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胫肌腱前方联合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pilon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及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37例pilon样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25~65岁[(49.5±9.3)岁]。Klammer Ⅱ型20例,Klammer Ⅲ型17例。均采用后内侧胫肌腱前方联合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骨折复位、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观察随访过程中是否有骨折复位丢失或内固定失效等情况发生。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疼痛及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0个月[(15.6±1.2)个月]。骨折均解剖复位;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胫血管神经束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足趾马缰绳样畸形等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无骨折复位丢失或内固定失效。骨折愈合时间为11~16周[(13.2±1.4)周]。VAS由术前的6~9分[(8.0±0.8)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0~2分[(1.2±0.6)分](P<0.01)。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为80~100分[(89.7±4.6)分],其中优15例,良22例,优良率100%。结论内侧胫肌腱前方联合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Klammer Ⅱ/Ⅲ型pilon样骨折复位满意,术后并发症少,疼痛明显缓解,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肩关节镜结合前方盂肱关节囊松解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16例重度原发性冻结肩患者行关节镜下结合前方盂肱关节囊松解术,男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6岁,左肩4例、右肩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片、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和肩关节MRI检查,全部患者均行关节镜下盂肱关节囊松解术,所有病例均同时行肩峰下滑囊清理术,分别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评分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10~37个月,平均26个月。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平均UCLA评分分别为(10.3±3.2)分、(28.2±3.3)分和(31.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Constant-Murley评分为(38.3±4.2)分、(89.2±4.5)分和(95.2±3.3)分;VAS评分平均为(6.3±1.9)分、(1.3±0.3)分和(1.0±0.2)分(P<0.01)。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关节镜下结合前方盂肱关节囊松解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便于术中操作,可以显著地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关节镜下结合前方盂肱关节囊松解为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提供有效方法。

