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WHO提出"健康老龄化"倡议,并将其定义为发展和维持老年人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发挥的过程。功能发挥与内在能力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其中内在能力是指个体全部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与衰弱和失能不同,内在能力侧重于老年人的功能,是对个体生命轨迹的纵向观察,而非关注某时段个体的健康缺陷。从认知能力、精神心理状态、感觉功能、活力状态、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内在能力评估,是预测老年人健康结局和照护依赖风险的重要途径。通过在社区中筛查出内在能力下降的老年人,并针对该群体及其照护者制定综合的照护方案,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并减轻社会负担。

  • 标签: 内在能力 衰弱 失能 整合照护
  • 简介:摘要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不同内在型的CRS存在差异显著的临床表型、病理特征和治疗预后。基于内在型对CRS进行个体化治疗已取得国内外鼻科专家的共识,但如何根据CRS的内在型进行内镜术式选择目前仍没有结论。本文将通过介绍CRS内在型的分型标准、国人CRS内在型的区域异质性及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重点阐述基于内在型的CRS内镜鼻窦手术策略,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CRS个体化手术治疗的理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并提出内在能力的概念,内在能力作为老年人功能发挥的基础,对维持老年人生活质量及促进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有关内在能力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本文通过对内在能力的概念、内容结构、筛查方法及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展内在能力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内在能力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患者内在能力下降的情况,并探讨内在能力下降对患者1年内跌倒和再入院的影响。方法纳入在浙江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老年患者311例,采集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资料及内在能力资料,包括认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运动(Tinetti-平衡量表和4 m试验)、活力(握力和微型营养评估简表)、感知(自评视力或听力下降)和社会心理(老年人抑郁量表),并随访出院后1年内跌倒和再入院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入院基线内在能力与1年内跌倒和再入院的关系。结果311例老年住院患者存在内在能力下降282例(90.7%)。随访1年有38例老年患者(12.2%)发生跌倒、69例老年患者(22.2%)再次入院。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共病、多重用药、害怕跌倒、跌倒史以及辅具使用等混杂因素影响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衡能力下降是老年患者1年内跌倒的危险因素(OR=3.515,95%CI:1.089~11.346,P=0.036);步速减慢是患者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OR=2.426,95%CI:1.181~4.983,P=0.016)。结论运动能力下降和老年患者1年内跌倒及再入院密切相关,应重视老年患者运动能力的评估和干预。

  • 标签: 内在能力 意外跌倒 再入院
  • 简介:摘要慢性鼻窦炎(CRS)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高达8%,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为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根据组织中不同炎性细胞的浸润和T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状态,CRS存在不同的内在型,具有不同的致病机制、治疗反应和临床预后。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2型炎症和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非2型炎症是国人CRS常见的内在型。本综述主要总结了嗜酸粒细胞和2型炎症、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性指标对CRS临床结局的影响及其预测价值,以推动CRS预后指标的筛选和标准化研究,为临床早期识别预后不良的患者、推进CRS精准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鼻窦炎(CRS)是常见的上呼吸道炎性疾病,患病率高,病理机制复杂,因存在高度异质性,疗效及预后差异明显。CRS内在型是基于其生物标志物及分子机制进行的分型,是认识疾病本质、精确诊断、精准治疗并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文就CRS内在型及相应的精准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CRS临床治疗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内在能力、制定管理策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1—12月对北京市236例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内在能力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世界卫生组织内在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236例社区老年人中,内在能力较好(≥4分)的老年人有132例(55.9%)、内在能力较差(<4分)的老年人有104例(44.1%),总体内在能力平均得分为(3.39±0.95)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2.005、95%CI:1.093~3.676、P=0.025)、年龄(OR=1.727、95%CI:1.043~2.860、P=0.034)、社会参与(OR=0.321、95%CI:0.170~0.604、P<0.001)、休闲娱乐(OR=2.073、95%CI:1.079~3.985、P=0.029)、运动锻炼(OR=2.975、95%CI:1.761~3.784、P=0.039)、睡眠(OR=0.508、95%CI:0.265~0.973、P=0.041)、情绪(OR=0.436、95%CI:0.196~0.970、P=0.042)是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年龄、社会参与、休闲娱乐、运动锻炼、睡眠、情绪是内在能力水平的影响因素,因根据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策略,通过改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维持良好的内在能力,降低重大健康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 标签: 认知 内在能力 营养评价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新辅助治疗作为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远期预后。但不可忽视的是,仍有近一半的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在术后2年内出现复发,成为当前食管癌诊疗的瓶颈,导致5年总体生存率仍不容乐观。因此,了解食管癌复发模式,特别是深究新辅助治疗与单纯手术在复发模式上的异同,解析新辅助治疗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及其局限性,对于制定有效的随访策略和进一步提高疗效非常重要。综合分析当前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新辅助治疗并未改变食管癌患者的复发方式,其以远处转移为主,新辅助治疗的主要效果是降低局部复发率,对于远处转移的控制效果轻微,这可能是新辅助治疗即便显著有效,但患者的远期生存仍旧差强人意的内在机制。

