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限于对手接触印痕中物质转移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检测技术水平,现有处置犯罪现场手接触印痕的方法,忽视了部分有可能成为关键物证的材料,导致犯罪现场关键物证提取率、使用率不高。为了使物证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需要对手接触印痕物质转移特点研究,对手印形态学及遗传学信息进行重新思考和研究,以突破现有技术瓶颈。通过介绍手印中有形物质的接触转移规律特点、常用手印显现方法对转移物质的影响;基于对上述规律及现象认识,面向潜在手印显现及DNA检测,研究技术及方法的有效性,设计最佳技术组合;面向手掌面微生物,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探索建立检测技术方法,实现对手接触痕迹的多角度、多层次信息发掘。

  • 标签: 手印痕 手印显现方法 DNA检测 手掌微生物
  • 简介:“相关海岸”概念的产生离不开海洋划界法律制度的发展。国际法院将“相关海岸”定义为争端各方能够产生重叠海洋权利主张的海岸。识别“相关海岸”的作用是确定争端各方产生重叠海洋权利主张的海域以及构成进行不成比例检验的前提条件。识别“相关海岸”需考虑两个因素,其一为“产生重叠权利”,其二为“忠实于真实的地理情况”。岛屿、海湾构成识别“相关海岸”的特殊情况,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其是否能够被识别为“相关海岸”。

  • 标签: 相关海岸 海洋划界 海洋权利
  • 简介:高校社会问责是公民和社会组织要求、质疑、督促、鞭策高校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各种行动的总和,它具有不同于行政问责的内涵和特征。高校社会问责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即参与决策型、社会评价型和问政追理型,其目的是促使高校权力的运行符合其责任的内在规定性,以更大程度地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构建高校社会问责制,通过社会问责来克服传统行政问责的弊端,应是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本文旨在对高校社会问责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期望对高校社会问责制的构建有所裨益。

  • 标签: 问责 高校社会问责模式 社会参与
  • 简介:目的为喷墨打印机的个体识别提供一种有效特征。方法通过实验考察了46种喷墨打印机,运用薄型碳式复写纸采集喷墨打印机输纸机构中星形轮形成的机械压痕。分析复写纸上星形轮印迹所反映的机器个体特定性,并将这种复写印迹与正常打印件上显现出的成行点状压痕进行比较分析,考察星形轮压痕在普通纸、喷墨纸和照片纸不同打印介质上的反映。结果发现喷墨打印机星形轮压痕具有个体特殊性,对这种特征的利用需考虑墨迹密度、打印介质和显现方法的影响。结论有效显现和综合利用独特星形轮压痕特征可以使喷墨打印机的个体识别成为可能。

  • 标签: 文件检验 喷墨打印机 星形轮压痕特征 个体识别
  • 简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市某派出所辖区内的人口特征变量对社区治安案件发案率的影响性。其中社区人口特征考虑了属地、年龄、收入、学历等属性。分析结果表明,社区治安案件的发案率与社区低保人口、前科人员以及高学历人口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该结论反映出在社区层面上人口的特征变量对治安案件的影响机制与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与犯罪活动关系是不同的,而要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口变量对社区治安案件的解释性,还需要在现有人口特征变量的基础上考虑社区人口的动态特征

  • 标签: 社区治安案件 人口特征 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探析书写节奏在笔迹特征中的表现及实践应用价值,为笔迹鉴定实践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通过分析书写节奏形成原理、书写节奏的表现形式,来发现并识别书写节奏的特点及应用价值。结果在正常书写笔迹同一性检验鉴定,摹仿笔迹检验鉴定及篡改文件检验鉴定中,正确的运用书写节奏特征,为我们更准确的评价笔迹特征的价值提供了支撑。结论正确的认识和运用书写节奏特征,可有助于提高我们在文书司法鉴定工作中的效率和质量。

  • 标签: 书写节奏 表现形式 排他性 实践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建立使用动态比对表检验步态等人像运动特征的具体方法,为人像同一性鉴定中的动态特征比对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从视频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识别判断等流程出发考察现有的步态自动识别方法,并依据人像鉴定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结果动态比对表制作应当依照检材、样本采集、归一化处理和制作、标识与输出等步骤,并考虑步态周期、视频参数等制作细节。结论使用动态比对表对人像运动特征进行考察有助于特征的展示,能够成为鉴定人进行人像鉴定的有效辅助手段。

