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蚕丝蛋白生物敷料双面种植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就诊白癜风稳定期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5~35岁,平均22.30岁),用ReCell®技术将自体皮肤发疱壁制成表皮细胞混悬液,种植于白癜风患者的移植创面与蚕丝蛋白生物敷料面。结果21例白癜风患者的白斑移植部位,7~10 d皮肤创面愈合,均出现程度不等复色。移植1个月后移植部位变红,有轻微色素沉着,边界消失。移植后1、3、6个月复色率分别为81.82%、87.87%、93.35%。移植后6个月3~4级复色率达87.09%,色素恢复稳定且颜色与正常皮肤接近,未见瘢痕等不良反应。结论用ReCell®技术联合蚕丝蛋白生物敷料双面种植方法治疗白癜风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白癜风 治疗结果 ReCell®技术 生物敷料 双面种植
  • 作者: 叶小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4期
  • 机构: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重庆 400000
  • 简介:什么是生物药物?生物药物是一类有效的抗菌、抗病毒、滴虫原虫、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多种抗生素,它们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但不能用于治疗寄生虫病。

  • 标签: 抗微生物类药物;药物使用
  • 简介:摘要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开展,人工生物心脏瓣膜因其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和较低的凝要求被广泛地应用于老年患者的瓣膜置换上。其最大的缺陷是瓣膜钙化的发生,从而导致瓣膜短期内的衰败,增加了反复手术的概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周期,严重限制了生物心脏瓣膜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前景。本综述回顾了近年来发展的钙化交联方式与具有钙化特性的新型生物瓣膜材料运用,通过优化钙化交联方式,调控瓣膜钙化形成的机制或者寻找具有更优质钙化特性的新型生物瓣膜材料,寻找解决人工生物心脏瓣膜钙化的出路。

  • 标签: 人工心脏瓣膜 生物材料 基因敲除技术 钙化
  • 简介:摘要糖尿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慢性创面(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糖、高氧化应激水平、高炎症水平以及易感染等不利因素使糖尿病致慢性创面难以愈合,甚至进一步恶化。水凝胶材料由于具有含水量高、生物相容性好和理化性能可调控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创面敷料研究中的热点材料。相较于纱布等传统敷料,水凝胶敷料可为创面提供有利于愈合的湿润环境。通过负载活性物质和改变水凝胶组成及结构,水凝胶敷料可被赋予优异的组织黏附、抗菌、抗氧化以及调控炎症因子表达等功能,因此其在创面敷料应用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基于糖尿病致慢性创面微环境和水凝胶材料的特点,总结了近年来用于治疗糖尿病致慢性创面的新型多功能水凝胶敷料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当前水凝胶敷料的不足并提出展望。

  • 标签: 糖尿病足 伤口愈合 水凝胶 炎症 敷料
  • 简介:摘要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DNA病毒,也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诱因。本文通过介绍HPV的分类、结构、生命周期以及HPV免疫逃逸的生物学机制及研究进展,说明HPV如何通过生命周期进行与宿主DNA的整合以及如何实现免疫逃逸的可能机制。最后,介绍目前针对HPV致瘤机制的相应靶向关键分子作为预防性手段的最新研究,对于针对HPV的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殖道微生物菌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抽取郑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患者126例,按照是否感染高危型HPV分为A组52例(高危型HPV感染阳性)与B组74例(高危型HPV感染阴性)。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殖道微生物菌群,对高危型HPV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高危型HPV感染者52例中最多的为HPV16亚型30例(57.69%),其次为HPV18亚型9例(17.31%)。A组乳酸杆菌、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解脲脲原体阳性率均高于B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解脲脲原体、衣原体为高危型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生殖道微生物菌群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其中解脲脲原体、衣原体为高危型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生殖道 菌群失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nRNP E1对HPV16早期基因E2、E6表达的调控及宫颈癌细胞生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实验方法,对HPV16阳性人宫颈鳞癌SiHa细胞株采用hnRNP E1cDNA质粒上调hnRNP E1表达,于上调前、后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HPV16 E2、E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应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采用SPSS 22.0和Graphpad Prism 7.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随着转染时间的增加(24、48、72 h),hnRNP E1过表达组的SiHa细胞活性及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数逐渐减少(P<0.05),而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G2/M期细胞比例及增殖指数降低(P<0.05),晚期凋亡率和细胞总凋亡率逐渐增加(P<0.05)。hnRNP E1过表达组HPV16 E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和空质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PV16 E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SiHa细胞增殖指数下降,而总凋亡率有增加趋势。3组间HPV16 E2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7),HPV16 E2蛋白未被检测到。结论hnRNP E1可抑制HPV16 E6的转录和翻译,进而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促使凋亡,hnRNP E1可作为抑制宫颈癌变的潜在靶标。但本研究未发现hnRNP E1与HPV16 E2在SiHa细胞中的关系。

