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正>罚金作为一种刑罚方法,几乎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并且适用范围也有日益扩大的趋势。特别是1950年第一次国际刑法与务会议及1960年第二届联合国防止犯罪与罪犯待遇的会议,把罚金看作是代替短期自由的恰当的制度,从而做出推广罚金的决议后,罚金的广泛适用几乎成了一种世界性倾向。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是否也应适当扩大罚金的适用范围?如何扩大罚金的适用范围?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刑法学界的各位先辈同仁。

  • 标签: 罚金刑 单处罚金 适用范围 犯罪 附加刑 刑罚方法
  • 简介:严而不厉的刑罚结构为当今社会宏观刑罚结构选择的目标和方向,罚金在构建严而不厉的刑罚结构中具有其他刑种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影响罚金的诸要素、扩大罚金的适用范围、罚金与自由的功能替代作用、罚金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析.

  • 标签: 罚金刑 刑罚结构 刑罚目的
  • 简介:观是中国古代主流的刑法观,是传统刑法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古人所谓“制之义”,即指刑事立法的宗旨,属于刑法观的基本范畴,也是慎观与重刑观两种对立的刑法观分歧的焦点之一,对该问题的解读是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慎观的前提和基础。按照慎观的理解,乃“不得已而用之”的“治恶之具”,刑法的直接作用是“禁暴厘乱”;刑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辅政助化”,“明刑弼教”;而终极追求则是“以德去”,“刑期于无”,以达到“刑措不用”的“大治”境界。儒家的“民本”思想、“仁政说”以及人性论是慎观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慎刑观 制刑之义 禁暴厘乱 明刑弼教 刑期于无刑
  • 简介:<正>我国《刑法》第48条、49条规定了罚金的执行制度,即“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只要我们稍加分

  • 标签: 罚金刑 罚金数额 犯罪情节 判处罚金 受刑人 分期
  • 简介:自由的运用政策是一国刑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国刑罚政策轻重的重要标准.本文分析了自由在刑事政策上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借鉴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益法对自由进行分析,认为自由的合理适用应遵循"轻轻重重"两极化的刑罚政策.从这一结论出发,对我国目前的自由政策进行反思,并提出了我国自由政策合理化调整的若干建议.

  • 标签: 自由刑 政策研究 重要组成部分 刑事政策 边际效益 合理适用
  • 简介:<正>罚金是一种财产,它以犯罪人具有缴纳能力为执行的前提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罚金就不能执行。罚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对同样的犯罪人由于贫富的差异在执行中出现不同的两种结果。为了维护罚金的严肃性,法律必须提供变通的解决办法,罚金易科就是主要的解决办法之一。虽然罚金易科问题只是属于罚金执行中的问题,但是,其重要性却足以关系到罚金本身的存亡。因此有必要对罚金易科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罚金刑 短期自由刑 刑罚易科 易科制度 刑罚体系 犯罪人
  • 简介:我国古代的耻辱吴平耻辱,也叫名誉,它是以对受刑人施以耻辱,损其名誉,使其精神上遭受痛苦和折磨为内容的刑罚。耻辱在我国刑罚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刑法学界把耻辱专门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的论著还不多。笔者不揣浅陋,试予初步探讨。一、象...

  • 标签: 耻辱刑 受刑人 我国古代 刑罚 肉刑 法律答问
  • 简介:<正>不定期制度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一八七六年美国纽约州通过的《教养院法》是美国采用不定期制度的最早的法律,之后,它逐渐被其它各州的法律所采用。不定期制度的特征,是法官在判决时,只作罪名的宣告,而剥夺罪犯自由的刑期则由行刑部门在行刑过程中视罪犯接受矫正的实际表现和效果来确定。不定期分为绝对不定期和相对不定期,前者是在宣告中完全不规定服刑期限,后者则是在宣告中只规定刑期的上限或者只规定刑期的下限。目前,大多数实行不定期制度的国家已取消了绝对不定期,而趋

  • 标签: 不定期刑 制度 改造罪犯 十九世纪 刑期 矫正
  • 简介:死刑复核程序作为刑事诉讼的一项特别程序,在保障正确适用死刑,纠正和防止发生失误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这一程序仍然明显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本文就我国目前的立示和司法实践中有关这一程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有益的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列刑复核程序 死刑 人民法院 复核范围
  • 简介:<正>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法律观念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能量。因此,对中国传统的法律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颇有意义。本文拟通过""、"法"、"律"字演变的阐述,来考察先秦人的法律观念及特征。一、""字的产生、演变——""的观念文字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语言是表达思维的最主要形式,不能脱离人的思维。因此,特定文字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能够反映出某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认识。文字的产生遵循着事物、概念、语言、文字四者相递产生的规律、事物在先,然后在人们的思维中产生

