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英国资产阶级法律史学家梅因曾说,"所有社会进化过程,从来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运动"。在身份社会中,权利和义务分配依据是身份,在契约社会中权利和义务则主要通过契约来设定。现代社会正处于契约社会进化过程之中,尽管自由、平等已成为各国社会主导观念,反特权、反歧视、强调公平成为国家立法基本原则,但身份问题随着社会发展还将长期存在。

  • 标签: 身份犯 危害行为 犯罪主体 梅因 身份问题 社会危害性
  • 简介:我国刑法理论采取广义身份概念。在德日刑法学之中,出现了联系特别义务来限定身份内涵狭义身份概念。广狭义身份概念对立是刑法学日益实质化一个缩影。经探讨可知,以特别义务限定身份狭义身份概念不应当被采纳,联系法益与期待可能性、预防必要性,即违法与可罚责任来实质性地看待身份理论路径是合理身份本质或者是法益侵害事实前提,或者是与期待可能性、预防必要性有关事实前提。这一本质观,能够清晰界定身份概念、身份范围,以及解决身份共犯问题。

  • 标签: 广义 狭义 身份的本质 违法 可罚的责任
  • 简介:她生于1966年3月,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工作之后,仕途也一帆风顺。年纪轻轻便官至处级,还被委派到鹿山学院任一把手,在师生中,她口碑也不错。如果沿着这条正确大道走下去,前景应该是相当光明。可惜是,随着职务升迁,权力扩张,她没有把握住自己,在金钱诱惑下,她迷失了方向,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 标签: 身份认定 院长 受贿 学习成绩 一把手 权力
  • 简介:身份”在刑法中体现,实体层面是公平、正义这一法价值目标的重要载体;实际操作层面影响具体案件定罪量刑。因而古今中外,“身份”问题探讨一直未曾休止,不断出现阶段性研究成果。作为刑法学领域不容忽视热点、难点问题,学界对此著书颇多,研究较为深入。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分析、厘清刑法中身份”概念,以期对刑法具体操作有所助益。

  • 标签: 刑法 身份概念 厘清
  • 简介:身份法是规范身份关系法律规范总和,主要是指婚姻法、收养法或亲属法,而不应包括继承法。自愿、平等和人格独立、保护弱者和儿童最大利益优先,是身份法立法主要原则。自由原则包括选择共同生活方式或者家庭模式自由、身份行为自由。身份法以平等和人格独立为基础,应以维护当事人平等地位和人格独立为目标。身份法制度设计上应有利于对老年人扶养,有利于保护妇女权益,在涉及儿童利益事项上应充分尊重儿童意愿,在各种不同利益冲突时应优先保护儿童最大利益。

  • 标签: 身份法 身份关系 自由原则
  • 简介:“受贿罪共犯否定说”认为无身份者不能构成受贿罪共犯;“全然否定论”主张不仅无身份者不能构成受贿罪共犯而且其不可能构成所有纯正身份共犯。两种否定论都有其各自缺欠和弊端。立足于纯正身份内在规定性以及共犯处罚根据理论,无身份者可以构成纯正身份共犯(教唆犯和帮助犯)。

  • 标签: 无身份者 纯正身份犯 共犯
  • 简介: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商人身份和地位之所以低下,是由于封建社会统治者长期实行抑商政策结果。本文认为,决定古代商人身份和地位因素,虽然不是单一,它可以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法律因素和宗教因素等,但其中经济因素则是最为关键。考察中西社会不同发展史,经济力量在左右商人命运中已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它决定性作用。

  • 标签: 身份与地位 商人身份 中国古代 商品经济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 简介:身份犯之共犯成立要求行为人对身份有认识;身份犯之共犯中可能因行为人对身份认识错误而发生法律错误和事实错误;这种特殊共犯认识错误相对比较复杂,需要结合共犯与身份以及共犯错误等基本刑法原理,对其进行妥当处理。

  • 标签: 身份犯 身份 共同犯罪 认识错误
  • 简介:我国《公证法》明确规定对当事人身份审查是公证机构应当履行义务,但对于公证机构应当如何履行身份审查职责、履行到什么程度算是尽到了身份审查义务则没有明确规定。实务中已出现不少因公证对当事人身份确认有误引发公证书复查和诉讼。对于公证身份审查责任履行界定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现实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对公证当事人实体权益保护,也关系到对公证机构审查过错认定标准问题。

  • 标签: 公证机构 审查责任 《公证法》 当事人 身份确认 标准问题
  • 简介: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此次修法,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安全、依法验证等规范,保护公民权利色彩更加鲜明。但遗憾是,该法名称仍然沿用了居民身份证法,而不是更具现代法律精神公民身份证法。

  • 标签: 居民身份证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法名 立法 现代法律精神 公民权利
  • 简介:<正>一、问题提出我国刑法第382条是有关贪污罪规定,其中第3款规定:"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以共犯论处。"其中"前两款所列人员",也就是国家工作人员。这一款规定是有关共犯与身份规定,也就是一般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一般人成立贪污罪共犯刑法规范。贪污罪被认为是一种真正身份犯。所谓身份犯,在学理上是指在构成要件上,以行为人具有一定身份为必要之犯罪。所谓真正身份犯,系指其身份构成犯罪之

