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作者: 杜志成 顾菁 李菁华 林晓 王莹 陈龙 郝元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系,卫生信息研究中心,广东省卫生信息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系,卫生信息研究中心,广东省卫生信息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全球卫生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服务中心,广州 510060
  •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潜伏期等流行病学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分布进行估计。方法收集各省份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发布信息平台的确诊病例暴露与发病信息,利用区间删失数据估计方法,基于Log-normal、Gamma和Weibull分布,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分布进行估计。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确诊病例109例,平均年龄为39.825岁。基于Log-normal分布的潜伏期M=4.938(P25~P75:3.451~7.304)d,Gamma分布的潜伏期M=5.064(P25~P75:3.489~7.301)d,Weibull分布的潜伏期M=5.678(P25~P75:3.653~7.666)d。Gamma分布的对数似然函数值最大。结论COVID-19的潜伏期服从Gamma分布,基于区间删失数据的估计方法可用于传染病潜伏期分布的估计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潜伏期 区间删失数据估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估计北京市流感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对2018-2019年流行季流感流行水平进行分级预警,并对估计阈值的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北京市近5个流感流行季的流感样病例数和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监测数据,采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EM)估计流感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应用交叉验证方法评价MEM与2种监测数据类型估计流行阈值的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为马修相关系数、约登指数、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估计预警2018-2019年流行季的流感样病例数的流行阈值为12 984例、中位强度阈值为22 503例、高强度阈值为37 589例、超高强度阈值为47 157例,评价流行阈值的指标马修相关系数为62%、约登指数为60%、灵敏度为69%、特异度为91%。应用ILI%监测数据,估计预警2018-2019年流行季流感流行阈值、中位强度阈值、高强度阈值及超高强度阈值分别为1.66%、2.46%、3.84%和4.66%,评价流行阈值的指标马修相关系数为59%、约登指数为54%、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94%。结论MEM对预警流感流行有较好特异性,准确性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法可在北京市流感分级预警中进行实际应用。应用流感样病例数监测资料预警效果略优于ILI%。

  • 标签: 流感 阈值 强度 移动流行区间法 交叉验证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地铁工程涉及范围较广、建设周期长,且施工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整体施工难度较大。在地铁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施工方法。然而,在盾构法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产生一定风险。为保证盾构法顺利实施,且发挥成效,就必须加强相关风险管理。基于此,本文对地铁区间盾构施工技术进行了综合性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地铁区间 盾构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肺曲霉病发病隐蔽易被其基础疾病掩盖不易诊断,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高。指南建议将曲霉IgG抗体检测作为诊断慢性肺曲霉病的关键指标。但是目前大多数曲霉IgG抗体临床数据来自欧洲国家,中国人的曲霉特异性IgG抗体的生物参考区间仍有待确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曲霉IgG抗体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至12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收集血清,采用丹娜曲霉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28-A3c的方法,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本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结果最终纳入291名患者健康个体,中位年龄37岁(19岁~82岁),其中男141名,中位年龄38岁(19岁~82岁),女150名,中位年龄38岁(20岁~78岁)。男性和女性健康成年人血清曲霉IgG抗体水平分别为20.579(43.618) AU/mL 28.387(48.158) 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因此依据男女性别差异分别建立参考区间。最终,曲霉IgG抗体水平参考区间为男性<111.405 AU/mL,女性<181.888 AU/mL。结论根据不同性别初步建立了该实验室血清中曲霉IgG抗体的生物学参考区间,为临床的相关疾病诊断提供了参考标准。

  • 标签: 生物参考区间 曲霉IgG抗体 慢性肺曲霉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受访者驱动抽样(RDS)是一种专门针对隐匿人群的抽样方法,常用于跨性别者、暗娼、MSM等因耻辱感和法律制度的约束难以识别和接触的人群,并逐渐应用于一般人群。随着RDS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发现对RDS样本的社交网络规模赋予权重可以估计总体的情况及人群规模。本文对目前RDS在人群规模估计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RDS的发展及使用该方法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受访者驱动抽样 人群规模 估计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心肌肌钙蛋白的推广和普及过程中,建立参考区间至关重要。然而通过何种恰当的筛选标准选择合适参考人群,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忽视此问题将会导致错误的医疗决策。参考上限取值随检测技术提高而变更。探讨参考人群选择问题在国际尚未达成一致。筛选标准的替代生物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及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的关系。建立心肌肌钙蛋白参考区间还需考量的因素及研究方案。针对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的种族特异性问题,应建立并应用性别和/或年龄特异性参考区间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 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 参考区间 第99百分位参考上限
  • 简介:摘要由于艾滋病的隐匿性、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特殊性、社会歧视的客观存在和艾滋病防控意识的淡薄等,使HIV感染者不易被及时检测和诊断。目前尚无法通过常规监测方法快速、准确地掌握艾滋病流行的整体情况,因此,需要通过估计和预测模型进行测量。在全球艾滋病监测领域,疫情估计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几乎与最早发现艾滋病的时间同步,科学家们便开始了对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模型的研究。本文回顾和梳理全球和我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的发展历程,进一步理解疫情估计工作和方法变迁,为未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疫情估计 回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介绍病例队列研究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风险比(HR)的常用估计方法及其应用。方法首先,介绍病例队列研究设计的基本原理;其次,对Prentice法、Self-Prentice法和Barlow法加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描述和说明;最后,以上海市女性健康队列研究为例,分析全队列数据与病例队列样本中肥胖与肝癌发病的关联,并进一步比较两者在各种模型中参数估计的结果。结果在全队列数据和病例队列样本中,发现肥胖与女性肝癌发病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全队列数据和病例队列样本的回归系数(β)随着协变量调整有所波动,但是两者的HR值较为接近;两者β的标准误存在差异,即病例队列样本β的标准误大于全队列的参数估计值,HR值的95%CI更宽。在加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Prentice法相比Self-Prentice法和Barlow法的β的标准误更接近全队列的参数估计值,HR值的95%CI更靠近全队列的结果。结论病例队列研究设计通过收集和分析子队列成员和发病者的资料,可以获得接近全队列的参数结果,同时能够节约样本量和提高研究效率。此外,在病例队列设计中可以优先选择Prentice法。

