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美国特朗普政府20183月公布"301"条款调查报告标志着对华贸易战的开始,中美经贸关系进入战略竞争新阶段,经贸摩擦的结局将对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探讨问题包括: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对华贸易战受到哪些国际与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可能前景有几种?贸易战的结局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作者认为,特朗普对华经贸政策的调整来自于美国对中国全面崛起的恐惧不安、国内中期选举压力及特朗普本人丑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存在不确定性并可能失控升级,如两国不能加强彼此理解,恢复建立战略信任关系,中美关系有可能朝"新冷战"方向发展;中美开展在全球治理架构下的有效合作是未来两国避免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务实途径。

  • 标签: 中美贸易战 美国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修昔底德陷阱 全球治理
  • 简介:特朗普政府的2017国际安全战略和2018国防战略规划了与中国和俄罗斯的竞争构成美国的主要国家安全考虑.·两份文件都认为大国竞争中心位于印度一太平洋区域,中国试图在这里排斥美国成为头号强国,以实现区域霸权和最终的全球优势地位.·华盛顿与北京的地缘竞争对东南亚具有重大意味,包括:1、更复杂的安全环境,区域国家日益面临在中美之间做出无保留选择的局面.2、由于美国加强对中国的施压,北京以增加在南海人工岛屿的军事存在作为回应,导致南海局势再度紧张.3、美国强化推动与东南亚盟友和伙伴国的军事合作关系,抗衡中国在区域国家中的防务外交活动扩大.4、东盟团结进一步受压,因此也影响该组织在区域安全框架中的核心地位.

  • 标签: 国家安全战略 国防战略 东南亚 特朗普 政府 地缘竞争
  • 简介:出于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敌视,美国在主导制定《旧金山和约》时否定中国拥有南海主权,这是20世纪50代美国南海政策的开端。由此,美国将南海纳入自己的反共防御圈,频繁侵入南海,粗暴践踏中国南海主权。与否定中国南海主权不同,美国对“反共政权”菲律宾和南越的南海主权声索采取“不介入”政策。这表明这时期美国在南海的最大利益就是遏制共产主义。但从70代开始,中美关系改善让美国对南海主权争端采取一定的“中立”。然而,美国仍然没有公开承认中国拥有南海主权,仍然暗中支持南越。可见美国的“中立”是相对的,意识形态因素仍然影响着美国的南海政策。直到1990后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才把南海政策的重心由意识形态上遏制共产主义转为在发展上遏制中国崛起。

  • 标签: 意识形态 遏制 反共防御圈 南海主权争端 中立
  • 简介: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作为一项新的全球发展计划,其目标是构建免于恐惧和暴力的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其核心是消除全球贫困与促进包容性发展,包括消除贫困、饥饿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内容.该议程的主体内容体现了联合国所倡导的“人的安全”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各种威胁的相互关联性,人的安全和人的发展是同一事物相辅相成的,这种治理观要求广泛借助联合国系统,并且顾及地方、国家、区域和国际范围内各级公私部门行为体的特点和资源,拓展一种由各种利益攸关方组成的综合框架,其内容涉及粮食安全、气候安全、环境安全、社会安全、反恐、移民等重要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议题.其中,气候变化、资源消耗、南北差距等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的重要动因.上述安全议程同时体现了各种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关联性.因此,建构全球“人的安全”治理机制需以联合国为核心,并形成多层治理、建构广泛的国际伙伴关系,以实现联合国所倡议的全球可持续和平愿景.

  • 标签: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和平 气候变化 “人的安全” 国际制度
  • 简介:中国历来重视发展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与印度尼西亚关系稳定发展对中国意义重大。自2004实现总统直选到2014佐科上台,印度尼西亚政治日益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明显,民主基础进一步巩固。印度尼西亚在2018和2019会相继进行地方首长选举和总统大选,随着大选日期的临近,印度尼西亚国内政治气候也日益升温。目前,印度尼西亚各政党已经开始为2019总统大选布局,佐科领衔的斗争民主党和普拉博沃领导的大印尼运动党呼声最高。受国内传统和政党博弈的影响,印度尼西亚大选走势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促进中印(尼)关系稳定持续发展,中国应密切关注印度尼西亚大选走势。

  • 标签: 印度尼西亚大选 政党 佐科 普拉博沃 印度尼西亚斗争民主党
  • 简介:2017中俄双边经贸合作的特点是贸易规模大幅攀升,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贸易结构持续改善,贸易份额继续增加。跨境电商这种新的贸易方式发展迅速,运输业、金融、旅游、教育等领域的服务贸易也保持了较高增速。投资方面,中方对俄投资规模大幅提高,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农林牧渔业,同时跨国并购开始显现,地方合作蓬勃发展。这些成绩和进步的取得,除了双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外,两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不容小觑:一是国际油价的回升,二是西方国家对俄经济制裁的持续给其他国家让出了一部分贸易份额。未来,中俄贸易保持小幅低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贸易份额和贸易结构将进一步改善,但扩大的空间有限。受制于双方市场准入和营商环境的水平较低,未来双方将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产能合作等方面继续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改善营商环境,使中俄双边经贸合作走上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经贸合作
  • 简介:11月2日俄天然气工业公司董事会表示,2017投资计划从9110亿卢布增至1.1万亿卢布,增加的投资用于恰扬达和博瓦科沃气田的设备安装和“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干线的建设,以及天然气运输系统在俄西北地区的发展。

