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采用一线ABVD方案化疗2个周期,病情进展;二线CHOPE方案化疗1个周期,病情继续进展;常规化疗效果不佳,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免疫治疗短暂缓解后再次进展,最终死亡。结论伴不典型T细胞高度增生的原发性耐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罕见,常规化疗无效,早期易复发进展,原发耐药与预后不良相关,需要探索新药治疗方案。

  • 标签: 霍奇金病 T淋巴细胞 抗药性,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昆布始载于魏《吴普本草》,原名纶布,《名医别录》始以"昆布"为本药正名收载之,一直至今。现今药用昆布,其原植物来源为海带科昆布属植物海带或翅藻科鹅掌菜属植物昆布。早期古本草所载的昆布主产于东海区域、朝鲜一带。今之海带主产于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昆布(鹅掌菜)主产于浙江、福建。昆布除食用外,更多作为药用,药用历史达2 000多年。

  • 标签: 昆布 海带
  • 简介:摘要阿育吠陀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是印度等南亚国家传统医学的主体。印度学界将阿育吠陀按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分为吠陀时代、本集时代、汇编时代、近现代4个不同历史时段。吠陀时代包含阿育吠陀内容的文献有《吠陀本集》《梵书》《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等;在本集时代,《阇罗迦本集》《妙闻本集》《八支心要本集》“三大医典”问世,标志着阿育吠陀已发展为成熟的医学体系;在汇编时代《摩陀婆症候论》《莎朗加达拉本集》《有光》问世,被称为“三小医典”,此时还有大量注释前代经典文献涌现,阿育吠陀不断完善;近现代以来,阿育吠陀经典著作作为文化遗产被整理、编撰和翻译,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虽然中国学者对阿育吠陀的研究日渐增多,但尚缺乏系统地翻译和深入地研究。通过介绍阿育吠陀相关文献,为中国传统医药界开展阿育吠陀文献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阿育吠陀 经典著作 吠陀时代 本集时代 汇编时代 近现代
  • 作者: 马文英 窦红莉 马飞云 牛阳 张昊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银川 750004 宁夏医科大学教育部中医药现代化重点实验室,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银川 750004 宁夏医科大学教育部中医药现代化重点实验室,银川 750004 宁夏医科大学马克思学院,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银川 750004
  • 简介:摘要香药作为香和药的集合名词,早已融入我国文化,其不仅是中古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且在药用及其他领域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龙脑香不仅可作药用,还可作香料熏染,亦有入食、入茶、入酒等多种应用。文章拟对历代本草古籍中记载的龙脑香药用药性、功效及其他应用进行梳理,重点归纳总结其在药用方面的性味、归经、功效、配伍及应用特点,并收录现代药理作用作为补充,以期为龙脑香在药用方面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本草考证 龙脑香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盆指病例报道的文献系统评价,探讨骨盆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系统评价。结果文献系统评价共纳入28篇中英文报道,大多数病例为偶然发现,少数病例可导致与其相关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显示骨盆指大多数为发生于髂骨呈指骨样或肋骨样外观骨性结构,绝大多数表面光整且骨节具有完整的皮髓质结构,在各骨节或骨盆起始部位具有一个或多个假关节结构。结论骨盆指大多无特征临床表现而被偶然发现,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发生于骨盆且具有假关节的指样或肋骨样骨突起。识别这种良性异常并进行鉴别诊断对于避免不必要的临床干预非常重要。

  • 标签: 骨盆指 解剖 磁共振成像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三消论》为刘完素的遗稿,主要探讨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选录了专治消渴的方剂。书中引用文献多来自其本人著作,有部分来自于《内经》等前人著作,当是刘完素在其他著作完成之后又对消渴病进行的思考总结之作。《三消论》最早被附于金代刊行的《儒门事亲》中,朝鲜的《医方类聚》(1445)有引录,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的《儒门事亲》全文录入,此为国内通行本之基础,后被《四库全书》录入。清代末期,周学海将通行本加上按语单独成书,纳入《周氏医学丛书》中,又有单行本刊行。