  • 标签: 身份犯 司法适用 国家工作人员 法律拟制 处罚依据 共犯论
  • 简介: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管委会原副主任冯大刚,将受贿所得166万元全部交给情人炒股洗钱,利用赃款炒股净赚百万。冯大刚东窗事发后,情人在逃亡之旅中成功地漂白了身份。在冯大刚锒铛入狱后不久,其情人因涉嫌洗钱罪和伪造身份证罪,2011年12月上旬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33.2万元。

  • 标签: 情人 漂白 贪官 原副主任 有期徒刑 洗钱罪
  • 简介:<正>1.2013年7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5号公布2.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规范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活动,保障电话用户和电信业务经营者合法权益,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促进电信业健康发展,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活动,适用本规定。

  • 标签: 信息登记 电信业务经营 信息保护 信息安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保密管理制度
  • 简介:身份信息犯罪(crimerelatedtopersonalstatusinformation),是近些年在国际刑法领域出现一个新型概念性法律术语。由于这种性质犯罪涉及面甚广,触及到罪种呈多样性,故而,愈来愈引起国际社会和相关部门高度关注,也有越来越多国家通过相应立法对此进行惩治和防范。对于身份信息犯罪,虽然目前在我国刑法中尚未创立这样一个法律名词,

  • 标签: 信息犯罪 犯罪问题 法律术语 国际刑法 国际社会 概念性
  • 简介:《维斯海法》继承了《奥列隆惯例集》传统,在波罗海和北海沿岸广为流行。《维斯海法》原名为《哥得兰海法》,首先成文于1505年,由位于哥本哈根GodfreyofGemen出版社出版。本译文选自《海事黑皮书》第四卷所收录TheLawsofWisbuy,《维斯海法》英文译本首先收录在1705年AGeneralTreatiseoftheDominionoftheSeaandthecompleteofSeaLaws(《海权与海法大全通论》)。《哥得兰海法》,原文共66条,译成英文后共70条。据北欧学者研究,《维斯海法》并不全部源自哥得兰,而是分别源自波罗海地区(前14条,第7条除外)、佛兰芒或者加斯科涅(第15条至第39条)、荷兰(第40条至第66条)。xxvii-xxviii就内容而言,《维斯海法》涵盖船长、船员、船东之间权利义务、海难救助、船舶租用、船舶抵押、船舶碰撞、共同海损、船舶优先权等。《维斯海法》继承了《奥列隆海法》内容,对于调整15世纪北欧海上贸易起到重要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甚至被美国海事判决所援引。

  • 标签: 维斯比 海法 海难救助 引航员 英文译本 海上贸易
  • 简介:人格权与身份权构成人身权体系已成为我国民法定论.人格权与人格有着紧密联系,它由人格直接派生,是民事主体固有的,以人格要素为客体,以维护人格独立为唯一使命的人身权.现代民法上身份内涵也与传统身份内涵有着极大差别,它不再是以支配他人人身为客体权利,而是民事主体基于特定身份,以身份利益为支配客体权利.人格权与身份权在实际运用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 标签: 人身权 人格权 身份权 关系
  • 简介:学界对于"从契约到身份"命题讨论莫衷一是,如果"身份"指的是强势与弱势身份之别,则在现代社会中,"从契约到身份"命题是成立。现实社会中"从契约到身份"运动反映到私法领域,则意味着私法自我矫正进程。在法规范层次上以格式合同为例分析反映了私法依据身份矛盾因素,运用设权法律技术使私法主体法律地位相对平等,进而实现实质性私法自治。在法哲学层次上分析则表明了,私法自我矫正是私法在面临形式理性危机时运用反思理性对社会系统进行重新整合过程。同时,这两个层次分析亦表明,囿于私法主旨,私法中"从契约到身份"自我矫正对现实社会身份矛盾无法做出最充分回应。因此,与私法有着不同主旨和调整模式,并以身份矛盾因素为规范重心、以反思理性为主导社会法便超越了私法自我矫正,对社会现实做出更充分回应。以此观照当代中国法治进程,则可以铺设出法治发展双重轨道:通往成熟契约社会"从身份到契约"之轨与通往正义社会"从契约到身份"之轨,而后者又有两条分轨道,一为私法自我矫正,二为社会法开拓完善。

  • 标签: 从契约到身份 自我矫正 反思理性 格式合同
  • 简介:职务犯罪是一种身份犯罪,它是指具有一定职务的人利用自己身份和职务便利而进行与其职务相关犯罪.混合身份共犯是职务犯罪一种普遍但也是典型共同犯罪形式.对于混合身份共犯应如何定性,在司法实践和学术理论界均存在不同观点和学说.到底如何认定混合身份共犯方显合理,笔者将从一个全新角度在理论上加以探讨.

  • 标签: 中国 刑法 职务犯罪 混合身份共犯 经济犯罪 犯罪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