  • 标签: 食管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新辅助治疗 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慢性鼻窦炎(CRS)是上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炎性疾病之一,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包括以糖皮质激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代表的广谱抗炎药物和鼻内镜手术。然而,即使采取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仍有较高比例的患者出现复发。究其原因,可能与CRS复杂的发病机制和高度的异质性有关,且中国人呈现出显著异于西方白种人的免疫病理学特点。因此,对CRS的精准分型是提高其疗效的突破口,而内在型的研究则成为学界研究的前沿。此外,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不断研发,CRS治疗也逐渐步入了生物治疗的时代,这也对CRS的内在型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国内外CRS内在型研究最新进展入手,探讨了内在型同临床疗效之间的联系,以期通过加强国人内在型研究,推动CRS精准诊疗策略的构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内在能力下降与跌倒发生的相关性,为跌倒风险的评估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的125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测量评估老年住院患者内在能力,并回顾其过去1年是否发生跌倒,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内在能力对老年人跌倒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125例老年患者中37例在过去1年内发生过跌倒,跌倒发生率为29.6%(37/125),92.0%(115/125)的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维度的内在能力下降,下降平均得分为[2.2(1.0,3.0)],内在能力下降的维度越多,发生跌倒的风险越大(OR=2.425,95%CI:1.132~4.848,P=0.016),在考虑了人口学因素之后,年龄(OR=1.786,95%CI:1.034~2.023)、内在能力下降(OR=2.425,95%CI:1.132~4.848)是跌倒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内在能力下降和跌倒发生密切相关,内在能力五个维度框架为跌倒风险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内在能力 跌倒
  • 简介:摘要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是一种不同于视锥和视杆细胞的第3类感光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调节生物体昼夜节律、瞳孔对光反应等非图片视觉活动。近期研究揭示ipRGC还与视网膜内多种突触存在相互作用,参与图片视觉,而且与多种临床疾病相关。本文针对ipRGC形态和功能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08-312)

  • 标签: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杆视蛋白 昼夜节律 反射,瞳孔 光信号传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内在控制技术对睡眠障碍艇员睡眠本能重塑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某基地因睡眠障碍就诊潜艇艇员38人,应用心理内在控制技术干预。干预前、后10 d内,采用睡眠日记评估睡眠规律指数(SR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采用脑电生理仪记录干预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失匹配负波(MMN)和P300值。结果干预前后比较,SRI<25患者由12人减少为7人,26≤SRI≤36患者由17人减少为10人,37≤SRI≤46患者由5人增加到8人,SRI>46患者由4人增加到13人。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及日间功能紊乱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潜伏期MMN明显延迟(P<0.01),波幅MMN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潜伏期P300明显延迟(P<0.01),波幅P300明显提高(P<0.01)。结论采用心理内在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潜艇艇员睡眠,显著提高其大脑自动信息加工能力。

