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法是以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国际法律体系。实现和平的使命是国际法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重视国际法的制度和组织建设,但忽视了实现和平的心理因素。深受康德永久和平思想影响的现代国际法体系也偏重于法律制度和国际组织的建设,对人类内心和平的建设重视不足。虽然一些国际法律文件和个别国际组织已经意识到了内心和平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并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显然还是很不够的。真正的永久和平只能从人的内心开始实现。国际法应该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有国际法制度和国际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类内心和平的宣传和建设。这是国际法的新使命。

  • 标签: 国际法 和平 内心和平
  • 简介:过去三十年中,企业组织形态的发展结合了传统合伙上的契约自由和传统公司上的债权人权利模式。法学者对这类新的组织形态更像合伙还是更像公司各持己见。持更类似合伙观点的人认为契约自由的程度是传统公司和合伙形式的本质区别,而持相反见解的学者则认为债权人权利模式才是区别之关键。本文作者赞同后者。我们通过检视企业实体演变的过程来揭示:公司中传统刚性规则对债权人权利保护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保护投资者的替代制度的发展,公司对刚性规则的需求日衰,而对契约自由的需求则日盛。本文中,作者首先讨论了企业实体演变的历史,侧重于讨论债权人保护在演变中的主要作用。随后,作者认为,尽管在讨论债权人保护以及公司与合伙的区别时,法学者总是将注意力放在有限责任上,但区别公司与合伙的主要特征在于"人格屏蔽"——指将公司财产分配给享有不同权利的不同类型债权人。在讨论强的人格屏蔽的重要性——公司而非合伙的特征——以及该制度如何完善有限责任之后,作者得出结论:新的企业组织形态是强的人格屏蔽扩展到受较少限制的企业实体的过程的产物,因此新的组织形态应视为公司的衍生而非合伙。

  • 标签: 公司 合伙 组织 历史 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实体
  • 简介:和平与战争几乎是伴随人类始终的一个话题,现实与理想的疏离构成了伟大灵魂思考人类未来的强劲动力。十八九世纪是西方列强疯狂地进行帝国扩张的时代,边沁曾为那个时代残酷的战争所震撼,他一当时支持帝国扩张的历史主潮,坚定地选择了以"普遍永久和平"为旨归而审慎地思考和构建国际秩序的道路。边沁在其讨论国际法思想的文本中提出了"一项普遍永久和平计划",他提出通过解放殖民地、削减海军和建立公共法庭回应他那个时代关于世界和平的重大问题。

  • 标签: 国际法 世界秩序 帝国 殖民地 永久和平
  • 简介:婚姻家庭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社会制度,它为繁衍人类、发展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冲击,这种冲击首先发生在西方社会,而后逐步扩展到全世界范围。西方国家离婚率居高不下和发展中国家离婚率逐步上扬。是当今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我国是一个婚姻家庭观念很强的国家,与西方社会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

  • 标签: 婚姻家庭关系 发展中国家 悲剧 演变 幸福 社会制度
  • 简介:<正>非正式通过文本、审议稿:2010年10月2日本文为东京回合第11轮谈判的成果,部分参与谈判的国家对特定条款提出的保留以下划线或斜体格式标注。经2010年9月东京回合修改的合并文本缔约各国,注意到,知识产权权利的有效实施对维持全球各行业的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

  • 标签: 贸易协议 知识产权权利 东京回合 知识产权侵权 审议稿 假冒商标
  • 简介: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育婴儿,事实层面客观存在由该夫妻精卵结合(夫妻亲生子女)和采用他人精液如精子库供精等生育情形——与该妻为“亲生”,与该夫为“非亲生”的父母子女关系两种情形。因父母子女亲权关系建立以事实层面亲子血缘关系为基础,对“血亲关系”事实(精卵来源及其体现的“生育意志”)判断“真”或“假”即同时指向当事人法律层面权利义务“应当”或“不应当”。本文拟通过对父母子女“血亲关系”性质的分析,并对一起亲权纠纷在亲子关系事实“悬疑”情形下,一二审法官对父女是否具有“血亲关系”作截然相反推定的案件进行剖析,说明树立婚内父母子女关系适用推定以“儿童利益最佳保护原则”为核心价值基础的司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亲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 王和平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应当” 血缘关系
  • 简介:自1979年以来,大陆领导人不断推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和平协议的签署进入了两岸交流议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两岸应商谈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和协商两岸和平协议。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也对两岸和平协议问题做出最新的回应。两岸和平协议签署的法理基础是主权和治权可以处于分离状态,两岸分裂属于治权的分离。和平协议签署过程中存在的政治障碍在于台湾地区领导人提出暂缓政治谈判的主张,法律障碍在于台湾地区"公民投票法"导致的和平协议被否则的后果。和平协议的性质和使命应得到重新认识,"一个中国"的解读更应具有灵活性,同时台湾地区"公民投票法"的修订应得到关注。