  • 标签: 宫颈癌 核内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周阻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骨骼肌功能交感的影响。方法将30例未经治疗的中老年男性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组,同时选取3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受试者纳入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进行12周(3次/周)渐进性阻训练。于干预前、后分别利用冷加压实验(CPT)激活受试者交感神经系统,测定其安静及握力运动时前臂血液动力学变化。交感缩血管反应参数用CPT诱导肱动脉电导(FVC)的变化率(%FVC)表示,功能交感参数(即肌肉收缩抑制交感缩血管反应的能力)用握力运动时与安静时交感缩血管反应的差值(△%FVC)表示。结果干预前2组受试者△%FV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为(7.4±8.6)%,对照组为(7.9±11.3)%,P=0.883]。干预后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发现2组受试者△%FVC[高血压组为(17.1±5.8)%,对照组为(16.9±9.7)%]均明显升高(P<0.05),此时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周阻训练能明显改善中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功能交感,同时发现血压升高本身并不能破坏机体功能交感。

  • 标签: 高血压 抗阻训练 血液动力学 交感缩血管反应 功能性抗交感
  • 简介: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及非恶性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而allo-HSCT后常见慢性移植物宿主病(cGVHD)干眼等眼部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角膜穿孔甚至盲。随着allo-HSCT技术不断成熟,移植人数逐渐增多、移植后患者生存时间延长,cGVHD干眼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对其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泪腺、角结膜、睑板腺、泪液及外周血中cGVHD干眼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干眼 生物标志物 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大部分患者的预后较好,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可遗留记忆障碍等后遗症。早期免疫治疗是该病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该病在免疫治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缺乏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因此,找到可以反映病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指导诊疗、评估预后都有较为积极的意义。笔者现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NMDA受体脑炎患者脑脊液中异常升高的生物因子进行回顾性总结,以期筛选出有作为生物标志物潜力的生物因子。

  • 标签: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生物因子 生物标志物 脑脊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暴露于母体自身免疫性抗体(SSA/Ro60、SSA/Ro52和SSB/La)的胎儿心功能和收缩非同步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孕前及中孕期自身免疫性抗体均为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D)孕妇18例(AD组)和正常产检的自身免疫性抗体阴性的健康孕妇34例(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中孕期一般临床资料、胎盘多普勒参数及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参数。2D-STI测量两组胎儿左、右心室的收缩期整体和局部纵向应变以及局部心肌应变达峰时间,胎儿双心室收缩期非同步性参数(2C-DYS,即左室游离壁及右室游离壁的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差)和胎儿单一心室收缩期非同步性参数(1C-DYS,即室间隔与左室游离壁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差)。结果两组间常规超声测量的胎儿左、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D-STI获得的胎儿心肌整体纵向应变及2C-DY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D组胎儿1C-DY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28.50(13.50,39.25)ms比19.50(8.00,29.25)ms,P=0.042]。结论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孕妇的胎儿左室收缩不同步时间延长,提示胎儿心脏传导系统存在亚临床损伤。

  • 标签: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抗SSA抗体 胎儿 心功能 收缩不同步性
  • 作者: 张静 唐达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希望广场院区泌尿外科,大连 116012,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杭州 310003
  • 简介:摘要目前对儿童睾丸功能的评估缺乏有效的评估方法。支持细胞是青春期前睾丸组织最活跃的细胞,自胚胎第6周开始,睾丸支持细胞分泌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 ),在胚胎第十周米勒管完全退化,并在之后的胚胎期和出生后仍维持较高水平,直至青春期AMH水平开始下降,成年男性体内则检测不到。AMH在男性儿童体内的分泌特点,使其可以用来评估青春期前儿童的睾丸功能