  • 标签: 队列研究 病例队列设计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捕获再捕获法作为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在估计人群规模、估计及校正发病率或患病率等研究中广泛应用。本文对经典捕获再捕获法以及方法的改进、在人群规模估计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捕获再捕获法 估计 人群规模
  • 简介:摘要网络规模迭加法是一种在社会网络理论基础上建立的间接估计人群规模的方法,由于不需要接触目标人群,在估计隐藏人群规模时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方法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中,本文从传统的网络规模迭加法及其进展及与新的调查技术结合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网络规模迭加法 人群规模 估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冠心病遗传度。方法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11省、市募集的20 477对≥25岁同性别双生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计算遗传度。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后,冠心病的遗传度为0.75(0.68~0.81)。亚组分析显示≥40岁组和女性人群中,冠心病患病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25~39岁组和男性的患病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结论冠心病患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且遗传度较高。

  • 标签: 冠心病 双生子研究 遗传度
  • 简介:摘要老龄化问题一直被公认为21世纪重大的世界性社会问题之一。目前全球老龄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并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加速,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医学问题,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康复护理的需求。通过回顾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历程,阐述目前老年检验医学发展的不足,并介绍老年人相关参考区间建立的方法。

  • 标签: 检验医学 老年人 参考区间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肠道病毒71型(EV71)中和表位,确定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特定最短氨基酸基序,为合成肽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淘选EV71中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克隆并测序,推导出中和表位的关键序列。合成含有关键序列且N端乙酰化(AC)和C端连接血蓝蛋白(KLH)的系列肽段,免疫小鼠后收集血清,经Western blot、ELISA和中和试验验证肽段的免疫原性以及免疫后血清的中和活性。结果经过3轮淘选和克隆测序后,分析确定关键基序为KQEKDL。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修饰后的含关键基序的系列肽段免疫小鼠获得的血清与EV71和VP1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结合。ELISA结果表明仅含有最短关键基序的合成肽段(AC-KQEKDL-KLH)免疫后血清对其余3条肽段及EV71的反应最强。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肽段免疫后血清的中和效价也最高。结论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成功筛选出EV71中和表位,确定KQEKDL关键基序可能是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特定最短氨基酸序列,为了解免疫应答机制、免疫原性评价及多肽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中和表位 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 基序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核密度估计方法预测妇科肿瘤患者骶尾骨和盆骨骨髓剂量。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治疗的15例妇科肿瘤限制骶尾骨和盆骨骨髓剂量的放疗计划作为机器学习的训练数据,另选取10例该类计划作为模型的验证数据,计算器官内各剂量点与计划靶区边缘的最小有向距离。应用核密度估计方法训练模型,并用均方根差来评估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使用该模型预测实际计划的骶尾骨和盆骨骨髓剂量,对预测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和实际结果进行线性拟合,使用拟合优度R2来评估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在计划要求的DVH参数上,模型预测与验证计划较为接近:盆骨V40Gy差为2.0%,平均剂量差为1.6 Gy,骶尾骨V10Gy差为-0.4%。在非计划要求的DVH参数上,模型预测值除盆骨V10Gy外,其余参数值均明显偏高。在实际病例应用中,模型预测的DVH与最终计划的差异很小,骶尾骨和盆骨骨髓的R2分别为0.988和0.995。结论使用基于核密度估计方法的模型可以较准确预测骶尾骨和盆骨骨髓剂量,通过模型预测剂量也可以作为一种保障计划质量的方法,提高计划的一致性和质量。

