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自1979年以来,东亚地区基本保持了稳定与和平,没有大的战乱与冲突发生.是什么机制维持了东亚的安全与稳定,学界颇多争议.鉴于彼得?卡赞斯坦等学者主张的折中主义分析方法,当前地区的安全秩序主要是由大国间的互动决定的,大国间互动的方式可以从物质、制度与规范3个层面综合全面地进行考察.习近平主席强调的“新型大国关系”,不仅是一种处理崛起国与霸权国结构性矛盾的方法与愿景,也是一种对未来维持地区安全秩序的蓝图.结合近些年国内外对于东亚地区安全形势的研究,当前东亚地区的安全秩序由如下3个方面决定:在物质层面上主要是美国与中国安全与经济政策的互动及相互影响;在制度层面主要是大国以现实主义的目的参与东盟为中心的制度建设;在规范层面则是大国推行自由主义规范与主权规范的相互竞争.

  • 标签: 东亚安全秩序 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
  • 简介:第二届国际政治类期刊工作交流会于2008年11月7-8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20家国际政治类期刊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经过充分酝酿与讨论,与会代表就加强国际政治类期刊学术规范建设取得许多共识,并提出以下倡议:

  • 标签: 政治类期刊 学术规范建设 国际 倡议书 工作交流会 会议
  • 简介:一、一般要求1.本《对鱼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监督的兽医卫生方法规范》(以下称“兽医卫生方法规范”)规定了对鱼和海产品捕捞船、捕鱼加工船和其他鱼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生产鱼粉和其他鱼和海产品饲料的企业实施检查(调查、检验)的程序,规定了企业应如何遵守俄罗斯联邦法令有关鱼产品安全卫生方面的兽医卫生要求。

  • 标签: 加工企业 俄罗斯联邦 兽医卫生 鱼产品 法规范 监督
  • 简介:十四、企业生产罐头食品应遵守的要求1.罐头食品车间(地段)应该设置在单独的楼房内,或者与其他生产直接食用的鱼产品的车间相隔离的厂房内。2.罐头食品的生产,除主要的生产部门(原料的、切割的、定量包装的、包装的、配制酱汁和凝冻的部门)以外,还应按照其工艺程序分为下列辅助区域:

  • 标签: 鱼产品 兽医卫生 加工企业 法规范 俄罗斯 监督
  • 简介:实践论》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样,反对离开以实践为基础的主客体关系抽象地把握哲学基本问题,主张在主客体关系内部建立主客体之间的真善美的静态统一,自由和必然的动态统一;主张通过实践而不是通过思辨或推理,来确证彼岸世界的存在,建立以范畴演变史为形态的哲学世界观。这样的哲学,只能是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或实践的唯物主义

  • 标签: 哲学 实践 毛泽东 《实践论》
  • 简介:国际关系规范理论是一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旨在探寻应然世界的理论,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它的两种主要思想传统。世界主义发轫于智者学派,成形于近代的康德,到贝兹和罗尔斯那里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社群主义可上溯至柏拉图,成形于近代的黑格尔,当代的沃尔泽与弗罗斯特则是两位典型的国际关系社群主义学者。这两种思想的分歧在于四个方面:人的概念、国家的道德地位、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以及未来向度。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价值两端,各有其内在的理论缺陷。只有综合这两种视角、融合个体价值与社群价值,提倡道德共存与对话,才能摆脱理论困境,推动现实世界的进步。

  • 标签: 国际关系 规范理论 世界主义 社群主义
  • 简介:<正>一九七二年九月,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时宣布了建立所谓“新社会”的方针。这一术语意味着一种旨在使社会加速资本主义化的资产阶级改革方案。马科斯在向广大居民发出呼吁时,使用了获得独立的国家所盛行的满足“基本需求”的

  • 标签: 菲律宾 资本主义化 社会 资产阶级改革 马科 基本需求
  • 简介:<正>苏哈托于1965年“九·三0”事件后,开始掌握军事大权。1968年起任总统至今。在他任期内,印尼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对印尼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并引起世人所关注。

  • 标签: 政治思想 政治主张 印尼 军事 政局 成效显著
  • 简介:国际新秩序是一个在不断讨论的世界性问题:涉及到的问题广泛而复杂,有共识也有分歧。我们对国际新秩序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和深化中。

  • 标签: 国际新秩序 实践 性问题
  • 简介:伴随着对大国地位的追求,印度大力推动公共外交以塑造世界大国形象和让国际社会理解印度的对外政策。本文考察了印度可服务于公共外交的各种政治、文化和宗教等软权力资源,介绍了印度公共外交实践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探析了印度近年来的一些公共外交实践和效果。总结了印度公共外交中的一些特点,以及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启示。

  • 标签: 印度 公共外交 资源 实践 启示
  • 简介:地方自治是民主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制构建、政治参与和地方税收是地方自治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印尼地方自治的发展,一方面遏制了地方分离主义运动,另一方面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政党利益、地方滥权是地方自治面临的挑战。

  • 标签: 地方自治 法制构建 政治参与 印尼
  • 简介:1、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迅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在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各国之间的经济摩擦增多。1950~1990年的40年间,全世界通过GATT专家小组解决的

