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仿浮疗法结合刃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宁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肱骨上髁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研究组接受仿浮疗法结合刃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最后的治疗结局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8%(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40,24.200,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3.62±0.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9±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36.62±2.5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3.22±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1,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上肢功能(DASH)评分[(30.24±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0.25±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5,P<0.001)。结论对肱骨上髁炎患者采取仿浮疗法结合刃疗法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上肢功能以及自我活动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推广价值明显。

  • 标签: 针刺疗法 医学,中国传统 网球肘 肱骨 累积创伤 日常生活活动 关节痛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脐疗法是齐永教授基于对《周易》的研读和理解,通过大量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新型针灸疗法,目前在临床上正逐步被接纳和使用。脐疗法治疗各科疾病疗效均较为显著。单独应用该疗法的临床研究较少,临床上多配合其他疗法如针刺、艾灸、中药等,来达到治愈目的。脐与针刺配合应用,主治疾病种类广泛;与艾灸配合则多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与中药结合则主治内科疾病。有关脐疗法尚缺少系统性研究及统一的疗效标准,且实际操作有一定困难和危险,故而发展受限。而在治未病方面的研究亦较少。今后的研究应在坚持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克服操作困难,开展系统性研究。

  • 标签: 针灸疗法 易医脐针疗法 《周易》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火疗法适应证广泛,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卒中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原发性头痛和三叉神经痛等;皮肤科疾病,如白癜风、带状疱疹等;骨科疾病,如颈椎病、网球肘、关节炎、颈性眩晕、颈性头痛;妇科疾病,如痛经;外科疾病,如静脉曲张、前列腺增生。火疗法临床疗效肯定,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及修复、调节内分泌等多种作用。但多数临床研究存在科研设计方面欠规范,缺少大样本RCT研究,具规格无统一标准,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等,有待完善。

  • 标签: 火针疗法 针灸针具 刺法 临床应用 基础研究 综述
  • 简介:摘要对于慢性顽固性肌肉骨骼疼痛,有效的治疗手段有限。本文根据作者的经验对银质治疗的适用范围与操作技术等存在的问题发表了看法,对指导其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银质针 疼痛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三氧气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推拿疼痛科门诊33例慢性疼痛患者,均采用三氧气疗法治疗,1次/周,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采用数字模拟评分量表(Numberal Rating Scale, 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活动障碍程度,并进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3例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2.0(2.0)分比7.0(3.0)分,P<0.01)],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及其他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值分别为0.005、0.011、0.041、0.02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善(P=0.066)。与治疗前比较,33例患者治疗后功能活动障碍评分均降低[2.0(2.0)分比6.0(4.0)分,P<0.01)],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及其他慢性疼痛患者功能活动障碍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值分别为0.007、0.026、0.039、0.028);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善(P=0.102)。全部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损害。结论三氧气疗法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控制疼痛,改善功能活动障碍,操作应用安全、可靠。

  • 标签: 慢性疼痛 针刺穴位(中医) 注射 臭氧 研究报告
  • 简介:摘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寅教授总结的子宫穴芒透刺疗法结合了子宫穴本身特殊的治疗作用和芒透刺治疗的优势,扩大了治疗范围,具有调理冲任、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升阳举陷等作用。临床中,在子宫穴芒透刺疗法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加减及适宜手法,可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崩漏等,并取得良好疗效。附验案三则进行分析。

