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发生连环爆炸案,造成了200多人遇难、千余人受伤的惨剧,被称作是欧洲的"9·11".这一事件使整个欧洲为之震撼,激起了欧洲各界对恐怖主义威胁的重新评估,加速了欧盟内部的反恐合作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引发了欧美关系的微妙变化.

  • 标签: 欧洲 反恐斗争 “3·11”事件 反恐合作 恐怖主义 伊拉克问题
  • 简介:ChinaandtheU.S.haveinitiatedaseriesofbilateralandmultilateralactionstodealwiththeNorthKoreannuclearcrisis.Inthelong-term,bilateralcooperationwilldependonPyongyang’sactions,U.S.attitudeonthenuclearissue,NorthKorea’spositioninChina’sgrandstrategyaswellasthebalancebetweenSino-U.S.strategiccompetitionandcooperation.

  • 标签: 合作 中国 朝鲜半岛 地下核试验 朝鲜核问题 发展前景
  • 简介:东亚的地区一体化进程一直受到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虽然像"东盟+3"这样的积极行动的出现,似乎表明东亚正在呈现为国际体系中一个比较独立和面向地区的地方,但本文还是认为,"东盟+3"和更加广泛的该地区的未来发展轨迹将继续受到其内部紧张关系,特别是美国持续影响的制约.简言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东亚将呈现出某种"保守地方主义"的特征,即该地区的上述积极行动旨在缓和外来的影响.

  • 标签: 东盟 东亚国家 地区一体化 保守地方主义 地区化 战争
  • 简介:3月4日由于管道发生严重石油泄漏事故,俄已停止向位于黑海的图阿普斯港输送石油。3月5日今年1月,俄向独联体以外国家出口小麦数量较2008年同期减少20%,出口了69.71万吨小麦。

  • 标签: 中俄关系 俄罗斯 辑录 独联体 石油 小麦
  • 简介:3月1日俄总统普京在普斯科夫市第76空降师第6连伞兵烈士纪念碑献花,13年前该连84名官兵在车臣的一场战役中阵亡。3月2日俄移民局局长康斯坦丁·罗曼达诺夫斯基表示,俄每年须从国外吸引大约30万人定居,对国外劳动力的需求是500万~600万。

  • 标签: 中俄关系 俄罗斯 辑录 纪念碑 空降师 移民局
  • 简介:民族意识的重新强化,是当今世界一种引人注目的政治和文化现象。俄罗斯哲学家索洛维约夫站在基督教普世理想和全人类价值立场上,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种力量,俄罗斯民族作为第三种力量应该与西方的天主教会联合起来,东西方取长补短,而不是一方吞没另一方,才能实现人类的统一事业。索洛雏约夫倡导通过联合所有肯定的力量、所有机构、所有组织、所有民族和种族来拯救人类。

  • 标签: 万物统一 索洛维约夫 俄罗斯哲学
  • 简介:10月22-23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罗毅等一行3人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召开的题为“与非政府组织密切政策磋商与协调.鼓励公民参与,建立国家和公民社会伙伴关系.共同应对社会问题”研讨会。会议是为落实东盟与中日韩国家中长期合作措施之一而召开的。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社会伙伴关系 公民参与 非政府组织 印度尼西亚 社会问题
  • 简介:前言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随着苏联国内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民主化、公开性原则的实施,对斯大林这位历史人物再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目前苏联国内对斯大林问题的讨论仍在展开中。为使读者对此问题有较系统的了解,现将代表苏联各个时期领导层主要看法的材料选录于下:

  • 标签: 斯大林时期 苏联人 勃列日涅夫 卫国战争 个人迷信 格鲁吉亚共产党
  • 简介:前言2011年5月4日在越南河内举行亚洲开发银行总会时,第十四届东盟+3(日中韩)财政部长会议(以下简称10+3财长会)在印尼(财政部长阿吉斯)和日本(财务大臣野田)联合主持下举行。

  • 标签: 金融合作 东盟 课题 成果 财政部长 部长会议
  • 简介: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根据世界能源组织披露的数字,世界每年需要的能源相当于107.23亿吨石油,而1973年仅为62.铝亿吨,即在30年里增加了71%。预计到2030年这一需求将达到163亿吨,即在未来不到30年的时间里增加51.5%,增速有所放缓。目前,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迫使消费者合理使用能源,许多国家都出台了节约能源的国家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未来近30年的能源需求增长速度可能从原来预测的51.5%下降到37%。

  • 标签: 能源 俄罗斯 碳氢化合物 石油
  • 简介:针对是否要依据一定标准限制岛屿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这一问题,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谈判过程中始终存在不同意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仅在第121条第3款做出模糊性规定,该款不仅未明确定义岩礁,而且回避了对岩礁与岛屿进行精确划分。《公约》第121条第3款的解释是众多国际法学者关心的问题,然而国际法学者的解释并不一致。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实体问题裁决中对《公约》第121条第3款进行解释,并据此判定包括太平岛在内的南沙群岛所有岛礁在法律上均为无法产生专属经济区或者大陆架的“岩礁”。仲裁庭对《公约》第121条第3款进行的解释以及对南海岛礁法律地位的判定。均存在明显缺陷。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 岛屿制度 岩礁 南海 仲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