  • 标签: 欧盟 国际经济摩擦 企业 强强联合 竞争能力
  • 简介:中非友谊源远流长,近些年中非双方互利双赢的经贸合作进一步促进了中非友谊的发展。西方学者从冷战思维出发,对中国非洲政策与实践产生误读,所谓“新殖民主义”、“中国威胁”等鼓噪不休。对此,我们应在理论和实践上积极应对,正本清源,使中非友谊不断得以加强。

  • 标签: 中国对非政策 西方误读 首脑外交 建议对策
  • 简介:作为最后几个放松金融市场管制的发达国家之一,芬兰在80年代后半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减少政府和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直接介入,培育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并加快本国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到80年代末,市场化的短期货币市场和长期资本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 标签: 金融市场 金融管制 芬兰 政策取向 经济周期
  • 简介:围绕金砖国家合作,不少人持有“褪色论”或“金砖分化”的悲观态度,主要论据是金砖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很强的禀赋互补性,因而难以促成合作。然而,从合作理论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治理实践出发,金砖国家合作都是可行的。从理论维度出发,合作包括交换型合作与协作型合作。交换型合作认为,禀赋的互补性缺失,合作就难以形成。这也是当前学界对于金砖合作的争论焦点。然而,合作还包括协作型合作,达成共同利益,并不依赖禀赋的互补性就能塑造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再回到金砖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内合作实践的维度,随着安全的内涵、议程和治理路径发生转变,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因为全球化时代安全议程空前复杂、具有非传统性,进而超越了一国之能力予以治理。具体到金砖合作的治理实践之中,塑造后天共同利益的操作路径包括:塑造“行动焦点”、把饼做大;培育信任、塑造伙伴关系等。此外,金砖国家合作强调包容性规范,持开放的姿态,重视与其他平台以及世界各国的合作。

  • 标签: 金砖国家 安全议程 全球治理 伙伴关系
  • 简介:俄罗斯自普京执政以来,依托统一俄罗斯党逐步完善了保守主义思想体系,其治理策略开始从实用主义向保守主义转变。在保守主义理念下,普京执政期间驱逐了寡头,弘扬了传统文化价值观,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的完整与独立。保守主义思想及其相应的国家治理策略,是俄罗斯21世纪以来构建新型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再以实用主义的优化选择和有效性为原则,而是以价值观为先导,具有越来越深层次的含义。

  • 标签: 保守主义思想 俄罗斯 政治思想 传统文化价值观 实践 实用主义
  • 简介:欧盟治理的拓展为欧华联会的治理参与创造了宏观背景与路径。成立20年来,欧华联会在制度建设、政治参与、经济合作、公共外交、文化交流、次区域治理合作等方面积极参与欧盟及其成员国治理合作,对促进欧洲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欧盟次国家治理的发展以及欧华联会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其参与程度和治理成效更加值得期待。

  • 标签: 欧华联会 欧盟治理参与 路径 实践 趋势
  • 简介:2014年莫迪执政以来,引领印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印度对外贸易、国内民生与国家安全对海洋的依赖越来越高。莫迪政府清醒认识到海洋特别是印度洋对印度的安全与发展的关键意义,并于2015年起适时调整海洋安全战略,将2007年确立的以“自由使用海洋”为主题的海上军事战略调整为以“确保安全的海洋”为主题的海洋安全战略。这说明印度在自由使用海洋的过程中,遭遇了多样的海上安全挑战。海上的安全风险直接影响到印度的对外贸易和海上运输、海洋经济活动的展开、海岸和港口城市的安全、海外资产与海外公民的安全,最终危及印度的国家安全。印度调整海上安全战略,明确以印度洋地区为首要利益区,同时加强以印度海军为主体的海上安全保障力量,为之确立多样任务目标下的军事战略,并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海上军事行动。同时,印度政府还通过外交手段,与周边邻国、关键的地区大国或国家集团以及全球大国建立双边和多边海上安全机制来应对多样的海上安全威胁,维护海洋安全,最终服务于印度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并为印度寻求印度洋的主导地位积累资本、创造条件。

  • 标签: 印度莫迪政府 印度洋 印度海军 海洋安全战略 海上安全机制
  • 简介:素有“政坛常青树”之称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执政以来,始终把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福利等民生事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在近50年的执政实践中,改善民生的政策导向始终如一。让人民享受到看得见的利益和实惠,生活过得更美好,是人民行动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措施,不仅体现到执政党的政策和纲领上,而且党在意识形态、干部教育、决策机制和政策输出等方面的工作,都凸显出改善民生的主题。这既是夯实其执政基础的“看家法宝”,也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带给他国执政党的启示。

  • 标签: 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执政 民生
  • 简介:人权问题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战后,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利益需要,赋予人权以新的内容,形成了与西方国家人权观不同的特点,而赋予人权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内涵,是发展中国家实践人权的根本所在。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人权,维护和实行社会主义人权。中国坚持尊重主权与不干涉内政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积极谋求现代国际人权的实现

  • 标签: 人权 发展中国家 人权理论 人权观 社会主义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