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现行法下针对管辖协议和仲裁协议的规制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在存在当事人行为能力瑕疵、意思瑕疵、存在于格式条款中及合同转让时,解释上均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本文先考察二者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性质,进而主张以统一解释的路径对管辖协议和仲裁协议的实质效力问题进行解释,并提出了现行法下妥适的解释方案和相应的完善建议。

  • 标签: 管辖协议 仲裁协议 实质效力判断 统一解释
  • 简介:诉讼要件是法院对实体法律关系进行判决所需的要件。司法解释规定的行政协议的实质性法律构成要件包括以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为目标、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而司法案例倾向于以协议目的作为行政协议的实质性法律构成要件,并且视行政优益权为行政协议的法律构成要件之一。行政协议争议的受案范围原则上属于实体法问题,但存在法院通过价值衡量的方式溯及既往的案例。行政协议争议包括履约争议,行政机关处分行政协议合法性的争议,以及行政机关缔约行为和协议内容合法性的争议。前者当事人适格和诉的利益的判断要适用民事诉讼法理,并采诉讼时效制度;后两者采行政诉讼法理,并实行起诉期限制度。行政机关在行政协议争议诉讼中不享有反诉权。

  • 标签: 行政协议 诉讼要件 受案范围 溯及力 民诉法理
  • 简介:感情是婚姻的基础,当夫妻感情难以维系,离婚也就成为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然而,离婚并不是婚姻关系的简单解除,这其中往往还涉及到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一系列的事项,如果能够通过平等协商、签订离婚协议对上述事项予以明确,写明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无论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最好的保障。

  • 标签: 离婚协议 公证审查 效力 夫妻感情 婚姻关系 权利与义务
  • 简介:我国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加之任何诉讼阶段皆允许当事人因达成和解而撤诉的制度安排为诉外和解协议与一审判决的并存提供了可能。这种并存局面本身并不会阻碍当事人权利的实现,而是经过了审判阶段的潜伏期后,到了执行阶段才会将矛盾凸显出来。2011年最高院通过'吴梅案'确立了'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的指导性规则,意图终结这种'无规则'状态。可惜的是,这种延续了执行和解的解决思路,并没有考虑诉讼外和解与执行和解的区别,也忽略了二审中因达成诉外和解协议对促成一审判决生效的特殊作用力。实际上,对守约人的救济方式因和解协议改变了一审判决的权利义务范围而实际上变得难以简单划一。在改变'吴梅案'某些具体事实之后,该裁判规则的正当性与妥当性也会随之动摇。一刀切地恢复执行一审判决并非总是对守约人'周全'的保护,反而弄巧成拙会为失信人创造获利机会,滋生投机空间。简单来说,在债权人与债务人的这场攻防交战中,没有给债务人配之以盾,而恢复执行也并非总是债权人理想之矛。

  • 标签: 诉讼外和解协议 民事上诉审 效力强化 债务人异议之诉
  • 简介:诉讼外调解协议司法审查实践呈现出过分信任调解的浓烈理想主义色彩,对调解协议效力的普遍认可及对当事人挑战调解协议效力的基本抵触导致司法审查的结果过分地偏离实质正义。因而,对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已普遍遵循的所谓"司法不变更原则"的正当性基础进行证伪是克服当前调解协议司法审查形式化的重要前提。当代中国法院尚未积累足够的经验以确立具体判断标准,从理论上阐释诉讼外调解协议司法审查中的自愿性判断标准可以为其提供重要的审查指引。

  • 标签: 调解协议 司法审查 司法确认 自愿原则 意思自治
  • 简介:离婚协议中的赠与条款应适用何种法律,在我国司法实务中存在一定的争议。司法实务中存在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认为应当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其二认为应当适用《婚姻法》的有关规定。本文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例,分析了离婚协议中的赠与条款的法律性质及法律适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离婚协议 赠与 法律适用
  • 简介:股权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因信息不透明、从业者参差不齐、监管缺失等问题,存在着不小的投资风险。本文以宁波市一起股权众筹案件为例,研究了股权众筹合伙协议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必要建议。

  • 标签: 股权众筹 合伙 法律风险
  • 简介:2016年9月28日,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与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战略合作洽谈会由学院院长关飞主持,学院党委书记杨建军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辽宁省委党校由常务副校长张鹏带队,副校长周永生、佟玉华、校委办公室主任李德武、教务处处长肖春华、科研处处长刘杰斌、研究生部副主任王安庆等出席会议并做了精彩发言。

  • 标签: 管理干部学院 省委党校 战略合作协议 辽宁 中共 司法
  • 简介:7月14日,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与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在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首次建立公证与证券期货纠纷调解对接机制,通过引入和发挥公证的职能作用,保障调解协议效力,专业权威高效地解决证券期货纠纷,更好保护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

  • 标签: 中小投资者 纠纷调解 证券期货 合作协议 服务中心 公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