  • 标签: 两岸和平协议 一个中国 “公民投票法”
  • 简介:对被害人的研究是对社会犯罪现象的一个研究角度,犯罪与被害都不是一个绝对静止的概念,二者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研究被害人的心理演变,提高防范被害的意识,减少被害的发生,亦即减少了犯罪的发生。

  • 标签: 被害人 社会犯罪 心理演变 相互依存 矛盾 概念
  • 简介:<正>一、前言(一)分歧的定义台湾地西I)现行的"刑法典"虽然对于"间接正犯"(mittelbareT(?)terschaft)这种正犯类型未设明文规定,但学说及实务长久以来均几乎一致地认肯此一概念。尽管如此,翻开台湾地区内的刑法教科书,却可发现大家对于间接正犯这个概念所下的定

  • 标签: 间接正犯 无责任能力 犯罪论体系 构成要件错误 林山田 主行为
  • 简介:《2014—2015中国商业贿赂调研报告》填补了中国此前尚无针对商业贿赂合规的实证调研分析的空白.它详实的揭示出,商业贿赂败坏社会风气,破坏市塌秩序,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商业贿赂滋生蔓延的原因——既有经营思想上的偏差和监管不严的问题,也有法制不健全、惩治不力的问题。

  • 标签: 反商业贿赂 进行时 调研分析 社会风气 经济犯罪 腐败行为
  • 简介:美国会众议院2005年2月16日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大幅提高对广电公司播出下流节目罚款额度的议案。而早些时候,美国会参议院已经通过了一个得到共和、民主两党议员大力支持的类似议案。众议院通过的《低俗法案》,对任何播出较为严重的下流节目的广电公刮的单次最高罚款金额将由过去的3.25万美元大幅提升至50万美元,对任何一个表演下流节目的演艺人员的单次最高罚款金额也将由过去的1.1万美元同样提升至50万美元。

  • 标签: 法案 美国 罚款金额 2005年 国会众议院
  • 简介:刑罚功能是刑罚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近年来我国对此领域的研究似乎陷入瓶颈期,关注度也较少,本文试图从传统的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到法社会学,再进一步到犯罪社会学视角下的刑罚功能进行考究,探索从经历了纯粹法学思维,法学理论主导下的功能说,到适当考量社会因素的功能说,再到完全将其放在社会大环境下,充分考量社会变量的功能说,见证社会选择下刑罚功能观的发展历程。借鉴社会研究的分析方法,以社会本体为考量基准,揭示刑罚在控制犯罪,维持社会有序运转过程中所实现的独立的社会价值,体现社会选择的必然性,并由此论述对我国通说的刑罚功能观的可资借鉴之处。

  • 标签: 刑罚功能 法社会学 犯罪社会学 社会选择
  • 简介:(2013年经第八次修订,于2013年8月7日公布)第一编限制竞争行为第一章限制竞争的协议、决议及协同行为第一条禁止限制竞争协议禁止以阻碍、限制或扭曲竞争为目的或者产生阻碍、限制或扭曲竞争后果的企业间协议、企业联合组织的决议以及协同行为。第二条协议的豁免(1)企业间的协议、企业联合组织的决议以及协同行为不适用第一条,如果协议、决议和协同行为有利于改善商品的生产或销售,或者有利于促进技术或经济进步,同时,消费者能够适当地分享由此获得的利益,而且:

  • 标签: 反限制 德国反 限制竞争法
  • 简介:2014年12月30日,重庆市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和平带领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春、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文刚及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到区检察院调研指导工作,听取了该院2014年检察工作情况并提出相关要求。座谈会上,该院检察长陈宏详细汇报了2014年检察工作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向和平一行认真听取了沙区院工作情况汇报后,对沙区院2014年检察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 标签: 检察工作 和平 人大常委会主任 区人大常委会 办公室主任 区人大代表
  • 简介:通过对美国“私人检察长”制度、法国的越权之诉、日本的民众诉讼等外国典型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考察发现,国外行政公益诉讼有如下发展趋势:诉讼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司法审查范围不断宽泛,寻求行政权规制等维护的平衡。

  • 标签: 公益诉讼 行政程序 司法审查
  • 简介:法实证主义作为现当代西方重要的法哲学学群,同时具备繁复而共同的理论推演及冗长却连贯的问题历史。多个共同命题之联合构成稳定的“命题群”,由此可以瞥见其社会事实、(社会)规则、分离、权威等命题的步步推进及精心论证。加之由边沁、奥斯丁到哈特、拉兹及其后世经典著作家的贡献,此一“命题群”具备由观念史、前史、现代以至“粗糙”“精致”、分裂与深化的捍卫素材与历史纵深。通过对法实证主义问题意识、历史逻辑、理论贡献等进路整体上的论述,以及对学圈内重大争论与挑战的分析复现,大致可以呈现其历史演变之一般规律。而这完全可能有益于我们对于法实证主义理论及其现当代走向的认识与判断。

  • 标签: 法实证主义 命题群 问题史 英美法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