  • 标签: 冻结肩 双后入路 肩关节镜 松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前内侧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20例三踝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4例;年龄20~70岁,平均49.6岁;均采用后外侧联合前内侧复位内固定治疗外踝、后踝和内踝。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5~115 min,平均88.4 min;术中出血量为50~600 mL,平均120 m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2~5.4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期间无手术切口感染坏死、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87.8±6.4)分]较术前[(32.3±4.9)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54,P<0.001);根据VAS评分:0分1例,1~3分13例,4分6例。结论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前内侧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少、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 标签: 踝损伤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前内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腹膜肿瘤的治疗以根治性切除为主。腹膜解剖位置的特殊性、肿瘤种类的多样性及多脏器累及的复杂性对术者的手术技巧提出了较高要求。良好的暴露是手术顺利切除的关键,术前应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切口及手术。按累及部位,腹膜肿瘤总体上可分5类: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左下腹及盆腔,不同部位的腹膜肿瘤有其特有的手术及技巧,总体上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必要时可采用多种及技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外侧联合内侧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效果,以指导后续改进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侯马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前内外侧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前外侧联合内侧钢板固定治疗。比较手术及恢复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6个月测量并比较膝关节X线结果,术后3个月统计并比较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通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点,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膝关节活动度(ROM)均较术前增加,且随时间的延长呈不断增加趋势,且观察组术后各时点TPA、ROM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联合内侧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效果较好,可加快骨折愈合,缩短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改善TPA与ROM,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更快,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胫骨平台三柱骨折 前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双钢板固定
  • 简介:摘要腰椎后路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和椎体滑脱等腰椎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但术后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手术疗效。文章对腰椎手术后疼痛的特点、对机体的影响以及近年来腰椎手术后常用的镇痛方式和镇痛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后入路腰椎手术 术后镇痛 疼痛治疗
  • 简介:摘要Castleman病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患者男性,23岁,因体检发现腹腔占位2 d入院。增强CT提示肝脏与下腔静脉之间团块状肿物,边界清。为腹膜肿物,并与胰头部、十二指肠等关系密切,术前诊断不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采用"",术中分离肿物与周围脏器,仅行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Castleman病,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髋臼柱骨折导致髋臼顶与主骨失去连接,前后柱内移及旋转,影响正常髋臼的匹配,常需要手术治疗。但髋臼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治疗方法选择是个难点。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例髋臼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单一髂腹股沟柱通道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髂腹股沟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对比评价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与椎体融合术(P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以"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术"和"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anterior to psoas""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2019年9月国内外已发表关于OLIF与PLIF对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IDH)、腰椎前凸角(LL),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研究共580例患者,其中经OLIF手术276例,经PLIF手术304例。1项随机对照研究,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为低风险;9项病例对照研究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NOS),其中高质量6项、较高质量3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OLIF较PLIF平均手术时间短(WMD=-84.02,95% CI -118.29~-49.74,P<0.01),平均术中出血量少(WMD=-269.12, 95% CI -319.84~-218.41,P<0.01),平均住院时间短(WMD=-3.29, 95% CI -4.70~-1.89, P<0.01),术后IDH恢复更高(WMD=1.11, 95% CI 0.44~1.77,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ODI(WMD=0.16, 95% CI -1.98~2.30, P>0.05)、VAS(WMD=0.02, 95% CI -0.52~0.56, P>0.05)、LL(WMD=0.77, 95% CI -0.40~1.94, 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OR=0.91, 95% CI 0.50~1.64, P>0.05),OLIF和PLI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IF与PLIF应用于椎体间融合术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OLIF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更低,术后IDH恢复更高,有更大优势。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腰椎 斜外侧入路椎体融合术 后入路椎体融合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SuperPATH与传统外侧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07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不同分为2组:SuperPATH54例(SuperPATH组),男20例,女34例;年龄(64.3±9.1)岁;外侧53例(外侧组),男20例,女33例;年龄(62.2±10.6)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假体位置的外展角、外展角安全比例、前倾角、前倾角安全比例、倾角、倾发生率、偏心距差异、下肢长度差异,以及术后1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07例患者术后影像学资料完整并均获得满意随访,时间14~36个月(平均25个月)。SuperPATH组患者假体的倾角13.6°±9.6°和倾发生率18.5%(10/54)均大于外侧组3.0°±1.0°和5.7%(3/53),偏心距差异0.26(0.13,0.49)cm小于外侧组0.38(0.13,0.70)cm,术后1周Harris评分(74.8±7.8)分高于外侧组(72.0±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假体的外展角及其所占安全区比例、前倾角及其所占安全区比例、下肢长度差异、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出现1例脱位,手法复位未再次出现脱位。结论微创SuperPATH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较传统外侧可以获得更好的偏心距,早期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但该安放髋臼假体出现倾比例更高。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假体 疗效比较研究 SuperPATH入路 后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口腔前庭侧腋窝乳晕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经口组)或经侧腋窝乳晕(经腋乳组)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口组48例,经腋乳组52例,均接受单侧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根据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和位置及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3,成功匹配两组患者各31例。经口组男性5例,女性26例,年龄(33.2±7.9)岁(范围:21~53岁);经腋乳组男性4例,女性27例,年龄(34.6±9.2)岁(范围:19~58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与经腋乳组患者相比,经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211.3±57.2)min比(126.2±37.8)min,t=6.915,P<0.01],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5.4±1.0)d比(6.4±1.2)d,t=-3.544,P=0.001],住院时间更短[(6.6±1.2)d比(7.4±1.3)d,t=-2.353,P=0.022],术后美容评分更高[(9.46±0.25)比(9.27±0.26),t=2.925,P=0.005]。两组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经过严格选择的患者中,经口腔前庭的手术效果与经腋乳相似,但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对于美容要求较高的患者,经口腔前庭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机器人 经口腔前庭入路 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术者完成的44例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病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5.9岁(范围:46~81岁)。手术经膀胱前完成24例(前组),经膀胱完成20例(组)。采用t检验、χ²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相关结果及术后尿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Gleason评分均无差异(P值均>0.05)。前组与组的手术时间[(184±43)min比(193±42)min,t=-0.599,P=0.55]、术中出血量[(218±88)ml比(225±115)ml,t=-0.244,P=0.81]、病理学分期(T2/T3期:15/9比12/8,χ²=0.029,P=0.87)、切缘阳性率[29.2%(7/24)比30.0%(6/20),χ²=0.004,P=0.9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不使用成人纸尿裤为判断标准,前组拔尿管即刻及术后3、6、12个月达到尿控的患者分别为1、6、20、23例,组分别为6、11、19、19例,组拔尿管即刻达到尿控的比例高于前组[30.0%(6/20)比4.2%(1/24),P=0.04],两组术后3、6、12个月达到尿控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经膀胱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相较于经膀胱前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加出血量,且可提高术后早期尿控恢复比例。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机器人 后入路 尿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减压手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抽取2010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编号进行分组,编号为偶数者纳入对照组(n=60),编号为奇数者纳入研究组(n=60)。对照组采用后减压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前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3.33%,50/60),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运动评分、触觉评分、椎体高度、Cobb’s角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有51例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较术前提高,对照组有40例患者ASIA分级较术前提高,术后两组ASIA分级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减压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优于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脊髓功能、椎体高度、Cobb’s角的恢复,预后良好。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前入路 后入路 减压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术后患者鼻部症状的临床转归。方法前瞻性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切除术治疗的53例垂体病变患者进入研究。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4个月时采用中文版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SNOT-22)量表评估患者的鼻部症状,术前、术后1周、术后4个月时采用五味试嗅液法评估患者的嗅觉。结果53例垂体病变中垂体腺瘤47例,Rathke囊肿6例;术后常见鼻部症状有鼻腔疼痛、鼻塞、流涕、头昏、嗅觉障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患者SNOT-22量表22个条目总评分、5大条目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周比较,术后1个月时患者SNOT-22量表22个条目总评分、5大条目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4个月间患者SNOT-22量表22个条目总评分、5大条目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4个月时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率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4个月时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术后可发生一定程度的嗅觉障碍,恢复较慢,值得重视。

