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植茶、用茶、贸茶的历史始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达两千年。

  • 标签: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茶山 原产地
  • 简介:西双版纳,世世代代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等民族,他们过着简单的日子,也简单地看待日子。就在这些简单的日子里,他们创造着生命,创造着生活,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技艺。

  • 标签: 手工技艺 西双版纳 哈尼族 拉祜族 布朗族 基诺族
  • 简介:西双版纳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的突出部位,分别与老、缅两国接界并与泰国相邻。全州共有人口约80万,20种民族成份,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总和的74.69%,边境沿线95%以上是少数民族聚居,堪称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西双版纳的吸毒问题,在90年代初、中期较为严重,其原因:一是境外毒源的侵袭污染;二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三是缺医少药、以毒代药;四是边境开放的负面效应。西双版纳的禁毒工作,十余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禁毒工作领导班子和专业队伍;二是进行地方性立法,积极推动禁毒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三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四是发动群众,依托基层,综合治理;五是严格执法,坚持教育挽救与惩治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 标签: 西双版纳 吸毒问题 禁毒工作 禁毒成效
  • 简介:西双版纳州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四方面的原则,即持续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独特性原则和保护性原则。

  • 标签: 西双版纳 旅游资源开发 原则
  • 简介:西双版纳州旅游事业目前在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注意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本州的资源优势,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是促进西双版纳旅游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西双版纳 旅游 生态环境
  • 简介:地处中国西南边境的西双版纳的城市化是中国现代性的一个缩影.在计划流动和自发流动两个阶段中,流动妇女借助不同的社会资本,强弱关系并存地嵌入流入地.通过10年的人类学田野工作,对东风农场中的计划移民和景洪市郊的自发移民如何建构自己的生活世界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政府从宏观层面上提升流动妇女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让她们能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城市社区.

  • 标签: 流动妇女 城市化 西双版纳
  • 简介:<正>当霉运像商量好了一样接踵而至,你会怎么办?他的选择是徒步去旅行。与他一同上路的还有坐轮椅的母亲,两个人奔向梦想中的天堂—西双版纳。100天,3359.8公里,他不但完全释放了心中的痛苦,还收获了乐观、感动和爱情。2012年11月20日,樊蒙从西双版纳回到了北京。23日晚,记者在樊蒙的家中采访了他。去时樊蒙到车站接记者,走时樊蒙又坚持把记者送到车站。记者推谢时,樊蒙笑笑说:"走走挺

  • 标签: 在路上 世界末日 阿甘 《阿甘正传》 爬起来 日思夜想
  • 简介:地处边境一线,毗邻毒品生产基地的西双版纳州,随着禁毒斗争形势的变化,毒情形势严峻,严重威胁着边疆的稳定与边境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遏制对策:1.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2.推进“无毒社区”和“无毒乡镇”的创建;3.开展毒品犯罪预防教育:4.加强国际合作;5.替代发展。

  • 标签: 西双版纳州 毒品犯罪 遏制对策
  • 简介: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小乘佛教传入西双版纳之后,经过长期发展并吸收了当地本土的多神信仰,逐渐成为傣族全民信奉的宗教,在保护和利用当地生物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当地小乘佛教的寺院建筑、教义和理念、传统习俗以及佛寺教育等方面论述小乘佛教对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标签: 西双版纳 小乘佛教 傣族 寺院建筑 生物多样性
  • 简介:策划编制重点旅游景点的建设规划报告,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文化内涵丰富、多功能的综合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西双版纳目前旅游建设的重要任务。

  • 标签: 规划建设 西双版纳 风景名胜区
  • 简介: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监测资料显示,吸毒者共用针具是现阶段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原因。课题组对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两个地区艾滋病流行与毒品蔓延情况进行了调研。1.静脉吸毒的人员越多,感染艾滋病的比率越高;2.不同地方、不同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主渠道和比率不同。

  • 标签: 普洱市 西双版纳州 艾滋病 毒品 调查
  • 简介:由昆明飞往版纳的客机在大雨滂沱中起飞了。大约30分钟后雨过天晴,从机窗向上眺望,天空蔚蓝,万里无云;向下俯视白茫茫的一片.云海涛涛,第六感观告诉我这就是人常说的天外有天了。短短几十分钟时间就让我们体验到了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东边下雨西边晒。

  • 标签: 昆明市 西双版纳州 自然景观 旅游资源 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