  • 标签: 芒针 穴,子宫 透刺 异病同治 中医妇科病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浮疗法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入新乡市中心医院门诊行终止妊娠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浮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非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浮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静息疼痛、活动疼痛及舒适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结果浮组苏醒时,术后10、20 min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浮组静息疼痛、活动疼痛及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浮组恶心、呕吐及头晕等不良反应率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疗法能有效缓解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疼痛,增加舒适度,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标签: 镇痛 流产 浮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治疗对肩关节镜术后患者镇痛消肿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于山东省威海卫人民医院骨科行肩关节镜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肩关节镜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肩关节镜治疗,术后予以温治疗。2组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肿胀情况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时段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法检验。结果(1)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各时段VAS评分均较2组术前降低(F=2.58、8.42,P均<0.05);2组治疗后各时段比较:试验组术后后各时段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5,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试验组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6、1.897、2.526,P均<0.05)。(2)2组患者肘关节外上髁上15 cm处周径变化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术后各时段肘关节外上髁上15 cm周径均较2组术前增大(F=13.25、198.30,P均<0.05),随着术后时间增加周径逐渐变小;2组治疗后各时段比较:试验组术后各时段肘关节外上髁上15 cm处周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4,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试验组术后24 h、48 h、72 h肘关节外上髁上15 cm处周径较对照组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8、1.635、1.825,P均<0.05)。(3)2组患者腋窝处周径变化比较。2组术后各时段腋窝处周径均较2组术前明显增大(F=2.25、212.30,P均<0.05);2组治疗后各时段比较:试验组术后各时段腋窝处周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7,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试验组术后24 h、48 h、72 h腋窝处周径较对照组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17、1.826、1.659,P均<0.05)。结论温疗法可以有效减轻肩关节镜术后的肿胀、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温针疗法 疼痛 肿胀 肩关节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揿疗法对肠镜检查后患者气腹腹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杭州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并行肠镜检查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气腹腹胀改善效果、检查时间、疼痛评分以及检查后6 h、24 h的腹胀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16%(47/51)]明显高于对照组[74.51%(38/51)](χ2=5.71,P < 0.05);观察组的进镜时间[(4.86±1.23)min]及退镜时间[(5.24±1.13)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8.79±1.25)min、(6.97±1.12)min],观察组的疼痛评分[(1.50±0.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30±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00、7.76、9.73,均P < 0.001);检查后6 h、24 h,观察组腹胀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 0.05)。结论揿疗法能有效改善肠镜检查后的气腹腹胀,缩短检查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疼痛测定 医学,中国传统 针刺镇痛 肠胃气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头及镜像疗法,对照组则辅以假头治疗及镜像疗法。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集2组患者偏瘫侧胫前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及伸膝位踝背伸角度;同时采用Fugl-Meyer量表(FMA)下肢部分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并记录患者在水平地面行走10 m所需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胫前肌RMS值、伸膝位踝背伸角度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胫前肌RMS值[(47.66±8.04)μV]、踝背伸角度[(11.05±2.11)°]亦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BBS评分、下肢FMA评分及10 m步行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BBS评分[(41.73±7.84)分]、下肢FMA评分[(25.33±5.07)分]及10 m步行时间[(65.50±8.27)s]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头联合镜像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功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头针 镜像疗法 脑卒中 偏瘫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治疗对肩关节镜术后患者镇痛消肿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于山东省威海卫人民医院骨科行肩关节镜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肩关节镜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肩关节镜治疗,术后予以温治疗。2组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肿胀情况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时段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法检验。结果(1)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各时段VAS评分均较2组术前降低(F=2.58、8.42,P均<0.05);2组治疗后各时段比较:试验组术后后各时段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5,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试验组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6、1.897、2.526,P均<0.05)。(2)2组患者肘关节外上髁上15 cm处周径变化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术后各时段肘关节外上髁上15 cm周径均较2组术前增大(F=13.25、198.30,P均<0.05),随着术后时间增加周径逐渐变小;2组治疗后各时段比较:试验组术后各时段肘关节外上髁上15 cm处周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4,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试验组术后24 h、48 h、72 h肘关节外上髁上15 cm处周径较对照组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8、1.635、1.825,P均<0.05)。(3)2组患者腋窝处周径变化比较。2组术后各时段腋窝处周径均较2组术前明显增大(F=2.25、212.30,P均<0.05);2组治疗后各时段比较:试验组术后各时段腋窝处周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7,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试验组术后24 h、48 h、72 h腋窝处周径较对照组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17、1.826、1.659,P均<0.05)。结论温疗法可以有效减轻肩关节镜术后的肿胀、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温针疗法 疼痛 肿胀 肩关节镜术
  • 简介:摘要头疗法是针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有关其作用原理研究的文献却不足以完全阐明头机理,并指导其发展方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因其独特优势,成为穴位针刺脑部中枢效应机制研究的首选方法。通过阅读分析相关文献及该领域整体研究趋势,发现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头疗法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异性脑区激活、针刺作用机理分析、联合疗法等方面。头选穴所激活的特定脑功能区与其所主疾病息息相关,可通过协同调节多个脑区,改善运动功能与提升认知能力。

  • 标签: 头针 功能磁共振成像 任务态 静息态
  • 简介:摘要《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揭示了人体疾病与时间节律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以“时”为纲领,提出一个昼夜循环共十二时辰,六经各有“当旺之时”。脐十二地支全息进针法是脐治疗中常用的定位进针方法,与时间医学密切相关,临床多用于治疗发作或症状有明显时间规律的慢性疾病,若从“六经病欲解时”入手运用该疗法,则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可获佳效。太阳病欲解时可用麻黄三,少阳病欲解时用青龙三,阳明病欲解时用白虎三,太阴病欲解时用真武三,厥阴病欲解时用厥阴三,少阴病欲解时用少阴三。附鼻鼽、郁证、潮热汗出、干燥综合征、失眠等6个病案并加以分析,介绍“六经病欲解时”临床辨证思路指导下脐十二地支全息进针法的应用。

