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作者: 袁全莲,高素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 《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100080
  • 简介:目的:了解海淀区幼儿4-6岁儿童眼保健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幼儿4-6岁儿童眼保健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来海淀区幼儿4-6岁儿童视力检查率波动在99.16%-99.89%之间,呈上升趋势(趋势χ2=238.628,p<0.001)。视力低常患病率波动在5.97%-7.57%之间,整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7.355,p<0.001),2021年达到最高值,2022年降为最低。弱视发生率波动在0.41%-1.29%之间,呈下降趋势(趋势χ2=451.419,p<0.001),视力低常矫治率波动在75.74%-97.63%之间,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087.365,p<0.001);本地儿童视力低常率和视力低常矫治率从数值上看均高于外地户籍儿童,一些年度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开展对幼儿卫生保健人员进行眼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眼保健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用眼习惯,提供良好用眼环境,综合干预会降低视力低常患病率。

  • 标签: 幼儿园儿童眼保健视力低常
  • 简介:摘要眼底病是婴幼儿最主要的致盲眼病,婴幼儿眼底病防治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为了提高临床眼科医师对婴幼儿眼底病的重视和认识程度,本文根据诊疗需求的紧迫性以及现阶段是否具有有效干预措施,将婴幼儿眼底病分为三大类,并对发病特点、防治基本策略、筛查和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要点进行总结。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死亡风险因素。方法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婴幼儿中重度PARDS疗效分析”所建立的临床数据库资料进行二次分析。回顾性病例总结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中国14家三甲医院PICU的101例中重度PARDS婴幼儿的死亡风险因素。根据患儿出PICU时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氧合指数、机械通气等临床资料差异。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氧合指数预测病死率的准确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死亡风险因素。结果101例中重度PARDS婴幼儿中男63例(62.4%)、女38例(37.6%),年龄为(12±8)月龄。死亡组患儿23例,存活组患儿78例。死亡组中合并基础疾病及免疫缺陷患儿比例均高于存活组[52.2%(12/23)比29.5%(23/78),30.4%(7/23)比11.5%(9/78),χ2=4.04、4.76,P=0.045、0.029],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低于存活组[8.7%(2/23)比 41.0%(32/78),χ2=8.31,P=0.004]。年龄、性别、小儿危重症评分、PARDS病因、机械通气模式、72 h内液体平衡情况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PARDS治疗第1~3天氧合指数值均高于存活组[11.9(8.3,17.1)比15.5(11.7,23.0)、10.1(7.6,16.6)比14.8(9.3,26.2)、9.2(6.6,16.6)比 16.7(11.2,31.4),Z=-2.70、-2.52、-3.79,均P<0.05]。死亡组治疗3 d后氧合指数改善程度较存活组更差[0.03(-0.32,0.31)比 0.32(-0.02,0.56),Z=-2.49,P=0.013]。ROC曲线分析示第3天的氧合指数值对中重度婴幼儿PARDS死亡预测的准确度较好(曲线下面积=0.76,标准误=0.05,95%CI 0.65~0.87,P<0.001);当氧合指数取值11.1时,灵敏度78.3%(95%CI 58.1%~90.3%),特异度60.3%(95%CI 49.2%~7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小儿危重病评分和72 h内液体负荷情况后,未使用PS(OR=11.26,95%CI 2.19~57.95,P=0.004)、第3天氧合指数值(OR=7.93,95%CI 1.51~41.69,P=0.014)及免疫缺陷(OR=4.72,95%CI 1.17~19.02,P=0.029)均为PARDS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PARDS婴幼儿病死率较高,合并免疫缺陷、未使用PS、确诊第3天OI值较高均为其死亡风险因素。PARDS确诊第3天氧合指数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死亡。

  • 标签: 医院,儿科 重症监护病房 病死率 呼吸窘迫综合征
  • 作者: 单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9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5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区云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000
  • 简介:目的:探究在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应用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城关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儿童保健的幼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幼儿接受常规的育儿保健护理,观察组幼儿接受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对比两组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幼儿的身高、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幼儿,且观察组幼儿在临床研究阶段常见儿科疾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幼儿,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本研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质量评分专业化的描述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观察组幼儿的该项评分也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应用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能够显著促进其生长发育,降低常见儿科疾病的发病率,因此临床工作中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幼儿生长发育;Gesell发育诊断评分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情况展开研究。首先,对抗生素使用模式进行分析,包括使用频率、常用种类以及使用途径和时机。随后,对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疗效评价方法、抗生素疗效评价以及安全性评估。通过对抗生素使用模式和临床效果的深入探讨,主要目的在于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使用 模式 临床效果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疝钩针法腹腔镜下胃造口术在婴幼儿中的应用经验,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应用疝钩针法腹腔镜下胃造口术的12例婴幼儿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中位年龄为113 d,年龄范围为22~337 d,体重(4 973±1 978) g,收集其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2例婴幼儿手术时间为(58.8±11.7) min,均放置双腔硅胶球囊管;术后开奶时间为(4.0±1.4) d,达到全奶量时间为(12.3±4.0) d。术后随访10~26个月,2例造口周围皮肤出现皮疹,予以药物处理后恢复;1例因造口管松脱出现球囊堵塞幽门造成胃出口梗阻,予以更换纽扣式造口胃饲管后恢复;共6例将双腔硅胶管更换为纽扣式造口胃饲管;8例已拔除胃造口管,术口自行愈合、无需手术关闭;余4例胃造口管均固定良好,可完全依赖胃造口管进行肠内营养,均无胃造口相关并发症。结论疝钩针法腹腔镜下胃造口术在婴幼儿中的应用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瘢痕小,更安全、美观,值得推广。

