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政策创新是指一个政策首次被采纳和此后的不断完善过程,需要兼顾政策“从无到有”和“从有到优”的综合考察。政策企业家是影响政策创新的重要主体和力量,其影响政策创新的机制是通过与政策系统中的各政策行为者进行互动,推动政策议程、政策形成、政策采纳、政策实施、政策评估与反馈各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中国政策企业家具有“政策首次创新的推动者”和“政策持续创新的主导者”的复合身份。

  • 标签: 政策创新 政策企业家 政策过程
  • 简介: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将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党章中充实完善了纪律建设相关内容。党中央决定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对条例予以修订完善。

  • 标签: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公费师范生 支出责任 粮食作物 农业保险 教育部
  • 简介:留守儿童社会政策政策试点到全国推行,都是在中央政府强烈推动下完成的。从政策创新扩散理论出发,结合中国特殊的政策试点,深入探讨留守儿童社会政策在试点不同阶段的政策扩散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处在政策试点的不同阶段,中央政府运用不同的干预手段来推动政策扩散。政策前试点阶段,中央政府主要通过政策信号释放和“弱行政指令”;试点阶段则通过全面参与和“强行政指令”;后试点阶段,中央政府在“强行政指令”的基础上,增加政治激励,加速留守儿童社会政策扩散。

  • 标签: 留守儿童 政策创新 扩散机制 政策试点 央地关系
  • 简介:年轻人看武钢中国的去产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比较准确的答案是2014年,在冶金行业协会工作年会上。2016年全国两会,李克强答记者问时说:我国"的确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主要是在重化工领域,现在我们已选择了钢铁、煤炭这两个领域在去产能上先行突破,与此同时要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过去两年,我们在钢铁领域淘汰了上亿吨的产能,涉及到上百万职工。

  • 标签: 政策 行业协会工作 答记者问 产能 年轻人 李克强
  • 简介:为何有的政策在被颁布后会相对顺利地走向执行环节,而有的政策在被颁布后未经充分执行即告夭折?综合政策科学和传媒领域议程设置理论与研究发现并运用比较案例方法的分析表明,被颁布的政策触发的议题的突显性及相比政策制定系统处于更高层级的党政权力的干预是影响被颁布政策的走向的两个重要因素。政策议题突显性的高低与类型决定了被颁布的政策进入本质上是系统(公众)议程的二次议程的可能性及二次议程中争论的主要内容,而更高层级权力干预的方向则决定了围绕政策议题可能形成的争论能否进入特定政策制定系统的内部议程并促成其调整或放弃既定政策

  • 标签: 政策夭折 议程设置 政策议题突显性 权力干预方向
  • 简介:政策是对政策问题的积极回应,不同阶段政策解决的政策问题也不尽相同。对文化产业政策问题进行聚焦和论证,为研究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演变提供了可行的线索和分析框架。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和蓬勃发展的产业实践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始问题——文化市场开放和文化产业合法化得以初步解决,而对于更深层次的文化产业发展观的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加以审视和关注。尤其是当前基于作为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和作为社会发展的三种不同文化产业发展观下的文化产业政策进行取舍和调和,对于优化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良性健康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 标签: 文化产业政策 政策问题 政策演变 政策论证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工具研究已走过近20年的历程,已初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政策工具研究体系,但仍然存在研究不深入、不能摆脱西方研究影响等问题。为此论文对发表于1998-2017年间的文献和相关专著进行了整理,以政策工具线索对学者们的相关观点及理论进行梳理,当前我国政策工具研究基本涵盖了政策工具的所有领域,但存在本土化研究不足,理论研究过多等现象,为促进我国政策工具研究更加贴近实践发展,加快政策网络构建,从而推动我国政策工具的研究及理论构建。本文以CSSCI收录的论文及博士论文为研究样本,对国内政策工具研究的进展进行文献评述。

  • 标签: 政策工具 治理 创新
  • 简介:进入新时代以来,江苏民生建设持续发力,民生投入不断加大,民生政策也同样给力。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国家不断出台举措、加大力度改善民生。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江苏实际,我省也密集出台各种民生举措,加快富民步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标签: 民生建设 “红包” 政策 激发 改善民生 美好生活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改革成绩举世瞩目,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探索、摸索出一套政策试点模式,归纳并总结出其政策试点演化逻辑,可管中窥豹,供决策部门参考。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我们运用的摸索模式较为明显,进入21世纪以后,利用“纠错”(验证)模式和推广模式频次逐渐增加,究其根本,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规律的,以三种社会政策试点的路径模式为基础,分析社会政策试点所遇到的障碍影响因素,进一步以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为例,提出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社会政策试点的推进逻辑与进路,以期为政府的政策试点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 标签: “放管服” 社会政策试点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逻辑进路
  • 简介:政府扶持企业政策是通过结构性或选择性的措施适度干预市场结构和价格来解决市场本身不能有效解决的外部性问题、多主体协调问题和系统失败问题。扶持企业政策应伴随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该文分析国内各级政府扶持企业政策现状,在讨论政府扶持企业政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扶持企业政策优化策略的总体定位应该是:在不断培育市场机制,以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及政府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促使传统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为着力点的企业扶持政策向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性、市场化的功能性产业政策为着力点的企业扶持政策模式转型,以维护公平竞争和激励自主创新的基本导向,探讨相应的对策措施。

