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刘庄道路的思考赵志敏河南刘庄早在50年代就因创下亩产皮棉超百斤的记录而闻名全国。几十年来,刘庄坚持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办事,不管风吹浪打,不断前进,始终走在全国农村发展的前列。刘庄解放前是个远近有名的穷村,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制度不合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 标签: 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农村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
  • 简介:文章通过对恩格斯1891年以后的相关文献的爬疏,对传统科社史研究中认为恩格斯晚年对于议会斗争道路持反对态度的主流论点提出了质疑,并从文明多样性和发展多元化的角度,客观地评价了恩格斯思想中的与时俱进品质,强调了这种思想品质对于当前的改革大业的理论资源性意义.

  • 标签: 恩格斯 民主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与时俱进
  • 简介:2012年11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同年11月29日,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再次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标签: 复兴之路 文化心理 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复兴 中国特色 文化选择
  • 简介: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1994年12月27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号《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已经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大会议于1994年12月27日审议通过,观予公布,...

  • 标签: 道路运输 交通行政 主管部门 经营者 旅客运输 河南省
  • 简介:4月6日,我们夫妇赴台探亲.在两个多月的探亲日子里,游览了台北故宫,日月潭等风景区,而高雄市区许多条宽大笔直,以数字依次命名的马路,给我们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

  • 标签: 高雄市 台北 道路 夫妇 印象 命名
  • 简介:7月26日晚,商丘古城东关大街,一改往日的黑暗,一下子变得亮堂起来。10多年没有路灯的历史终于成为了过去!市民们喜不自禁,有人掂着板凳到街上休息乘凉,有人把象棋桌子搬到路灯下邀友酣战,孩子们的滑板又在街道的两侧活跃起来……有人建议放鞭炮庆祝庆祝,不少人响应说,大家兑钱,放他一夜。可钱还没兑成,整个街道的鞭炮声就已经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 标签: 民意 道路 提案 委员 商丘古城 路灯
  • 简介:与全国一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今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西藏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前的5月23日,

  • 标签: 西藏 道路 物质文化需要 社会生产 中国共产党 分裂势力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中国从一个置身国际体系之外的旁观者和疏离者逐步成长为一个当今世界新兴大国的60年。6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实现根本调整,中国的国际角色实现明显变更,中国的对外战略思维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越来越形成了一条有别于其他大国崛起的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

  • 标签: 和平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 国际体系 国际角色 对外战略 大国崛起
  • 简介:今年是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在新著《“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中谈到,最近几年,反省中国这一百年走过的路,不少知识分子提出这样的问题:晚清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严复等人所思考的教育、文化建国之路,是否一定走不通?陈平原教授强调,晚清的变革,是被形势一步步逼出来的,当政者并没这种襟怀与眼光。最后逼到了政治制度这一关,还是过不去。说是要走英国君主立宪的路,可一拖再拖,贻误时机,最后促成了孙中山领导的暴力革命。

  • 标签: “自改革” 新文化运动 道路 清廷 大学教授 洋务运动
  • 简介:葛洪义在《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载文《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自地方法制视角的观察》认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展开的,经济建设中的计划与市场、政治建设中的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利益分配上的国家与社会等三个问题是决定中国法治道路的关键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区别从政治的角度看,首先是集权与分权的问题。中国的政治权力制约体制不是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推进的,而是在中央层面的党政之间以及通过制度化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推进的。

  • 标签: 《中国法学》 法治建设 道路 中央与地方 非制度化 政治建设
  • 简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党的十六大制定的我国本世纪前20年的重要任务之一.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而言的:是被赋予了信息化的新内容,与信息化相互促进的工业化;是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的可持续的工业化;是以人为本,实现充分就业的工业化;是既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又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

  • 标签: 工业化 信息化
  • 简介:2001年2月14日,应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古城寿州鲜花簇簇,彩旗飘飘,在锣鼓、唢呐、鞭炮、欢笑声中,“永发苑”小区的居民排着长队,敲锣打鼓,给寿县永发建筑工程公司和朱宝俭总经理送感谢信和锦旗。可朱总经理却说:“这都是党和政府的领导英明,你们应该感谢党、感谢政府,我只做了应该做的事。”此情此景、感人肺腑,激动人心。

  • 标签: 总经理 建筑工程公司 政府 寿县 领导 居民
  • 简介:无论是平稳通畅的高速公路,还是崎岖蜿蜒的乡间小道,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总是与道路分不开。“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不仅朗朗上口,还体现了道路对我们改变生活、奔向小康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道路 有序 安全 高速公路
  • 简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工业化的进程是不能够逾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从发展战略的角度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发展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化与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标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全面小康社会 可持续发展战略 制造业 科教兴国战略
  • 简介:中国道路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不是封闭僵化的道路,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希望之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过程中,为中国道路嵌入了生态维度。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契合与会通具有历史必然性、现实紧迫性与价值诉求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实现社会文明的转型升级;化解现代化发展与生态非此即彼的困境、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与智慧;促进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共同发展。

  • 标签: 中国道路 生态维度 历史意义
  • 简介:半个世纪以前,即1953年1月16日,陈六使发出了创办马华大学的倡议①。从1956年南洋大学正式开学算起到1980年南洋大学被关闭为止,南洋大学存在的时间大约25年。在这25年的时间里,南洋大学这面海外华文高等教育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南洋群岛的上空。

  • 标签: 《南洋大学走过的历史道路》 南洋大学 高等教育 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