  • 标签: 经鼻蝶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嗅觉障碍 鼻部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腹腔和经腹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的86例经腹和128例经腹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评价两种方式体位安置用时、护理潜在风险事件、装机前准备时间、医师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两组体位安置用时、护理潜在风险事件发生率、肾热缺血时间、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装机前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经腹膜较经腹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和经腹膜机器人肾部分切除在围术期护理上有共性,也各有其护理特点和关注点。术前应充分评估、了解手术方案,根据手术方案针对性进行体位摆设,做好患者安全监护,术中备物齐全、熟练配合,缩短肾动脉阻断时间,才能保证手术效果。

  • 标签: 手术入路 机器人 泊机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医护配合 手术间布局 体位 无菌屏障 安全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外踝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5例累及外踝后踝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3例,女12例;年龄18~70岁,平均43.1岁;踝关节损伤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外旋型Ⅲ度9例,旋外旋型Ⅳ度11例,旋前外旋型Ⅳ度5例;合并踝关节脱位6例。后踝骨折根据Haraguchi分型全部为Ⅰ型骨折。均采用改良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外踝后踝。观察记录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70 min。21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术后3~5个月均骨性愈合。3例患者出现创口浅表感染,无术后粘连、深部感染,无长屈肌腱挛缩畸形、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不良情况发生。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优13例,良6例,可2例。结论改良外侧可以同一切口解决后踝及外踝骨折,避免剥离长屈肌起点,减少了长屈肌术后粘连,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折 踝关节 骨折固定术,内 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肘前后联合与肘正中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Ⅲb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67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Ⅲb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32例;年龄21~61岁[(38.0±9.4)岁]。31例采用前后联合复位内固定(联合组),36例采用肘正中复位内固定(肘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对疼痛程度和功能恢复进行评估。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8个月[(20.1±4.2)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和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133.6±20.3)ml]、骨折愈合时间[(12.3±1.7)个月]均少于或短于肘组[(144.4±22.1)ml、(13.2±2.0)个月](P<0.05)。联合组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88.7±10.8)°、(111.1±13.9)°、(121.3±14.1)°、(127.1±13.3)°,均高于肘组[(74.5±11.8)°、(97.6±12.6)°、(111.3±13.0)°、(115.2±12.7)°](P<0.05)。联合组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MEPS分别为(31.7±8.6)分、(55.6±9.3)分、(84.6±10.5)分、(85.0±10.3)分,均高于肘组[(27.2±8.2)分、(50.7±8.7)分、(77.4±11.2)分、(80.1±9.4)分](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1),低于肘组的31%(11/36)(P<0.05)。结论肘前后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Ⅲb型骨折与单纯肘正中相比,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可获得较好的肘部功能。

  • 标签: 肘关节 尺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Mimics软件重建距骨突骨折三维模型,结合踝内侧治疗距骨突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5月至2019年2月采用术前Mimics软件重建距骨突骨折三维模型结合踝内侧治疗的7例距骨突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0~70岁,平均39岁。术前常规行CT检查,应用Mimics软件基于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距骨突以明确骨折块大小、数量和移位程度,踝内侧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突骨折。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0~105 min,平均87.1 min。术后早期伤口均愈合良好,无神经、肌腱损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10~16周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未发现断钉、骨不连和畸形愈合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为80~98分,平均87分。结论术前CT影像基于Mimics软件重建距骨突骨折三维模型可精确定位进钉点和进钉方向,用于踝内侧术中有清楚显露、骨折易复位、置钉方便的优势。

  • 标签: 距骨 跗三角骨 骨折 Mimics软件 手术入路
  • 作者: 陆东宁 徐加杰 郭海巍 郑传铭 葛明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杭州 310014 浙江省内分泌腺体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4,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 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杭州 31001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by gasless unilateral axillary approach,ETGUA)应用于侧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匹配研究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21例进行ETGUA的患者,其中8例为侧甲状腺癌根治术,13例为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对侧腺叶切除术(良性)。同时匹配23例行传统颈部切口开放甲状腺手术(conventional open thyroidectomy,CO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8例行侧甲状腺癌根治术,15例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对侧腺叶切除术(良性),记录ETGUA手术过程,并比较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手术安全性、创伤、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的差异。以IBM 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Students t测试和χ2检验分析被用来各自分析持续和分类数据。结果手术时长腔镜组(148.67±57.44)min大于开放组(88.48±42.17)min,术后引流量腔镜组大于开放组[(186.52±83.24)ml vs(128.91±116.04)ml,P=0.010],术中出血量[(41.11±43.20)ml vs(29.44±24.55)ml,P=0.796]、术后住院时间[(4.90±0.94)d vs(4.86±1.06)d,P=0.774]、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在术后1 d、1个月及3个月颈部疼痛评分都优于开放组[(2.33±0.91)vs(3.48±1.12),(1.24±0.44)vs(1.70±0.76),(1 vs 1.17±0.39),P=0.001,P<0.032,P<0.048]。在术后美容满意度上,腔镜组优于开放组(1 vs 2.09±0.67,P<0.001)。结论ETGUA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美容满意度高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腔镜甲状腺手术 腋窝入路 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