  • 标签: 《三消论》 刘完素 文献来源 版本
  • 简介:摘要《宋史·方技传》以时间为顺序,采用叙事方式,载录方技人才多以星历占候、律历五行、医学、道术者共42人。其中善医术者25人,其内容丰富,史料详实。本文通过《方技传》医家传记内容,对载录25位不同类别医家的分科、贡献、奖惩等生平史事进行整理探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医家的职业生涯状况,对了解医家在宋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宋史·方技传》 医家 传记
  • 简介:摘要收治并确诊4例经典型半乳糖血症患儿,均表现为低γ-谷氨酰转移酶型胆汁淤积,转氨酶轻度升高且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伴贫血、低蛋白血症及严重低血糖,血乳酸升高。均有凝血异常,2例为急性肝衰竭;3例有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低;1例有白内障;1例有脑白质弥漫性异常。

  • 标签: 半乳糖血症,经典型 胆汁淤积 急性肝衰竭 低血糖症
  • 简介:摘要减重代谢外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经典手术方式。其中,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和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以其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依然作为减重代谢领域的首选术式。同时,新的减重手术方式不断出现,减重代谢外科医师需在充分掌握手术原理、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前提下稳步开展新手术方式的多中心、大样本量临床研究,最终造福患者。

  • 标签: 减重代谢外科 代谢疾病 减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Castleman病的认识。方法对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经淋巴结活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查,并结合患者病史确诊为Castleman病,其中多中心型混合型Castleman病2例,局灶型浆细胞型Castleman病1例。基于不同方案化疗后患者症状均好转,截至2022年年2月仍持续治疗中。结论Castleman病为血液系统罕见病,部分病灶局限的患者可手术治疗,少部分患者需化疗才可缓解,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

  • 标签: Castleman病 药物疗法,联合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北宋苏颂主编的《本草图经》引用孙思邈文献原文18则,涉及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月令》,均为北宋本或更早的版本,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和辑佚价值。《本草图经》所引《备急千金要方》与今传本《备急千金要方》及古本《孙真人千金方》互有异文,这些异文有些是苏颂等人化裁所致,有些则是因为所据版本不同所致,据前者可校正、补充后者。《本草图经》所引《千金翼方》早于今传元大德本《千金翼方》,据前者可以校正后者的错误。孙思邈《千金月令》已佚,朝鲜《医方类聚》收录该书的部分内容,后人据此对该书有所辑佚。《本草图经》所引《千金月令》可用于校正《千金月令》辑佚本的错误,并补其未备。

  • 标签: 苏颂 《本草图经》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千金月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PS13B基因突变所致Cohe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为Cohen综合征遗传咨询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确诊为Cohen综合征的2例患儿(患儿1、2)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病史采集、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Cohen综合征""Cohen syndrome"为关键词,检索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Cohen综合征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1973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征得受试儿家属(父亲、母亲及表叔)知情同意。结果①患儿1病史采集:男性,4岁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小头畸形和身材矮小。相关检查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提示左侧听觉传导通路损伤,双侧听觉反应阈值可疑范围;双眼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正常;头颅MRI平扫提示双侧额部脑外间隙稍增宽;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摄片提示右侧轻度髋发育不良伴右髋关节半脱位可能;腰椎轻度左侧弯,疑为双髋关节不对称所致;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②患儿2病史采集结果:患儿1胞弟,男性,1岁4个月,亦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小头畸形和身材矮小。相关检查结果:双耳ABR正常;VEP检查提示右眼F-VEP P2波潜伏期稍延迟,振幅正常;脑电图正常;头颅MRI平扫未见异常;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摄片、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③患儿1、2遗传性疾病大家系全外显子组检测提示,2例患儿均携带VPS13B基因2个杂合病理性突变,即VPS13B[8q22 NM_017890.4 Intron50 c.9259-1G>C][8q22 NM_017890.4 Exon57 c.11104_11105de1]基因突变,这2个基因突变位点目前均尚未见文献报道。结论Cohen综合征为一种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对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落后、高度近视、弱视和色素性视网膜病变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儿,应考虑到Cohen综合征的可能性,并进行基因检测,以及时确诊Cohen综合征。

