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澜湄合作是在中国-东盟基本区域认同架构下的次区域合作实践,是中国在东南亚践行“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为中国一东盟合作增添新内涵,目的是推动澜湄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体现了中国大国担当和负责任精神。老挝位于澜湄流域的核心位置,是连接澜湄六国的重要关联方,国内政局相对稳定,中老关系持续稳定交好,政治互信程度高,从国家领导到普通官员都积极响应澜湄合作机制的建设,这一切使得老挝在以中国为主导推动的澜湄合作机制中能够扮演关键的支点国家角色。

  • 标签: 澜湄合作 老挝 “一带一路”
  • 简介:犹太问题是俄国突出的民族问题。为了解决犹太问题,俄国不同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略有不同,其中对待犹太最为常见的手段就是驱逐、排斥与迫害,同时还对犹太实行同化政策,同化政策贯穿俄国对犹政策的始终。俄国对犹太同化政策以1795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从最终效果来看,俄国的同化政策并不是很成功,但它为解决俄国犹太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也为国家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标签: 俄国 犹太人 同化政策
  • 简介: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为一项新的全球发展计划,其目标是构建免于恐惧和暴力的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其核心是消除全球贫困与促进包容性发展,包括消除贫困、饥饿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内容.该议程的主体内容体现了联合国所倡导的“的安全”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各种威胁的相互关联性,的安全和的发展是同一事物相辅相成的,这种治理观要求广泛借助联合国系统,并且顾及地方、国家、区域和国际范围内各级公私部门行为体的特点和资源,拓展一种由各种利益攸关方组成的综合框架,其内容涉及粮食安全、气候安全、环境安全、社会安全、反恐、移民等重要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议题.其中,气候变化、资源消耗、南北差距等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的重要动因.上述安全议程同时体现了各种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关联性.因此,建构全球“的安全”治理机制需以联合国为核心,并形成多层治理、建构广泛的国际伙伴关系,以实现联合国所倡议的全球可持续和平愿景.

  • 标签: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和平 气候变化 “人的安全” 国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