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80~2000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本统计表包括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中国、苏联、欧洲共同体、亚洲四小龙和东盟。统计数字包括:(1)1980年和1986年的GNP实际数字;(2)1993年和2000年的GNP预测数字;(3)1980~1986年的GNP增长率;(4)1986~1993年和1993~2000年GNP的预测增长率;(5)1980年和1986年的人均GNP实际数字;

  • 标签: 资料服务 统计数字 表本 亚洲四小龙
  • 简介:未来几年,国际贸易在总体上将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国际贸易当前较快的增长势头将保持下去,贸易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将对国际贸易规则作出重大调整.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多处于平稳上升期,为中国外贸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外经贸战略也将相应地进行适当调整.

  • 标签: 国际贸易 发展趋势 中国 外贸战略 国际直接投资 电子商务
  • 简介:本文简要概括中国—东盟服务贸易“黄金十年”取得的成效,分析目前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等5个方面论述构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钻石十年”的策略,并提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钻石十年”广西的战略选择.

  • 标签: 中国—东盟 服务贸易 “钻石十年” 战略选择
  • 简介: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中国和东盟各国将逐步减少服务业准入限制,扩大服务部门的对外开放。因各成员国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差异,该进程对各国影响必利弊互现。因此,各成员国应根据本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确定服务业自由化进程,以顺利实施《协议》。鉴于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国具体实施该《协议》和进行后续谈判提供政策建议。

  • 标签: 中国 东盟五国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 简介:围绕教育部人文社会重大科研课题'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经济发展'的研究,并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服务,经过充分准备,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于2001年9月16日至18日,在成都举办了'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经济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经济改革和经济全球化与中印经济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农业发展、中印工业发展和中印服务业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利用外资、中印科技进步及中印经济合作等专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中外专家们既指出了经济全球化为中印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也认真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给中印经济发展提出的挑战,并且提出了中印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的相互对策.同时还探讨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印经贸合作的影响.

  • 标签: WTO 中国 印度 经济发展 研讨会 综述
  • 简介:把哈尔滨市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经贸城市,其本质是要解决哈尔滨走向国际化的问题.建设“国际经贸城”是实现哈尔滨市国际化的重要阶段和举措.为此,认真地从宏观上分析哈尔滨市国际化的外部条件、内在因素及其思路对策,对于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建设“国际经贸城”无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一、哈尔滨市国际化的东北亚区域经济态势研究哈尔滨市的国际化问题,首先应将其置于大的区域环境中加以考察,以便客观地评价其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1.东北亚地区范围的界定.从经济与地理相融合的角度来界定东北亚这一地域的范围,它应包括中国的东三省、山东半岛、黄海、渤海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这一地区的面积约200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以上,其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亚洲的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2.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按经济发展的梯度划分可分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个不同层次.该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增长状态,形成了“增长级”、“次增长级”和“滞缓级”三个参差错落的梯次.该地区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比例,存在相对的优势和不足,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日本和韩国具有资金、技术的优势,但市场狭小,自然资源严重贫乏;中国东北和黄海渤海地区

  • 标签: 哈尔滨市 东北亚区域 国际化 东北亚地区 国际经济 国际经贸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随之而来的服务贸易领域的争端会不断增多且更加复杂化。因此,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做透彻的法律分析,对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标签: 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 争端解决机制
  • 简介: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是中新两国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共同提出的具体倡议,得到了两国政府和企业的认可和支持。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于连接“一带”与“一路”、促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发展中新关系、构建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带动相关省区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要协调好各方利益,并将其建成一个不仅限于中新两国参与的开放性合作平台。

  • 标签: “一带一路”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新加坡 互联互通
  • 简介:随着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俄远东振兴规划的对接推进,中俄服务贸易合作呈现出新的发展前景。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对俄合作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应抢抓对俄服务贸易机遇,积极稳妥、合理、有序地扩大对俄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提升对俄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水平。

  • 标签: 黑龙江省 俄罗斯 服务贸易
  • 简介:1997年泰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4%。系自1957年(该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1.6%)以来,隔了40年后再次出现的经济负增长。1998年的预测经济增长率为-4.0%—5.5%,预计将进一步衰退(根据1998年5月26日经泰国政府同意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意向书)。

