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参加一个有关检察实务方面的研讨会,与会者不少是在刑事公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检察官。会议期间,检察官们互相交流彼此的庭审检控经验。其中谈到,在某些案件中,检方为争取主动,采用谋略的方式巧妙地运用证据赢得与辩方的辩论,最终取得胜诉。据说,这种做法颇受一些检察官的青睐。但我认为,就诉讼科学和诉讼公正而言,庭审中的公诉检察官,应当树立起博弈对策的诉讼抗辩观,采取讲究规则的博弈式平等对抗而非谋略式技巧取胜。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指在一种非确定性结果的竞争中,其结果不但依赖于自己的选择及机会,而且取决于对方的选择。这样,竞争结果依赖所有

  • 标签: 博奕 对抗关系 检察官 刑事诉讼 辩护律师 被告人
  • 简介:我们所要移植的对抗制已经不是英美国家所独有的审判模式,而是一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或借鉴的有效方式。这为我们在中国移植对抗制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多的技术参考方案,只要对之进行符合国情的改造,扬其长处,补其短处,完全可以在中国移植成功。中国修订刑事诉讼法、改革庭审方式的立法与实践,无论其成功或失败之处,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借鉴和吸收对抗制的合理成份,改良中国的审判方式实际上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诸如“先走后审”、“判者不审”。‘”审者不判”、‘“上批下判”。‘’控审不分”、’‘辩护职能低弱”等一系列弊端,使庭审完全流于形式,被告人和律师不满意,法官和检察官同样也不满意,因而革除流弊,进行

  • 标签: 对抗制 被告人 检察官 过程价值 检察机关 辩诉交易
  • 简介:按份共有人关于共有物管理利用往往订有分管契约(分管协议),无论口头书面,在某共有人将该共有物之份额转让时,都会涉及到原共有人之间的分管协议能否对继受人生效的问题,即分管协议是否具有对抗效力。各国(德、日、瑞、台湾地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在这个问题上的立法例与判例、学说都有不同,而我国《物权法》则语焉不详,有待于法律解释和立法补充,笔者认为应该类推适用租赁契约的物权化从而赋予其对抗效力。与此问题相关的建筑物区分所有中更为普遍的"小区物业规约"之类的分管契约,各国一般都较统一的认为其对继受人有对抗效力。本文还讨论不能达成分管协议时之救济问题,为我国的学说、立法与司法提供了借鉴。

  • 标签: 按份共有 分管契约(分管协议) 对抗效力 小区规约
  • 简介:中共广东省纪委4月11日通报了四起暗访发现的为官不为问题。其中,茂名市白石镇金石村村官账本造假骗取财政拨款,扶贫资金成为一本糊涂账,暗访组在要求打开财政所的电脑查看账目时,白石镇镇委书记林春永授意停电对抗暗访。据悉,林春永已被立案调查,6名失职渎职党员干部受到问责,4名涉嫌违法的村官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 标签: 何来 财政拨款 扶贫资金 司法机关 党员干部 失职渎职
  • 简介:在我国刑事审判的对抗制改革中,对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认识、定位和塑造,是一个十分现实、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对抗制改革中,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处于齐步改、同步变的过程中;改变最大的将是法院和法官,由职权制下的积极主动的审判者角色,转变为消极、中立的仲裁人身份;法院和法官的消极和中立不能或主要不能由法院和法官单方面自觉实现,而是在各方的互动下,客观上趋于消极,走向中立;检察机关和检察官也将减弱其身份在职权制下的职权色彩,发生类似于一方当事人的变化,但是,我国的检察官不应该当事人化.

  • 标签: 时抗制 职权制 司法机关 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 简介:<正>长期以来,英美学者都习惯将"对抗制"(adversarysystem)作为本国诉讼制度的基本特征,并与大陆法系的"纠问制"(inquisitorialsystem)相对应。然而,从上世纪后半期开始,这种对抗制诉讼体制却随着案件管理运动的开展发生了一定变化。在强化法院对案件管理的过程中,英美法官获得了很多有悖于传统

  • 标签: 对抗制 诉讼迟延 管理运动 民事诉讼案件 诉讼体制 证据开示
  • 简介:中国船舶抵押权登记对抗效力问题除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外,还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中关于动产抵押权的相关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司法解释中关于抵押权和抵押登记的规定适用于船舶抵押权时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如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进行修订或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时对船舶抵押权与其他物权冲突时何种权利优先等问题加以规定和完善的相关立法建议。