  • 标签: 睾丸 抗米勒管激素 功能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防性使用骨质疏松药物对其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衢州市第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碳酸钙D3联合骨化三醇预防性骨质疏松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runnstrom分期评分、上肢Fugl-Meyer(FMA)评分、Wolf运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骨密度(BMD)、骨标志物变化。结果治疗4周、8周、12周,观察组Brunnstrom分期评分分别为(2.97±0.90)分、(3.89±1.04)分、(4.68±1.0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46±0.89)分、(3.13±0.97)分、(4.09±0.97)分(t=2.315、3.070、2.383,均P<0.05);FMA评分分别为(34.28±5.17)分、(49.12±6.24)分、(55.73±6.7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07±5.05)分、(44.78±6.03)分、(50.10±6.71)分(t=3.346、2.873、3.401,均P<0.05);Wolf运动评分分别为(1.83±0.45)分、(2.91±0.64)分、(3.96±0.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49±0.49)分、(2.28±0.57)分、(3.42±0.83)分(t=2.936、4.223、2.519,均P<0.05);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59.12±5.73)分、(71.34±6.03)分、(78.98±6.8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5.14±5.62)分、(65.23±6.19)分、(71.54±6.80)分(t=2.849、4.062、4.415,均P<0.05)。治疗4周、8周、12周,观察组腰椎、髋部B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8周、12周,观察组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分别为(76.02±7.26)μg/L、(58.34±6.45)μg/L、(49.12±5.12)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79.98±7.13)μg/L、(64.48±6.71)μg/L、(54.29±5.15)μg/L(t=2.236、3.790、4.090,均P<0.05);血清骨钙素分别为(3.41±0.53)ng/L、(4.75±0.49)ng/L、(6.09±0.72)ng/L,均高于对照组的(3.02±0.48)ng/L、(4.16±0.47)ng/L、(5.41±0.67)ng/L(t=3.133、4.992、3.972,均P<0.05);25-二羟维生素D3分别为(34.87±5.41)ng/L、(48.71±5.67)ng/L、(72.67±6.95)ng/L,均高于对照组的(30.22±5.30)ng/L、(42.35±5.12)ng/L、(64.62±6.14)ng/L(t=3.527、4.782、4.987,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防性使用骨质疏松药物干预有显著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手部及上肢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及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

  • 标签: 卒中 偏瘫 骨质疏松 康复 药物疗法,联合 碳酸钙D3 骨化三醇 上肢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目前基础治疗可以实现对部分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对于基础治疗无法控制的中重度哮喘,生物治疗是新的治疗选择。其中IgE抗体(奥马珠单抗)是最早上市的用于治疗哮喘的生物制剂,继之有大量靶向不同位点的新型单克隆抗体问世,并用于哮喘治疗。本文就哮喘的免疫机制、分型及生物治疗的发展史进行阐述,同时展望哮喘的生物治疗趋势。

  • 标签: 哮喘 生物制剂 治疗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体敷料联合透明敷料在防治成人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I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试验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成人重症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男39例、女36例,年龄(68.32±17.23)岁,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24.68±7.12)分;试验组男43例、女32例,年龄(69.04±16.39)岁,APACHE II评分(23.73±6.34)分。对照组皮肤清洁后应用液体敷料,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透明敷料,比较两组患者IAD治愈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会阴皮肤评分、愈合时间和皮炎治疗费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试验组IAD治愈率为98.67%(74/75),护理后会阴皮肤评分(4.55±1.35)分,皮炎愈合时间(4.69±1.95)d,治疗相关费用(70.19±28.28)元,对照组IAD治愈率为86.67%(65/75),护理后会阴皮肤评分(5.12±1.21)分,皮炎愈合时间(5.78±2.11)d,治疗相关费用(168.48±68.29)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1.33%(1/75),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5.33%(4/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敷料联合透明敷料在防治成人重症患者0~1级IAD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液体敷料 透明敷料 失禁相关性皮炎 成人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