  • 标签: 机器学习 核密度估计 剂量预测
  • 简介:摘要超过80%的临床决策会涉及临床实验室化验结果,化验结果的正确解读将直接影响临床诊疗决策,而参考区间(RI)和临床决定值(CDL)是用于支持化验结果解释的重要标准。RI描述了某一化验指标测量值在健康参考人群中的分布,而CDL则涉及特定疾病的诊断,或与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相关。由于临床实践中常常会混淆这两个概念,如错误地将高于RI上限值作为临床决策阈值等,因此有必要澄清RI与CDL的区别。值得注意的是:RI是基于健康人群参考值分布范围建立的,因此化验结果不在RI范围内时,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提示异常,而不一定意味着患病,是否患病或需要临床干预,常常需要额外的医学随访和综合评估。相比之下,CDL则与特定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风险相关,CDL是基于临床患者和疑似患者,对比金标准诊断结果或临床结局建立的,患者化验结果超过CDL阈值时,可以支持诊断或治疗等临床决策的制定。过去20年,国际临床实验室主要关注RI的建立,发布了RI建立与验证的方法学流程,很多国家在此基础上开展多中心研究针对临床常规化验指标建立了RI。如何建立适用的CDL,尚无达成共识的方法学流程,但基于临床结局的真实世界数据挖掘可以推动CDL的制定。本文一方面描述了RI和CDL这两种重要的实验室医学标准的异同,清楚地解释了其定义及制定过程,一方面希望推动我国临床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CDL相关研究。

  • 标签: 参考区间 临床决定值 临床实验室 诊断截点值 危急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现行参考区间(采用2015年卫生行业标准)和原参考区间(采用第三版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360例年龄在20~79岁(其中20~59岁男性90例,20~59岁女性90例,60~79岁男性90例,60~79岁女性9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血标本,测定胱抑素C的浓度,结合Scr浓度,以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判断。通过卡方检验对肌酐新旧参考区间判断的结果与eGFR的符合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360例20~79岁人群中,血清Scr与eGFR结果的总符合率:现行参考区间83.40%,原参考区间77.00%,前者符合率明显高于后者(P=0.03)。其中214例eGFR异常结果符合率:现行参考区间94.86%,原参考区间41.59%,前者符合率明显高于后者(P<0.01);146例eGFR正常结果符合率为:现行参考区间74.66%,原参考区间99.32%,后者符合率明显高于前者(P<0.01)。在20~59岁女性人群、20~59岁男性人群和60~79岁女性人群中显示与上述一致的结果;在60~79岁男性人群中,Scr与eGFR判断结果的总符合率:现行参考区间75.56%,原参考区间88.89%,后者符合率明显高于前者(P=0.01);二者异常结果符合率:现行参考区间57.69%,原参考区间98.08%,后者符合率明显高于前者(P<0.01);二者正常符合率:现行参考区间100%,原参考区间76.32%,前者符合率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现行参考区间对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筛查能力优于原参考区间,更有利于肾功能轻度下降患者的早期识别。但是在60~79岁男性人群中,现行参考区间的准确性和对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筛查能力均差于原参考区间

  • 标签: 血清肌酐 参考区间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2019年安徽省高血压和钠盐摄入监测基线调查数据,估算盐摄入量。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8~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指标检测。通过问卷询问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等信息;通过身体测量获取BMI、腰围和血压值。采集24 h尿液,检测尿钠、尿钾、尿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使用复杂样本基于设计的泰勒级数线性化法估算不同特征居民的盐摄入量,分析盐摄入量与血压值、腰围和BMI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500人,成年居民盐摄入量为9.14 g/d,男性盐摄入量(9.84 g/d)高于女性(8.47 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亚组居民的盐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盐摄入量与SBP、DBP、腰围和BMI均呈正相关(P<0.05)。调整后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盐摄入量仅与BMI呈正相关(β=0.053,95%CI:0.028~0.078,P<0.05)。结论安徽省成年居民膳食的盐摄入量高于WHO的建议,需采取公共卫生措施减少盐的摄入。

  • 标签: 盐摄入量 24 h尿钠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随着艾滋病在世界各国的流行,波及的地域越来越广,人群更多,流行模式更为复杂,对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的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已有的疫情估计中的数理统计模型和计算机软件预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不同的疫情估计方法相互结合、相互印证有利于艾滋病疫情的综合评估。本文对贝叶斯统计在艾滋病疫情估计中的思想、发展、应用以及注意事项展开综述,为贝叶斯统计在艾滋病疫情估计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贝叶斯方法 艾滋病 疫情 估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的院区间转交接记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病房进行院区间转运的患者,分析患者转运质量、患者转运不良事件情况、护士使用满意度。结果共纳入90例患者,转运过程中未发生跌倒、管路滑脱、意外伤害等不良事件;转交接质量总均分为(6.47±0.68)分,转交接质量较好;护士对转运记录单使用满意度得分为(88.12+12.62)分,整体得分较高。结论基于SBAR模式的院区间转交接记录单符合临床情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转交接质量及保证患者转交接安全。

  • 标签: SBAR模式 转运 转交接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