  • 标签: 《伤寒论》 六经病欲解时 脐针 十二地支全息进针法 中医时间医学 天人相应 临床应用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筋疗法联合高压氧(HBO)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68例军事训练导致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筋疗法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筋疗法联合HBO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采用关节活动度(ROM)无线测试仪测量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肩关节ROM,评定治疗前后ROM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内旋、外旋、外展、后伸、前屈的ROM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疗法联合HBO治疗肩关节损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筋针疗法 高压氧 肩袖损伤 军事训练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质导热疗法对颈椎间盘切除术后轴向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颈椎间盘切除术后出现轴向症状患者25例,采用银质导热治疗,间隔1~2 d治疗1次,3~5次为一个疗程。以疼痛数字等级法(NRS)对治疗前、治疗后1 d、1及3个月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法评价治疗前、治疗后1及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3个月时NRS评分分别为(2.5±1.1)、(2.9±0.9)分,较治疗前(7.8±1.0)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3个月时,在SF-36评分的8个维度中,6个维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个月时,优效5例,良效14例,差效3例,无效3例,优良率76%(19/25例)。结论银质导热疗法能有效治疗颈椎间盘切除术后轴向症状的疼痛,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颈椎骨 手术后 银质针 轴向症状 数字等级评分 简明健康测量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Frenkel训练联合梅花叩刺对小脑性共济失调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小脑卒中共济失调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梅花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每组患者15例。常规康复组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言语疗法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梅花康复组在常规康复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梅花叩刺疗法;综合康复组则在梅花康复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再增加Frenkel疗法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评定量表(FAR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对3组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共济失调严重程度和抑郁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ICARS、FARS、HAMD评分均显著改善,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花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治疗后的ICARS、FARS、HAMD评分与常规康复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康复组治疗后的ICARS、FARS、HAMD评分分别为(27.23±10.31)分、(57.3±6.64)分和(8.57±0.62)分,亦显著优于梅花康复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enkel疗法联合梅花叩刺可显著改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平衡协调功能和抑郁程度。

  • 标签: 小脑性共济失调 平衡协调能力 梅花针 Frenkel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应用自携式电源加热的保暖潜水服,解决潜水员水下低温保暖问题。方法采用防水、保暖和加热综合技术设计电热干式保暖潜水服,潜水服包括防水层、加热保暖层和水下电池组。结果无人实验和人体试验结果表明,潜水服具有水密、3.155克罗(CLO)保暖能力、电加热能力,可保障潜水员在(10±2)℃水温环境下维持体心温度35.8℃以上5 h。结论电热干式保暖潜水服可水下加热保暖,解决高压低水温环境下工作的低温问题,为潜水员提供水下所需热能,使潜水员在水下保持正常体温,有助于提高水下作业能力。

  • 标签: 潜水 低水温 热保护 潜水服 电加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疗法结合通督正脊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抽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温疗法结合通督正脊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6.32%,29/38),P<0.05。治疗后,两组腰腿痛、下肢麻木、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疗法结合通督正脊术治疗LDH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及疼痛程度的同时,有效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温针疗法 通督正脊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刀联合督脉滞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海宁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刀联合督脉滞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压痛积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压痛积分、VAS评分分别为(0.81±0.11)分、(2.36±0.2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1±0.10)分、(3.34±0.19)分(t=24.943、23.146,均P<0.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8.18%(5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的(4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2,P<0.05)。治疗后,两组臀中肌、腰方肌、多裂肌压力疼痛阀值均改善,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3.937、2.963、3.633,均P<0.05)。结论微刀联合督脉滞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腰肌 背部肌肉 疼痛 微针刀 滞针疗法 督脉 电针 视觉模拟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筋运动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僵硬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僵硬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包括局部热敷、经皮神经电刺激及牵伸训练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在关节松动术治疗前辅以筋运动疗法,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肩关节被动活动度(ROM),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肩痛和残疾指数(SPADI)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SPA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ROM[前屈(134.92±19.7)°、外展(132.56±29.35)°、外旋(55.20±18.95)°]、疼痛VAS评分[(1.60±0.58)分]及SPADI评分[(疼痛评分为(20.96±9.81)%,功能障碍评分为(20.43±13.69)%,总分为(20.64±11.08)%]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筋运动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僵硬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疼痛,增加肩关节ROM,改善肩关节功能。

  • 标签: 关节镜 肩关节僵硬 关节松动术 筋针运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