  • 标签: 中俄关系 俄罗斯 天然气工业 辑录 投资计划 公司董事会
  • 简介:1月1日自20181月1日起,俄禁止生产和销售酒精含量低于15%的功能性饮料(用于出口的产品除外),《俄联邦关于对乙醇、酒精和含酒精类食品实行国家调控及对酒精类产品消费进行限制法》将相应调整。除此之外,乙醇生产能力超过2000升的生产设备应进行国家注册登记。

  • 标签: 中俄关系 俄罗斯 辑录 产品消费 国家调控 功能性饮料
  • 简介:Inthefourdecadessincethelaunchofreformandopening-up,underthestrongleadership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CPC),Chinahaswithstoodthetestsofchangesbothathomeandabroadandbecomemoreconfidentinitsownpath,theories,system,andcultur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WhilepreviousChineseleadersputforwardtheirrespectivediplomaticideasinthetheoreticalinheritance,accumulation,summarization,development,explorationandinnovationofdifferentstages,theXiJinpingDiplomaticThoughtisacomprehensiveexpressionofthemallandfurtheradvancesChina’sdiplomacy.AtanewstartingpointundertheguidanceoftheXiJinpingDiplomaticThought,China’sdiplomacyismakingneweffortsandcontributionsto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andthebuildingof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

  • 标签: further 外交理论 改革开放 CULTURE under 中国
  • 简介:中国的非传统安全研究已成一门"显学",且对相关研究、安全现实与安全政策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国40(1978-2017)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整体上历经了酝酿与显现、阐释与呼吁、反思与深化、建构与拓展的过程;研究内容丰富且不断出新,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类型;与国家决策的关系呈现"被忽视——边缘性——中心圈"的发展轨迹;研究驱动包括学理驱动、技术驱动、事件驱动、政策驱动和环境驱动;形成了涵盖组织机构、学生培养、知识传播、政策咨询和学术网络的制度化研究态势。在学术上具备了学派与学科的自觉,推动了安全思想的"范式转型"与"安全文明"的重塑,在政策上牵引着安全治理实践更加综合化与国际化。然而,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体系还未形成,专业性、科学性、国际性不足,未来非传统安全研究需要在全球安全的研究格局、元问题与分析框架、理论体系与学派自觉、方法论与量化研究、议题深究与国际对话上有新的持续推进。

  • 标签: 非传统安全研究 总体国家安全 共享安全 安全文明 中国学派
  • 简介:2008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国际金融大危机,大危机引致大冲击,导致大衰退,引发经济、社会、政治等系列危机,对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在大危机的压力下,相关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国际社会致力全球治理,然而应对举措更多地集中于扬汤止沸,停留在表面文章。作为危机元凶的金融垄断资本,其实力与势力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增强;贪婪与投机非但没有被遏制,反而不断强化。如此,解决旧危机的果,极有可能成为引发新危机的因。

  • 标签: 金融危机 十周年纪念 经验教训
  • 简介:在普京总统的授意下,经过俄罗斯官方和学界主流认可的统一历史教科书在2015出版。统一历史教科书认为1917俄国革命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紧密相关的,并全景式对1917俄国革命进程进行了详细的叙事。教科书对俄国革命的评价和术语的变化,反映了普京政府旨在消除对于俄国革命“彼此冲突的内部矛盾和多种解释”,向受教育的主体建构统一的历史观念。

  • 标签: 1917年俄国革命 历史教科书 普京
  • 简介:与联合国千发展目标相比,尽管仍将消除贫困当作重要目标,但由于议程范畴拓展,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削减贫困的重视程度仍有所下降。联合国千发展计划在减贫目标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但东盟国家仍面临严峻的减贫挑战。随着2030议程拓展带来的资源分散压力,结合2030议程的落实推进减贫工作的挑战正逐渐加大。东盟及其成员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努力,试图将减贫与2030议程有机对接。但迄今为止,东盟及其成员国均未发展出完整的对接战略以推动减贫事业。面对2030议程对减贫工作的新要求,以过去十余年双边减贫合作所取得的成绩为基础,中国—东盟减贫合作可大有作为,甚至可能为中国—东盟整体关系增添新的润滑剂和增长点。

  • 标签: 东盟 减贫 联合国2030年议程 周边外交
  • 简介: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双重难题,泰国也不例外。泰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思想领域的冲突、各种政治势力的斗争、根深蒂固和无处不在的腐败等等。在泰国政治中,战后初期(1945—1958)是一个关键的转变阶段,从先前的威权宪政体制(1932—1947)转变成此后的军事专制体制(1958—1973)。20世纪50代,学生在泰国国家政治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继而在60代后期和70代初期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与此同时,国民议会内所有政党之间的相互争斗被视为泰国政体的一个显著弊端,它很快便成为泰国政府被贴上"不稳定"标签的最明显原因。1932往后,泰国有10余次政变和政变图谋,而197610月6日,军事政变是右翼势力合乎逻辑的一次最激烈反应,而此次政变针对的是三前学生领导的、作为宪政高潮的"十月革命"。1976的军事政变虽然结束了此前三混乱的开放式政治实验,但其暴烈程度实属空前,政治意义异常重大。概而言之,20世纪60和70代的学生、政党和以军人集团为首的右翼势力都以它们各自不同的行为,肇始了当代泰国政治不幸的动荡传统。笔者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详细访谈,展现当年一位参加过学生运动以及后来的反抗活动的人士的心路历程,了解他对泰国政治和泰国社会的一些看法,借以印证、补充或加强对泰国政治和泰国社会的分析和看法。

  • 标签: 泰国 宪政体制 军事专制 1973年“十月革命” 1976年军事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