  • 标签: 泰国 按美元计算 进口贸易额 日本贸易振兴会 进口额 白皮书
  • 简介:1.头十一个月对外贸易逆差达四十七亿八千多万镑英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食品都依赖进口。国际市场原材料和食品价格的急剧上涨和英镑比价的大幅度下跌,使进口货价格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出口货价格的增长。据英国贸易工业部公布的数字,一九七三年十月和十一月这两个

  • 标签: 黄金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逆差 对外贸易逆差 工业原材料 市场原材料 外贸逆差
  • 简介: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对中俄两国都是必要的,且有坚实的经贸基础。根据局部均衡法研究中俄自由贸易区建立问题得出结论是: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俄两国都具有正向的贸易创造效应,其中俄罗斯从中获取的贸易创造效应要高于中国从中获取的创造效应;虽然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会产生一定负面的贸易转移效应,但是正面的贸易创造效应远远大于它。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贸易
  • 简介:日美贸易摩擦何以趋缓杨伯江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一直是冷战后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并对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然而最近一个时期,伴随着日美对双边关系的全面调整,两国的贸易摩擦呈现出逐步趋缓的新迹象,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这一现象背景何在,前景怎样...

  • 标签: 贸易摩擦 日本经济 贸易逆差 日美贸易 冷战后 对日政策
  • 简介:两宋时期由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长期对峙,对外陆路交通几近断绝,主要通过海路与外国发生政治、经济交往。因此,双方之间的海上贸易十分繁荣,形式更加多种多样。除了盛极一时的市舶贸易之外,海外国家还不断派遣使者,向宋朝廷“贡献方物”,宋朝廷则以“回赐”的方式,偿以相应的中国产品,从而实现双方之间的商品交换,以故史家称之为“朝贡贸易”。然而海外贡使在朝贡过程中,不仅与宋朝廷进行官方的交换,而且还在民间

  • 标签: 两宋时期 市舶贸易 朝贡贸易 市易务 海上贸易 宋会要
  • 简介:清政府入主中原后,为了解决铸造钱币所需要的铜斤,一反明朝对日本实行海禁的政策,鼓励商民到日本贩运洋铜,遂使清初的中日海上贸易迅速地发展起来,即使在实行海禁以至迁海期间,中日海上贸易仍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本文拟对迁海时期以及康熙开

  • 标签: 海上贸易 日本贸易 海外贸易 对日贸易 康熙皇帝 中国商人
  • 简介: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通过对传统国际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分析,总结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生态环境的新特点,初步探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模式选择,并在充分尊重区域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国—东盟人民币区域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地缘要求.

  • 标签: 中国—东盟 人民币区域化 国际金融 金融生态环境
  • 简介:欧盟作为一个强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其贸易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文章着重对欧盟的主要贸易政策-关税同盟理论、共同关税政策、反倾销与反补贴、农产品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优惠政策等进行评价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欧盟贸易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 标签: 欧盟 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 影响 关税同盟 共同关税政策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保险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并购热潮,根本性地改变了欧洲保险业的市场结构,本文通过对其特点及产生原因的分析,展示了这场并购狂潮的风貌,并针对我国保险业在中国加入WTO、金融服务业对外逐步开放情形下,面临来自全球跨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及并购威胁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 标签: 欧洲 保险并购 我国 保险业 特点 动因
  • 简介:在2000年11月的东盟+3首脑会议上,中国提议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针对该提案,东盟回答如果是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整个东亚的自由贸易协定,便予以考虑.中国在同意该回答的基础上,提议先行就东盟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东盟接受了这一提议.

  • 标签: 东盟 中国 贸易现状 自由贸易协定 2000年11月 2003年
  • 简介:1684年以前的贸易人们应该注意到,在实行海禁的几十年里,走私贸易并未完全禁止,因为中国的海禁并不认真,也不象1636年以后的日本人那样闭关排外。清朝当局所以不能完全禁止非法贸易,主要是国为他们缺乏有效的管理,加以商人和某些地方官员的勾结无处不在。在那莱王朝的头十年里,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私商在阿瑜陀耶、曼谷(阿瑜陀耶的南部门户)、六坤、宋腒劳和庄他武里贸易。这些中国商人主要来自广州和福建南部。

  • 标签: 走私贸易 海关监督 中国商人 海外贸易 朝贡贸易 福建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