  • 标签: 船舶抵押权 登记 对抗效力 权利冲突
  • 简介:同处欧洲这一地理板块、共享同一文明、操有共同根源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价值颇为接近、诉讼起源相同的英国和欧洲大陆各国从13世纪开始在刑事诉讼模式上分道扬镳。在欧洲大陆各国纷纷建立纠问式诉讼之时,英国却在保留弹劾式诉讼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抗式诉讼模式。英国是如何排除影响、独树一帜的呢?笔者从历史进程角度,追溯了英国刑事对抗式诉讼模式的形成之路。英国以古老的弹劾式诉讼为起点,在借鉴宣誓调查法的基础上创建了陪审团制度,成功阻却了诉讼的纠问化;与此相适应,旨在加强辩方力量的辩护制度和旨在防止陪审团先入为主的证据规则应然而生。至此,英国近现代的对抗式刑事诉讼模式最终成型。通过梳理这一历史过程,笔者得出了如下结论:英国对抗式诉讼模式的诞生是司法实践自发演进的结果,是司法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是历史自然沉淀的结晶。所以英国对抗式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过程可谓是一条以尊重传统和倚赖经验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的保守之路。

  • 标签: 诺曼征服 弹劾式诉讼模式 半自然状态的对抗式诉讼 非自然状态的对抗式诉讼
  • 简介:在德国民事诉讼中,判决最终生效前有可能经过三个审级:初审、控诉审以及上告审,判决形式分为判决、裁定和决定。此外,在督促程序中还有一种特别情况,即执行决定。法律救济的途径亦有三种:对判决提出控诉或上告,主要对裁决进行抗告。本文主要探讨了裁判既判力的概念、界限及其冲破。所谓既判力的冲破,是指已发生的形式既判力嗣后再次消灭,具体方式包括根据《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33条申请恢复原状,根据《德国民事诉讼法》第578条及其后各条申请再审,根据《德国民法典》第826条提起诉讼,以及根据《德国基本法》第93条第1款第4a项,《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法》第13条第8a项,第90条及其后各条提起宪法诉讼。

  • 标签: 生效判决 既判力 法律保护 《德国民法典》 取消之诉 宪法诉讼
  • 简介:英美两国之所以在历史上较为青睐于对抗式刑事审判方式是因为英美两国具有不同于法德等国的政治法律文化基础:古典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与对抗式刑事审判具有内在的契合性。随着古典自由主义的式微和新自由主义的兴起,英美的古典型对抗式刑事审判慢慢地转变为现代型对抗式刑事审判。现代型对抗式刑事审判不仅通过福利性的法律援助制度逐渐消除了古典型对抗式刑事审判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弊端,还通过建立和完善证据开示制度实现了控辩双方的资源互享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审判发现实质真实的能力,而且还重新设定了刑事审判控辩审三方的角色和相互关系,如强调检察官的公正执法义务、对被告人自治权的适当限制、裁判者对程序的适度干预。

  • 标签: 古典自由主义 对抗式刑事审判 新自由主义 现代转型
  • 简介:登记对抗模式的典型情况是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在这种物权变动中,交付才是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形式要件,登记对物权变动本身没有影响,只是对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的公示。另外,从我国物权法现有的一物一权、物权债权区分的原则出发,明确登记对抗和善意取得等制度的界限后,可以发现我国法不承认多个所有权同时存在,而登记对抗模式中的登记也不能产生让后来买受人取得所有权的效果。这样,实体法上的所有权只能停留在在先权利人处。如此,在解释对抗时,可将对抗理解为是在诉讼层面发挥作用的制度,是一种诉讼中的抗辩权,是第二买受人在面对第一买受人时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在我国的体系下,登记对抗制度的解释很难做到逻辑上的完全周延,相对而言,构建为抗辩权的副作用较小,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解释方法。而且,通过对第三人范围的界定以及善意取得制度的配合,登记对抗制度可能产生的问题会被进一步限制。

  • 标签: 特殊动产 登记对抗 多重买卖 善意取得 抗辩权
  • 简介: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九条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其归属自然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譬如物权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的规定就属于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然而,民事审判实践和执行工作中远不限于上列法条所列举的情形。假如当事人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与真实权利状态不符,其为该不动产物权的真实权利人。

  • 标签: 对抗效力 房屋权属 房屋登记 不动产登记簿 不动产物权 约定
  • 简介:准不动产登记对抗主义具有分割物权变动效力、对无权处分和善意取得意义体系进行有限切割、交付和登记要件兼采和在公示方式升格与公示强制软化之间实现了各种复杂折中的法理特质。交付在准不动产所有权转让中仅为物权变动合意之表达,并非公示方式,也非可排除第三人善意的主要事实依据。准不动产登记对抗主义在法理构造上具有“效力不完全的物权变动”对“善意第三人的否认权”,“效力完全的物权变动”对“第三人无否认权”的双重结构,而支撑这种双重结构的核心恰恰在于当事人对“未登记不对抗”和“登记即对抗”规则的善意的制度信赖。

