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葡萄牙人发现欧印新航路的意义和影响,当时甚于哥伦布发现西印度.本文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在探讨新航路的意义,利润、时间和人选的同时,推进了对地理大发现的研究.新航路开通后,葡萄牙人继续东进,实行殖民扩张,于1553年窃据了我国澳门.

  • 标签: 意义 利润 时间 人选 印度 欧洲
  • 简介:《买回美国》(1992年版)一书是关于美国在90年代所面临的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的45篇论文集。本文介绍的是该书的首篇,作者威廉·基斯特勒为该书两主编之一,曾长期从事投资金融业并兼任一些跨国公司董事。作者的基本观点是,美国金融业长期过份地向房地产业倾斜,政府的军费开支很大及削减对城市的拨款,造成在许多城市出现过多的高大、豪华

  • 标签: 美国金融业 房地产业 社会问题 军费开支 低收入者住房 基斯
  • 简介:作为社会学科研究的国际问题研究需要回答四个方面的问题:描述性的问题、解释性的问题、预测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严格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程序,这四个方面的国际问题研究就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客观性或者说可重复性、规律性或者说普遍意义、简约性或者说主次分明。大数据研究能够让决策者获得更加全面、充分的信息,从而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在进行描述性的国际问题研究时,大数据可以起到十分突出、甚至是革命性的作用;在解释性的问题方面,大数据的长处是用来发现相关性,而不是做出因果解释;大数据还可以发现有价值的解释性问题;大数据在预测和对策研究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它所发现的规律性现象不仅可以用来预测,也可以帮助人们做出选择。大数据应用到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也有其局限性,有些局限性是这一方法本身所具有的,例如不能进行因果机制的分析和解释;有一些是国际问题研究领域所具有的,例如"成本-收益问题"、数据主权问题等。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大数据并不适合用于做战略研究,而更多适宜于对国际发展态势的宏观描述以及为具体的外交行为提供精准的指导方案。总之,大数据有助于发现更全面和客观的事实、提出更多规律性的问题以及帮助研究进行预测和做出选择,但大数据自身不能完成整个解释的过程,需要研究者进行专业的因果机制的分析和解释。

  • 标签: 大数据 国际问题研究 国际安全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