  • 标签: 政府职能 市场失灵 扶持企业政策 优化策略
  • 简介:西部旱地是指年均降水量大致在250~5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中部以西和以北的地区。这里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生产力低而不稳,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群众生活贫困。1950年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旱地农业技术的快速进步,农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强,人均占有量显著增加。再加上乡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和城镇化发展,面向生态系统的生产压力和生态恢复压力显著降低,为发展生态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农户生计改善和乡村环境治理奠定了重要基础。一、新世纪之前的旱地农业近百年以来,黄土高原旱地农业以小麦和马铃薯为主体、小杂粮为辅的种植业结构,通过轮荒基本实现了低水平下的可持续发展。到新世纪之前,旱地农业的基本土地利用形式是轮荒和梯田,主要作物种类有小麦、马铃薯、小扁豆、绿豆、小红豆、豌豆、蚕豆、大豆(黄豆)、荞麦、莜麦(燕麦)、胡麻等。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在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发展和生态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大量探索。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梯田建设。早期的梯田建设质量标准较低,90年代后期以来,新修梯田标准普遍较高,为其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 标签: 旱地农业 生态农业 政策框架 西部 梯田建设 黄土高原
  • 简介:2000年,48岁的洛桑金巴放弃拉萨水泥厂高管的“铁交椅”,创建了拉萨远大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别说十几年前,就是现在,西藏公职人员放弃公职自主创业依然需要极大的勇气。洛桑金巴却坚定地迈出这一步。

  • 标签: 公司 政策 公职人员 有限责任 自主创业 水泥厂
  • 简介: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农户的融资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以农村三块地(承包地、宅基地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抵押担保,尚存在较大争议,不少学者认为此举会导致农民大量失地。农村“三块地”抵押、担保,牵一发而动全身,既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通过有效的试点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

  • 标签: 农村集体 抵押品 政策 抵押担保 融资需求 建设用地
  • 简介:我们通过对"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研究"项目的深入研究,得到了10个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社会救助体系已经实现了政策目标并得到了政策客户的积极评价。城市和农村的困难家庭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并维持他们的社交网络。但是,不足之处是城市和农村的困难家庭的收入还不能覆盖支出,而保险福利也支持不足,这就使得他们的医疗、教育和能力变成了短板。为打破"支出〉收入〉标准"的怪圈,必须重新审视低保标准。

  • 标签: 城乡困难家庭 研究发现 政策建议 低保标准
  • 简介:2017年,台湾防务部门发布两份重要施政指导文件:一是3月16日的“四年期国防总检讨”,二是12月26日的“国防报告书'都是蔡英文上台后发布的第一本该类文件.从文件可以看出,为推动“国防自主”政策,台湾防务部门首次制定了“国防产业”发展策略和落实路径,推动科技创新,扩大科研设置,以“国机国造、国舰国造”挹注产业发展动能,整兴“国防产业”,促进经济成长.

  • 标签: 国防产业 蔡英文 政策 自主 述评 科技创新
  • 简介:一是家庭发展保障政策不够健全。当前,核心家庭居于主导地位,家庭功能弱化,但家庭保障政策不够健全,家庭服务机构严重不足,家庭普遍独立应对经济、养老、育儿、疾病、失业等压力,承担风险高,极易陷入困境,阻碍了家庭的良好发展,也影响了家庭成员投身经济、社会建设。

  • 标签: 家庭建设 家庭政策 保障政策 家庭发展 核心家庭 功能弱化
  • 简介:精准扶贫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政策实践过程,由于各级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行动能力不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和目标。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实践既不采取项目制、行政包干制,也不是一种纯粹的科层常规治理,而是混合了行政性和政治性、常规性与运动型,因此内含着多样的问题。作为末端的建档立卡户和村民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被淹没在混合型的自上而下治理之中而得不到有效体现,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策的实施效果。修正现有政策实践逻辑缺陷的关键,是建构激发民众参与反贫困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机制和政策环境,让自下而上的回应和表达,与自上而下的决策及执行,形成长期的、常规的互动、回应运行关系。

  • 标签: 精准扶贫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项目制 行政性 政治性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今年“八一”前后,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一系列新政新举密集出台,给退役军人带来更多的获得感、荣誉感。

  • 标签: 退役军人 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政策 优待 保障机构 军人管理
  • 简介:2016年《反恐怖主义法》正式生效之后,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反恐法为统筹、以刑事法为保障、以其他部门法为补充”的反恐法律体系。但相比于国外成熟的反恐立法模式,我国的反恐立法经验相对欠缺,反恐立法模式尚未完善。事实上,一国的反恐立法不仅根植于该国的反恐现实需要,还受到该国反恐政策的影响。因而,在充分结合我国反恐现实需要与反恐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完善我国的反恐立法模式,将有助于今后反恐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反恐政策 反恐立法模式 反恐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