  • 标签: 胃造口术 腹腔镜 婴幼儿 疝钩针
  • 作者: 冯茂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思南县人民医院,贵州思南565100
  • 简介: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基层医院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学生各30名,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究组学生进行PBL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并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情况及培训效果,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例分析及病历书写。结果:研究组学生培训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基层医院实践教学中效果较为显著且能够很大程度地程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BL;基层医院;实践教学
  • 作者: 孙博,刘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院区,河北沧州 061000
  • 简介: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2 年 3月—2022 年6月 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 56 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PBL 教学模式,对同样内容进行教学。采用调查问卷和技能考核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教学质量。结果:实验组基础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诊疗技能成绩、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腹腔穿刺、胸腔穿刺等急救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模式满意度、激发学习兴趣、建立临床思维、强化急救技能、提高医患沟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 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激发主动学习的能力。

  • 标签: PBL;急诊;护理教学
  • 简介:目的:研究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感染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的60名感染科护理实习生为例,通过对照研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联合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教学效果(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实习生满意度);带教前后的团队凝聚力评分(自律性、乐群性、归属性、价值性)。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实习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前,两组实习生的自律性、乐群性、归属性、价值性评分比较(P>0.5),带教后,观察组的自律性、乐群性、归属性、价值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联合PBL模式进行教学,可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PBL教学模式;感染科;带教效果
  • 简介:摘要基于"雨课堂+BOPPPS"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文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52名学生开设的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为例,阐述了"雨课堂+BOPPPS"教学方式在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采用期末总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学生期末总成绩为(82.7±7.6)分,8名(15.4%)学生成绩优秀(≥90分),52名(100.0%)学生成绩及格(≥60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7名(90.4%)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52名(100.0%)学生前测和后测成绩均及格,49名(94.2%)学生表示其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51名(98.1%)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其学习兴趣,51名(98.1%)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50名(96.2%)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能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雨课堂+BOPPPS"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 标签: 学生,医科 人体解剖学 雨课堂 BOPPPS教学模型
  • 作者: 陆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3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
  • 简介:目的:探究PBL教学法在传染科教学带教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传染科3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研究组采用PBL教学法,对比两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教学质量。结果:研究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教学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染科教学带教使用PBL教学法可从整体上提升带教质量,值得实践。

  • 标签: PBL教学法;传染科;带教;满意度;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对眼科临床教学活动,应用PBL联合CBS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142例,利用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各71例,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常规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临床教学学生,接受PBL联合CBS教学模式方式时,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能力,值得应用。

  • 标签: 眼科临床教学;PBL;CBS教学模式;教学满意度
  • 作者: 李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22
  • 简介:目的:评估心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心内科接收的2019级护理实习生,选择54名用作本项研究的目标,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2组,对照组学生27名,接受传统教学法,另外的观察组学生,同样27名,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展开2组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相比2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要比对照组学生显著较优,(P<0.05)。结论:对于心内科护理教学而言,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的效果最为理想,利于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内科;护理教学;情境模拟教学法
  • 作者: 杨烈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 637300
  • 简介:目的:对消化内科教学采用CLB教学模式,比较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消化内科实习人员共计60名,常规组、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模式、CLB教学模式,比较效果。结果:试验组实习人员中实践技能、观察判断、应变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整体评分优于常规组,两组实习综合能力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试验组实习人员参与意识、操作能力、训练效果及分析能力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教学中采用CLB教学模式,整体效果较好。

  • 标签: CLB教学模式;消化内科;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推理教学方式在医学生妇产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以43名中山大学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19名学生和对照组24名学生,在妇产科学见习教学中分别实施临床推理教学和传统教学。见习结束后,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试验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总体评分高于对照组[(284.89±35.73)分比(264.13±27.12)分],其中寻找真相、分析能力2个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36.26±6.11)分比(32.42±6.11)分,(44.42±5.99)分比(40.54±5.3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出科考试总成绩及病例分析题成绩高于对照组[(91.19±4.04)分比(88.14±3.46)分,(31.84±3.70)分比(28.23±4.2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推理式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寻找真相的欲望,提高学生对临床疾病的分析推理能力。

  • 标签: 妇科学 产科学 临床推理 批判性思维能力 角色扮演 学生,医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病例教学联合思维导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2017级本科生12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60人和对照组64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课上病例教学联合课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通过云班课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7.0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和Welch’s correction t检验。结果试验组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P<0.001)、知识的理解力也优于对照组(P=0.020)。试验组的平均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P=0.036),主要表现为客观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1)及简答和论述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6),名词解释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结论病例教学联合思维导图可显著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 标签: 病例教学 思维导图 病理生理学 教学改革
  • 作者: 刘艳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300
  • 简介:目的:儿科护理教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通过PBL和LBL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方法:选取18年级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每个班20人,实验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根据两班护理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结合LBL教学法,对照组仅采用L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学习效果。结果将两组总分输入统计软件完成计算。结果:发现实验组总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比较两组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搜索、问题解决、学习分享、互动沟通能力的改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PBL结合L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科;护理教学;PBL;LBL;教学法
  • 作者: 何娅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300
  • 简介:目的:探讨结构化情景模拟在心血管医学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教学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50名护生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方法,作为对照组。采用结构化情景模拟方法,将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生的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项目、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72.00%)高于对照组(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结构化场景模拟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加强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能提高其教学满意度,促进师生关系。效果显著,在临床教学设计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结构化场景仿真;心血管医学;护理教学;临床能力
  • 简介:目的: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肩袖损伤的临床教学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某学院参与肩袖损伤临床教学的62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教学方式,研究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实操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学员实操成绩与理论成绩考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员临床思维判断、学习氛围及学习效率、疑难问题的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肩袖损伤的临床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学员学习成绩,并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肩袖损伤;考核成绩;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