  • 标签: 准不动产 登记对抗主义 善意第三人 信赖保护
  • 简介:2015年8月11日,在卖出一万多把“火柴枪”后,家住河北肃宁县的李占霄,被黑龙江齐齐哈尔警方以涉嫌“非法买卖、制造枪支”带走,后被羁押。一年多后的2016年12月20日,又因案件“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办结”而取保候审,重回家中。在这一“网络贩枪大案”中,“火柴枪是否为枪支”成为当事各方争议焦点。在肃宁县警方获得的鉴定意见中,涉案火柴枪并不在枪支鉴定范围内,因此不属于枪支。而齐齐哈尔警方鉴定,经黑龙江省公安厅复检的报告则显示,送检10支样品“枪口比动能”全部大于10焦耳/平方厘米,符合枪支认定标准。近年来,因为仿真枪、玩具枪引发的案件层出不穷,既有仿真枪贩卖者王国其案被纠正的新闻,也有白领冯昕买卖香港仿真枪被判刑的案例。仿真枪、玩具枪、真枪,到底该如何区分,买卖这些“枪械”犯法吗?

  • 标签: 非法买卖 仿真 玩具 犯法 齐齐哈尔 鉴定意见
  • 简介:仿真枪在外形、色彩、手感及重量方面与制式枪支非常类似,因此备受枪支发烧友的青睐。尤其是随着反恐精英等模拟实战类游戏的流行,众多枪支发烧友通过各种途径购买仿真枪。公安部曾先后出台过多个鉴定规则,将符合一定标准的仿真枪视为真枪。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上述鉴定规则标准并不统一,因此,持有上述仿真枪的是否均应当作为犯罪处理,则是一个需要根据具体案情综合评定,才能最终得出合理结论的重大问题。

  • 标签: 仿真枪 枪支 非法持有枪支罪 明知
  • 简介: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通常以拒供、谎供、翻供等方式来对抗对其罪行的侦查、讯问,侥幸、畏罪、矛盾、抗拒等心态是支撑上述诸种对抗方式产生的内在心理基础.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检察人员在初查、第一次讯问等关键阶段对犯罪嫌疑人有意设定的心理限制,将带来对此类案件的突破.

  • 标签: 心理阻抗力 定势心理 心理限制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简称《海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船舶物权的变动采用登记对抗主义模式,而法律物权与事实物权的区分诠释了挂靠船舶的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对船舶的权属。作为事实物权人的挂靠人,其权利应得到法律的保护。通过分析挂靠人提起的合同之诉与侵权之诉,从两方面论述挂靠人得到权利保障的法律途径。在船舶法律物权与事实物权不一致时,在《海商法》下应当对第三人给予保护,基于此提出对《海商法》船舶物权部分的修改建议并提出法律修改建议稿。

  • 标签: 法律物权 事实物权 挂靠 善意取得 《海商法》修改
  • 简介:中国加入WTO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被进一步向前推进。WTO成员国希望能从中得到新的销售市场和物美价廉产品的生产基地,但同时也存在着对可能来自中国的大量廉价产品涌入内国的忧虑和担心。对此WTO成员国已经通过达成一系列关于特别保障措施机制的协议来做好应对准备。这项仅仅适用于源自中国进口产品的规定允许WTO成员国在较为宽松的前提条件下采取保障措施。本文介绍了特别保障措施机制,将它与WTO《保障措施协定》的规定相比较,并探讨特别保障措施在欧共体中的实施与应用,最后从经济政策角度对特别保障措施进行归类和评价。

  • 标签: 保障措施协定 上诉机构 争端解决机制 出口产品 灰色措施 贸易法
  • 简介: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一书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意义值得特别关注。从外国法中提炼出的"对抗与判定"命题同样可以解释中国转型中的民事诉讼,并在我国的制度语境下对应着审判、调解以及交织其中的历史与当下的关系。该书的贡献在于对理论的制度阐释和对制度的理论升华,作为教科书也展现了介绍法教义学知识的可能方式。在对比较法的引介上,该书除着重介绍国外制度外,也以明确的问题感间接但深入地关注了中国问题。此外,源自比较法研究的启示也引领了作者相关的法社会学研究,该书所提倡的场景式思维方法也应当得到推崇。

  • 标签: 法治传统 法教义学 比较法 法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