  • 标签: 传统法律观念 先秦 法观念 甲骨文 现代化进程 金文
  • 简介:现行的刑事立法忽略了财产的委托执行与民事委托执行的不同点,因此未能建立独立的财产委托执行制度。面对财产委托执行所面临的制度困境和实践困境,需要我们参照民事法律规范中关于民事委托执行的具体规定,建立满足司法实践需要的财产委托执行制度,并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配套制度建设。

  • 标签: 财产刑 委托执行 民事委托执行
  • 简介:我国刑法学界对没收财产的实质内容长期缺乏清晰认识,这源于对其所剥夺的"财产"未能有深入认识。在法律上,财产的本质是财产性权利,财产是物的上位概念。我国刑法规定的没收财产,实质是对犯罪人的私有财产权的剥夺,而非仅仅是对特定之物的剥夺。只有深入了解到这一点,才能理解没收财产超出了刑罚的正当化根基范围,因而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摈弃。

  • 标签: 财产 私有财产权 没收财产刑
  • 简介:在世界各国的刑罚体系中,罚金作为仅次于自由的一种刑罚方法,愈来愈受到各国立法者和执法者的青睐,但由于我国刑法对罚金的规定不够科学和具体,导致在审判实践中出现了适用罚金极少和审判人员难以操作的现象,使得刑法所规定的罚金形同虚设,因此,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积极寻求完善和扩大我国罚金的适用范围的科学性规定已成为当前我国立法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拟就扩大罚金适用范围的数额标准作些粗浅探讨。一、现行刑法及人大单行刑事法规中所规定罚金的适用对象和范围。作为一种刑罚方法,罚金适用于哪些犯罪?我国刑法及全国人大有关单行刑事法规上均

  • 标签: 罚金刑 适用范围 自由刑 数额标准 我国刑法 犯罪分子
  • 简介:刑法中的正当化事由是在不法类型判断基础上的违法性阻却事由,定位明确,判断严谨。民法中的正当化事由往往被混入免责事由之中,定位游离,功能弱化。要对正当化事由进行刑民关系考察,在民法上就必须切割“违法性’’与“过错”。对于“明定’’的正当化事由,在解释论上要尽可能消解民规范冲突以维护其“互通性”。就“续造’’的正当化事由而言,效力局限于其被认定的法领域,并不当然在其他法领域有效。

  • 标签: 正当化事由 刑民关系 明定续造 规范冲突
  • 简介: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属于财产。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后,罚金的适用范围大大地扩大,在刑罚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成为一种仅次于自由的刑罚种类。在司法实践中,罚金被适用的数量和比例也随之大幅度提高,其在惩治犯罪中的作用也日显重要,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惩治犯罪提出的新要求,适应了刑罚发展的世界性的趋势。

  • 标签: 罚金刑 惩治 刑罚 犯罪 数额 财产刑
  • 简介:<正>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对罚金问题尤为关注,多数同志较为一致地认为,我国应高度重视使用罚金,扩大罚金的适用范围。但对于是否将罚金提高为主刑,罚金应扩大至多大范围,存在着不同意见,有很多同志主张将罚金上升为主刑。也有很多同志主张罚金仍应保留为附加刑。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值得商榷。(一)罚金不应再作为附加刑,提高其地位是发展的必然。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罚金为附加刑,可以单处,也可以附加适用。由于人们的刑罚观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仍然是只注重剥夺自由、生命的惩罚而忽视剥夺一定金钱的惩罚,甚至将罚金不看作是刑罚,好似一旦判处了罚金就等于放纵了犯罪

  • 标签: 罚金刑 适用范围 附加刑 我国刑法 主刑 高度重视
  • 简介:从自由和财产的选择这个视角切入,探讨我国现阶段关于刑罚合理适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国的现有国情,定位我国现阶段刑罚的目的;阐述和分析我国刑事司法过程中短期自由适用存在的弊端、财产执行难以到位、贪污贿赂犯罪中国家损失难以弥补等问题;通过运用法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刑罚制度中引入刑罚效益原则,提出法官在对刑事被告适用刑罚时,在不违背立法者刑罚目的的前提下,应当考虑刑罚效益的建议。法官运用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在自由和财产中做出合理的、适当的选择,以实现最大的法益,达到社会主义刑法中刑罚制度运行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加效率的目标。

  • 标签: 刑罚目的 刑罚效益 自由刑 财产刑
  • 简介:民交叉案件的审理顺序并非由、民案件的关联形态决定的,司法解释确立的类型化的思路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加剧了实务中的混乱。妥当的解决方案是在《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中止的规定的框架下,通过精确界定诉讼中止的“必要性”,限制“先后民”的适用范围。在界定“必要性”时,应当着重考虑刑事判决在民事诉讼中的预决力规则,以及、民案件不同的诉讼目的与证据规则,充分尊重民事审判权的独立性与专业性。

  • 标签: 刑民交叉 先刑后民 刑民并行 刑事判决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