  • 标签: 潜艇艇员 心理内在控制技术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内在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探寻和内在型关联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鼻内镜手术的74例CRSwNP患者,其中男41例,女33例,平均年龄40岁;另纳入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基本特征以及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T评分等临床特征。根据鼻息肉组织标本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将CRSwNP患者分为高嗜酸高中性(EoshighNeuhigh)、高嗜酸低中性(EoshighNeulow)、低嗜酸高中性(EoslowNeuhigh)及低嗜酸低中性(EoslowNeulow)4种内在型。采用Bio-Plex悬浮芯片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27个常见的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内在型CRSwNP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以及外周血血清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oshighNeuhigh、EoshighNeulow、EoslowNeuhigh及EoslowNeulow CRSwNP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病程、鼻部症状VAS评分、内镜及CT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oshighNeuhigh以及EoshighNeulow CRSwNP患者的特应性体质比例、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合并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均显著高于EoslowNeuhigh和EoslowNeulow CRSwNP组(P值均<0.05);但EoshighNeuhigh和EoshighNeulow CRSwNP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术前血清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干扰素γ(IFN-γ)]、2型细胞因子(IL-4、IL-5、IL-13)、3型细胞因子(IL-17A)、炎性因子[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织重塑相关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等27个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尽管Eoshigh和Eoslow CRSwNP患者在特应性体质比例、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合并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方面有显著差异,但临床特征、外周血细胞以及炎性介质不能有效区分4种不同内在型的CRSwNP,需进一步寻找客观、方便、可靠、与内在型关联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外周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治疗内在型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与内膜消融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庆海扶医院122例临床确诊并接受FUAS治疗的内在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决定在消融子宫腺肌病病灶时是否同时消融病灶累及的子宫内膜。通过FUAS治疗后影像学检查评价病灶及内膜消融范围,随访记录FUAS治疗后24个月内的痛经、经量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2例患者中,90例选择在消融子宫腺肌病病灶的同时行内膜消融,32例仅消融病灶而内膜未消融。FUAS治疗后,均未发生肠损伤、神经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内膜未消融患者的病灶体积消融率中位数为31.7%,内膜消融患者的病灶体积消融率中位数为6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膜消融患者FUAS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痛经评分均显著低于内膜未消融者(P均<0.01);内膜消融患者FUAS前的经量评分[(3.4±0.9)分]高于内膜未消融者(P<0.01),FUAS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经量评分均下降,但与内膜未消融者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内膜消融患者FUAS治疗后阴道排液(34.4%,31/90)及阴道流血(16.7%,15/9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内膜未消融者(P均<0.01)。结论FUAS可安全有效治疗内在型子宫腺肌病,同时消融子宫腺肌病病灶及病灶累及的子宫内膜,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超声疗法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鼻窦炎(CRS)是涉及多种潜在病理生理机制的异质性炎性疾病,这种病理生理的特征被定义为CRS内在型。清晰地定义CRS内在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精准预测哮喘合并症及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并且为生物制剂的选择和手术方式的优化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策略。近期,随着数字信息化在CRS临床应用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特别是基于全玻片图像扫描的深度学习技术在CRS内在型的精确诊断中展露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括了近期有关国人CRS内在型和人工智能在CRS内在型诊断及治疗策略中的相关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有效改善了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其中,针对存在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棘皮动物微管相关样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ROS1基因重排等的NSCLC患者,疗效尤为显著。对于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患者,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尤为重要。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分子靶向治疗 驱动基因
  • 简介:摘要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广度与数量的爆炸性增长给数据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新时期的数据科学家,企业管理人员,普通职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数据科学,数据处理,数据驱动决策等领域的认识加深将有效地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给企业赢取竞争优势。

  • 标签: 大数据 数据科学 数据驱动决策
  • 简介:摘要慢性病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传统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多"重治疗、轻预防"。本研究将信息管理学科中的大数据应用、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等方法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通过构建包括多源异构的慢性病数据资源库、慢性病健康知识分析平台以及慢性病服务应用平台,实现慢性病数据管理中自我检测数据与医疗机构等来源数据的互联互通,慢性病健康知识的融合与精准推送,以及围绕慢性病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全过程提供的个性化精准服务。2019年8月起采用该管理模式搭建糖尿病大数据平台,至2022年1月,收集来自216万名居民的诊疗及管理数据3.8亿条,数据采集的准确率达97.46%,完整率达96.07%;构建相应知识库和服务平台,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服务,提高了患者和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治疗控制率、科普与传播率。

  • 标签: 信息管理 信息服务 数据驱动 慢性病 精准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受访者驱动抽样(RDS)是一种专门针对隐匿人群的抽样方法,常用于跨性别者、暗娼、MSM等因耻辱感和法律制度的约束难以识别和接触的人群,并逐渐应用于一般人群。随着RDS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发现对RDS样本的社交网络规模赋予权重可以估计总体的情况及人群规模。本文对目前RDS在人群规模估计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RDS的发展及使用该方法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受访者驱动抽样 人群规模 估计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