  • 标签: Cohen综合征 VPS13B基因 精神发育迟滞 语言发展障碍 基因测定 儿童
  • 作者: 王军 程铭恩 詹志来 张卫 杨洪军 彭华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13
  • 出处:《中华医史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亳州中医药研究所,亳州 236800,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 23001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 23001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中国医学科学院道地药材研究创新单元(2019RU057),北京 100700
  • 简介:摘要地黄是一味常用的大宗药材,历代经典名方中常收录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干熟地黄、生干地黄等多个品种。为理清经典名方中不同地黄炮制品的来源及品种演变关系,本文对历代本草著作进行了梳理。古今地黄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天目地黄R. chingii Li曾作为地方品种。南北朝时期地黄已有栽培,唐宋时期栽培技术成熟;河南怀庆府自明代被认为是地黄的道地产区。《神农本草经》所载"干地黄"包括了今天的生地黄和熟地黄;《名医别录》将"生地黄"和"干地黄"相应分条描述,此时所载的生地黄为今之鲜地黄;宋代《本草图经》将"生地黄"与"熟地黄"相应描述,所载生地黄与今之生地黄相近,生地黄在宋代发生了含义的转变;"熟地黄"在秦汉时期的药方中已有记载,宋代单列并独立描述,明代熟地黄的加工方法多样,近代熟地黄加工方式趋于简化。"生干地黄"与"干熟地黄"在本草中独立成条见于明代本草,分别为今之生地黄和熟地黄,两者名称现今基本不用。通过梳理,为经典名方中地黄类药材的基原及加工提供本草学依据。

  • 标签: 经典名方 地黄 品种 基原 本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内外主动呼吸循环技术的研究现况和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方法在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0年10月11日的中文文献,分析文献的发表年份、地区、机构、作者数、基金支持、研究类型及内容等;在Web of Science的核心合集中进行SCI文献检索,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52篇,2015—2020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刊文数量最多的前6位期刊中,50%为护理核心期刊;文献类型以平行对照试验研究居多(48.08%,25/52)。SCI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有囊性纤维化、胸部物理治疗等。结论近年来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我国的关注度逐渐增加,研究对象由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扩展到外科术后患者群体,但仍缺乏针对该技术的高质量和长期性的研究,今后应充分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交流合作。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 热点分析 可视化分析
  • 简介:地方史志,是全面记载本地区在每个时间阶段在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成果的文献资料。有它特定的写作格式和体式,具有独特性,并且也有严格的选材要求,对后代研究本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等方方面面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文从编纂地方文献史志的目的宗旨出发,提出史志编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编纂 地方文献史志 价值取向 人类文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结肠狭窄可行且实用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例乙状结肠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9个月至2岁1个月。通过Pubmed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及申请文献传递等方式收集并详细分析小儿结肠狭窄并手术治疗的文献资料。本次检索的关键词为结肠狭窄(Colonic stenosis及Colonic stricture)和小儿(Child)。文献的发表时间范围为1968年1月至2018年11月。结果本组中1例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病史,合并回肠末端狭窄。另2例为先天性乙状结肠狭窄,其中1例合并凝血系列异常。3例均导致急性肠梗阻并手术,1例行狭窄结肠切除,端端吻合术;2例行一期狭窄段切除加近端肠造瘘,二期关瘘手术。3例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无并发症。将检索到的文献分为先天性结肠狭窄组及继发性结肠狭窄组。其中,先天性结肠狭窄组共检索到19篇文献22例,行一期狭窄结肠切除并吻合术9例(41%),二期狭窄结肠切除并近端肠造瘘分期手术4例(18%),余者不详。继发性结肠狭窄组检索到31篇文献共180例;以NEC继发结肠狭窄为主要原因,检索到16篇文献共158例。结论小儿结肠狭窄临床罕见,病因分为先天性及继发性,继发原因以NEC为主;临床表现取决于狭窄的严重程度;切除狭窄结肠为主要治疗方式,可行一期端端吻合或肠造瘘分期术,多处肠狭窄多采用分期手术。

  • 标签: 结肠疾病 狭窄 儿童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的2例大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其中1例患者因囊肿破裂出现急腹症就诊,1例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腹腔占位就诊。病例1在术前腹部平扫CT检查考虑阑尾炎伴周围脓肿形成,增强CT检查诊断右下腹占位;病例2在术前腹部增强CT诊断右侧腹腔占位。2例均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大网膜囊肿(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各1例)。大网膜囊肿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外科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Pott膨胀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医务人员对Pott膨胀瘤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16年3月收治的1例巨大Pott膨胀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57岁,因"额部渐增大肿物5年"入院。CT检查示额窦前壁及后壁骨质缺损,额部见约4.0 cm×2.5 cm×2.5 cm大小软组织包块,窦内软组织充填。行鼻外径路及鼻内镜联合路径额部肿物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无临床症状。通过检索共检出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共37篇。结论Pott膨胀瘤最初被描述为头部创伤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额窦炎的并发症中,是额窦炎极为罕见的并发症。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对于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常重要。

  • 标签: 鼻窦炎 pott膨胀瘤 骨髓炎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