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一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机遇。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贸易壁垒重重等问题,应客观认识“一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促进“一一路”倡议区域融合,构建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协调机制,搭建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平台。

  • 标签: “一带一路” 经济 协调 发展
  • 简介:近年来,黔西县关工委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三次被省关工委授予先进集体,3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关工委先进个人,2人被评为省关工委先进个人,18个单位被评为“一评三管好”先进集体,63人被评为美德少年。特别是在2017年“最美黔西人”选拔活动中,全县共评选10人,其中4人为关工委成员。

  • 标签: 黔西县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党建 先进单位 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
  • 简介:中国自提出“一一路”倡议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日本作为中国“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交汇点,是中国推进“一一路”倡议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日本对待“一一路”倡议的态度经历了从抵制、观望到积极参与的重大转变,这主要是由日本对本国经济利益与外交成果需求急剧上升、中国“一一路”倡议的落实能力及成果的吸引、特朗普上任后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美国本身对“一一路”倡议态度转变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对此,中方应加强与日方沟通、增信释疑,避免互伤、灵活合作,重视日本经济界的作用,以多边促双边、共同助力化解地区热点问题,从而积极推进并深化中日在“一一路”倡议领域的合作。

  • 标签: “一带一路”倡议 地缘政治 第三方市场合作
  • 简介:【目的】指出丝绸之路经济中线40个国家的世界遗产分布状况,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我国"一一路"的具体规划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借助GoogleEarth,运用ArcGIS软件,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40国世界遗产的数量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形成各种空间分异的原因。【结果】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中线40个国家的世界遗产类型数量较大,遗产类型丰富多样,文化遗产数量占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古建筑、古城镇等可见的文化景观。(2)40个国家的世界遗产数量分布极不均衡,发达国家明显优于发展中国家,中东欧区域世界遗产分布更为集中。(3)区域内的世界遗产主要分布在东经40度以西,集中分布在沿河、沿海、沿山脉区域,呈现多个条带状、团块状的密集分布区域。(4)区域内世界自然遗产集中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区域内世界文化遗产数量较多,中低纬度世界遗产数量高于中高纬度地区,其密度则低于中高纬度地区。(5)丝绸之路经济中线40国的濒危世界遗产数量较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东部沿岸。【结论】丝绸之路经济中线40国世界遗产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受制于地方经济水平、地形地貌和地方政治稳定性等多要素影响。

  • 标签: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世界遗产 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