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1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是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的第55个年头。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48票赞成,0票反对,8票弃权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的通过标志着人类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人类的人权事业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宣言》这一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人权理念、保护人类基本权利的重要文件的起草过程中,有

  • 标签: 张彭春 中国代表 联合国大会 《世界人权宣言》 人权事业
  • 简介:2008年12月10日,为纪念《世界人权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诞生6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理论专业一年级硕士研究生举行了以《世界人权宣言》和中国人权建设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会,探讨《宣言》的诞生背景和主要内容,畅谈我国在人权事业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展望进一步发展的前景。讨论会气氛热烈。

  • 标签: 《世界人权宣言》 政治学系 华东师大 纪念 专题讨论会 华东师范大学
  • 简介:1.我们,残疾人国际、融合国际、康复国际、世界盲人联盟、世界聋人联合会和来自各大洲的国家残疾人或为残疾人服务的非政府组织领导人于2000年3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为残疾人的充分参与和平等制定新的世纪战略,2.我们欣慰地看到,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中,对6亿残疾人所面临问题的认识普遍取得了显著的提

  • 标签: 北京宣言 新世纪残疾人 权利北京
  • 简介:我们来自非洲近20个国家的华侨华人,为了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聚集一堂,以促进海峡两岸人民及旅居非洲的全体华侨华人的和平共处与交流、最终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建设自由民主、富强的现代化强国”为宗旨,团结在“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反对‘台独’、促进统一”的旗帜下,共同关心和维护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这符合两岸同胞的情感,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标签: 非洲 人民的根本利益 宣言 华侨华人 和平统一 中华民族
  • 简介:越过因袭的屏障。犷蒸瀚粉咖介卿分势冲费份辫分熟资挤。抓殊准绳祥斗ha史将再一次不奋友竹民历史将再昭示;族一井之蕊豪耘认不铝沉而于安逸啊、_____蒸橇钾履象龚宣言(诗歌)@黄加翔

  • 标签: 宣言诗歌
  • 简介:我们,政府、政府间组织和包括非政府组织在内的民间社会的代表,值此联合国厅芟立60周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10周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召开5周年之际,于2005年8月29曰至9月1曰齐聚北京,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10周年:

  • 标签: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北京 非政府组织 宣言 政府间组织 民间社会
  • 简介: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明显85%的村实行依法治村司法部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已有85%的村实行依法治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机制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村民的事情村民定,村民的事村民管,大家

  • 标签: 中国 刑讯逼供行为 公安机关 行政案件 刑罚 社区服刑
  • 简介:眼睛是整个脸庞中“最受瞩目”的部位,哪怕是一点点的幼纹,松驰,浮肿,眼圈发黑,都会影响它的美丽。

  • 标签: 明亮眼睛 眼睛宣言
  • 简介:人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提出来.从本质上讲,人权是人的本能在社会中的需求和表现.人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自然性和社会性是人权的基本属性.因此,人权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人权问题既是国际问题也是国内问题.人权的实现要靠国际国内共同努力.

  • 标签: 人权 概念 本能 自然性 社会性
  • 简介:人权问题是近代政治和法律思想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理论问题,也是法制建设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它同国内外政治斗争有着密切联系,是当今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本文拟就人权与法制作一探讨,分述于下:一人权,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针对中世纪的神权统治封建特权提出来的,是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具有重大的进步意

  • 标签: 人权问题 近代资产阶级 法律思想史 权与法 法制建设 重大实践问题
  • 简介:今年三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人宪”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中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 标签: 妇女权益 人权 维权工作 民主政治 妇联组织
  • 简介:2006年11月17日至26日,中国第一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展览“中国人权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期间,记者多次深入展场参观、采访,通过与组织者和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对此次展览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 标签: 中国人权 北京民族文化宫 侧记 面对面 组织者 展览
  • 简介:2004年3月“人权入宪”不仅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也开辟了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新阶段,使得中国参与国际人权事务的力度和广度有所加强,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影响力也有明显提升。

  • 标签: 国际人权 人权入宪 中国 人权事业 影响力
  • 简介: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款项,这是中国全面进入现代社会的标志,也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20多年的重大成就.但是人权人宪与人权实现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当前我国人权入宪的政治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为缩短人权入宪与人权真正实现之间的距离,我们必须围绕唤醒公民的权利意识做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并以此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 标签: 人权 修宪 公民权利
  • 简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上还几乎不存在任何国际人权组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出现的国际劳工组织,由于其局限于劳工问题、局限于发达国家,仍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国际人权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空前浩劫和巨大灾难,使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应该建立一个永久性全球组织,督促各国政府行使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能和义务,并运行起一套

  • 标签: 国际人权 人权问题 国际劳工组织 人权发展 欧洲人权公约 人权状况
  • 简介:人权不是孤立的,而是置身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网络之中,是社会中的人权人权保障离不开一定的内外环境和制度安排。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即指出,“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人权的实现不只包含了对权利本身的主张,也包含了对一种有利于人权发展的环境的要求。创造一种有利于人权充分实现的秩序,建设可持续的人权发展环境,是我们人权保障工作的重心。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有义务和责任在《世界人权宣言》指引下,创造有利于人权实现的环境和秩序,保证人权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人权发展 内外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世界人权宣言》 优化 19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