  • 标签: 动态比对表 人像运动特征 步态识别 人像鉴定
  • 简介:指纹鉴定意见是指纹鉴定人员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并通过一系列的检验获得的,整个指纹鉴定过程是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认知过程。在指纹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辨别现场指印中细节特征点的能力是影响指纹鉴定意见的重要因素,在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照样本指印确认现场指印中的细节特征点则直接决定着鉴定意见。考察指纹鉴定人员在检验现场指印时点取细节特征点的结果,以及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的变动情况,可以分析指纹鉴定人员在不同条件下判断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点的认知变化,有助于判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理解现场指印特征的程度,有助于考察样本指印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点取特征稳定性与指纹鉴定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指纹管理人员评估指纹鉴定人员鉴定能力提供一定帮助。本文重点针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邀请106家鉴定机构对4组指印进行特征点取,使用统计学工具对点取特征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构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与现场指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高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选取特征的稳定较高,且样本指印未对鉴定人员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低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和比对阶段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较差,尤其在高低质量区交界处点取特征的离散程度较高;点取特征变化指数I可有效衡量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指纹管理人员可依据I值变化程度,评估机构或者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进而采取相应培训措施,提高指纹鉴定过程中点取特征的稳定性,确保指纹鉴定质量。

  • 标签: 指纹鉴定 特征变化指数 稳定性 鉴定意见
  • 简介:目的探讨QIAcube工作站在生物接触类检材中的提取效果。方法将90份以脱落细胞粘取膜、实物样本(纱线转移)或棉签擦拭物为载体的生物接触类检材,分别采用QIAcube工作站、EZ1工作站和手工硅珠法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定量并检测15个常染色体基因座的STR分型。结果利用QIAcube工作站提取的生物接触类检材平均检出率达到44.4%,其中脱落细胞粘取膜组检出率为56.7%,实物纱线转移组检出率为46.7%,棉签擦拭物组检出率为30.0%。脱落细胞粘取膜组和实物样本(纱线转移)组均获得较好的STR分型结果,所得DNA浓度均优于棉签擦拭物组样本。QIAcube工作站组平均检出率为44.4%,手工硅珠法组平均检出率为43.2%,而EZ1工作站组平均检出率为26.9%,前两者平均检出率明显高于EZ1工作站组。QIAcube工作站组与硅珠法组所得DNA浓度无显著差异,但均明显高于EZ1工作站组。QIAcube工作站组与硅珠法组检测得到的STR分型RFU值及峰值均衡性均优于EZ1工作站组,尤其是大片段基因在前两组中均能够被完整检测到。结论采用QIAcube工作站提取生物接触类检材检出率高,STR分型结果良好,可应用于法医物证实际案件检验。

  • 标签: 法医遗传学 QIAcube EZ1 硅珠法 生物接触类检材
  • 简介:由于近年来多媒体采集设备和影像处理工具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人们可以轻易对图像和视频进行篡改。利用恶意篡改的图像和视频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件日益增多,判断监控系统拍摄或者网上下载的图像和视频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前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图像取证领域,对视频取证的研究近几年刚刚开始。和图像相比,视频数据量大,数据格式复杂,存储压缩因子高,对取证算法的计算要求高;不过,由于视频在编码方式、时空特性、篡改手段上都有着鲜明的特点,视频取证有更为丰富的研究内容和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利用视频采集和压缩编码过程中的特性,以及篡改手段带来的痕迹,对视频篡改检测方法进行了相关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先前的综述文献大都集中在图像取证领域,只有少数细节涉及到视频取证分析,本文对视频取证技术进行了综述。鉴于某些图像取证技术可用于视频单帧图像取证分析,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图像取证相关技术如相机参数、压缩和物理几何不一致取证等。接着对已经提出的视频取证技术,按照采集、压缩和篡改方式进行分类,对它们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反取证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视频采集过程以及辨识视频采集设备的一些方法。第三部分对因编码参数、编码标准以及压缩次数等视频编码过程的不同而遗留的痕迹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将介绍基于检测视频采集和编码痕迹不一致的取证分析方法,以及揭示篡改遗留痕迹的方法。图像视频压缩检测取证方法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相应反取证方法的研究,因此第五部分对视频反取证方法做了介绍。视频取证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 标签: 视频取证 图像取证 篡改检测 反取证
  • 简介:认知询问技术是一种科学实用的侦查询问手段,这一技术自其产生便受到司法实践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英美法系一些国家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不断修正。其理论基础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编码特性理论与记忆多元视角性理论,主要内容包含四个记忆提取规则和若干辅助技术。近期的研究发现受询问者的视觉图像表征、精神状态、情绪唤醒水平以及询问前不当干预等因素对认知询问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实践应用表明,认知询问技术对于包括成人、儿童以及老人在内不同人群都有良好的记忆提取效果,这一技术从测量学角度讲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但是,从英美法系国家实践应用角度看,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如认知询问技术执行较为困难,并且有些方面仍然存在争议,因而亟待进一步的修正与完善。

  • 标签: 认知询问 理论 实践应用 述评
  • 简介: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在"侦查"一章中设专节规定了"技术侦查措施",从而实现了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定化,并且立法规定通过技术侦查措施取得的材料可以直接作为诉讼证据使用而无须"转化"。一方面,新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作出授权性规定解决了公安、检察机关使用时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新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使用条件、对象以及审批程序、权利救济等基本问题均未作出明确规定,在缺乏必要程序规制的情况下,技术侦查措施的使用必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存在着滥用的巨大风险。为了防止技术侦查措施成为脱缰的野马从而危及个人基本权利,有必要将技术侦查措施分为纯正技术侦查措施和非纯正技术侦查措施。由于纯正技术侦查措施的使用更容易对公民基本权利造成侵害,且侵权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应将其作为规制的重点,主要应从案件范围、使用时间、使用对象、使用期限、决定和执行主体、执行程序、监督措施、权利保障等八个方面进行规制。

  • 标签: 技术侦查 秘密侦查 纯正技术侦查措施 法律规制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精神活性物质在世界范围内日益蔓延,已成为各国公认的世界公害之一。如何精准地检测痕量甚至是超痕量的新型精神活性物质,如何检测存在于复杂基质中的新型精神活性物质,都是极大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的新型精神活性物质检测的文献进行了综述。首先讨论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新型精神活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介绍与这种定性定量技术搭配使用的诸如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电化学增强固相微萃取等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具有高特异性、高速、高选择性等特点,可提供大量待检测精神活性物质的化学信息。此外,本文还综述了三重四级-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石墨印刷电极技术、酶联免疫法等新技术在精神活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以供同行参考。最后提出,在今后一段时期,精神活性物质检测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标准物质的制备及检测方法的开发上。

  • 标签: 毒品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液相色谱-质谱 精神活性物质
  • 简介:引言周强院长指出,加快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进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强大动力,是实现公正司法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现实需要。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司法公开的重要载体,是司法公开的助推器。

  • 标签: 司法公开 科学管理 技术应用 信息化建设 人民群众 审判能力
  • 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技术标准成为通信信息领域技术商业化的主要模式与基础。当技术标准中集成的专利急剧增加,专利挟持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标准化组织将披露作为防止专利挟持的必要措施之一,但因其法律属性的模糊导致该行为带来的纠纷不断。本文拟从特殊作为义务的角度设定该行为的法律属性,试图公平公正地划分公共利益与专利权人利益之间的界限。

  • 标签: 技术标准 专利挟持 披露 作为义务
  • 简介:双方当事人明知所发送的电子信息为商业广告性质.却无视手机用户群体是否同意接收商业广告信息的主观意愿.强行向不特定公众发送商业广告短信息,侵害不特定公众的利益,所发送的短信息应认定为垃圾短信,其签订的相关合同无效,所涉价款属于非法所得,人民法院应予收缴。

  • 标签: 无线网络技术 合同纠纷案 网络服务 无锡市 公司 有限
  • 简介:公司法改革的主题是公正、自治、效率和秩序的平衡.自由(自治)、公正、安全、效率和秩序是法律的基本价值,但往往很难兼得.《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公司法变革》一书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我国公司法改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坚持技术手段和制度设计相结合,将信息技术手段嵌入公司法有关制度中,具体包括对会议通知、公告电子化的认可、股东会议、董事会与监事会会议的电子化,并实现网络虚拟股东大会的入法,以及股东表决权、质询权、提案权、查阅权等权利行使的电子化,以在管制和自治中寻求最佳结合点.

  • 标签: 公司治理 信息技术 管制和自治 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