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公共外交活动和行为也备受国际社会和学界关注。高英丽(InGridd’HooGhe)博士于2015年出版《中国的公共外交》(China’sPublicDiplomacy)书,是近年来国外研究中国公共外交的部力作,它以旁观者的客观视角、理性纪实的方法,巧手为学界勾勒出了幅幅中国公共外交的精彩画面。

  • 标签: 中国外交 外交评 学者眼中
  • 简介:2016年7月5日,由察哈尔学会、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察哈尔圆桌'世界是通的——‘路’的逻辑'在中电建大厦会议室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记者和出版业的朋友们齐聚堂,共同讨论王义桅教授的著作《世界是通的——'路'的逻辑》。本文摘录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 标签: 三大文明 对外开放战略 中国视角 中国研究中心 东方文明古国 经济振兴
  • 简介:公共外交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高级形式。我国走出去的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社会舆论环境,还要面对自身缺乏公共外交意识、缺乏熟悉国际市场规则规范与精通跨文化交流的专业型人才的困境。为顺利推进建设,增加沿线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促进走出去企业的自身发展,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提升企业开展公共外交的意识和能力,深化企业对新时代国际环境、企业所在国的人文风俗的认知,加快专业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政府应重视走出去企业发展公共外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公共外交模式。

  • 标签: 公共外交 社会舆论环境 人文风俗 企业并购 专业型人才 文化交流
  • 简介:本文重点关注印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MSR,简称"海丝路")做出的回应。对于从古至今与中国有着密切往来的南亚地区而言,这倡议已产生重大的影响。尽管将"海丝路"视为海上往来沟通的桥梁已经是普遍的共识,但南亚国家在落实具体决策时仍旧面临外交和政策困境。虽然经济的相互依存、基础建设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家经济向海洋定位的方向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创造了大量合作互补的可能性,但小国所要承担的地缘和外交压力以及国内政治共识的缺乏,使它们很难对中国的倡议做出有效的回应。尤其是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直在努力寻求以种务实平衡的方式加入丝绸之路倡议。与此相比,印度仍然对中国"海丝路"倡议的长远动机存疑,并采取模糊立场。尽管认识到"海丝路"倡议有符合印度重要经济利益的潜力,但印度对中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担忧以及对中国在印度洋日益增强的影响力的不安,使"海丝路"在印度的发展充满坎坷。

  • 标签: 南亚 印度 斯里兰卡 孟加拉国 “一带一路”
  • 简介:阿基诺三世执政时期,中菲南海争议、“南海仲裁案”导致的两国政治互信不足和菲方出现战略误判致使菲律宾对“路”倡议的理解和认知不足,猜疑有余,中菲在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的合作明显滞后。近期,菲律宾新政府关于在南海争议上可以同中国协商谈判的表态为中菲关系的改善及两国共建“路”带来了契机。中菲建交以来达成的诸多共识、中菲贸易的逆势提升,以及两国进出口贸易的优势互补、中菲人文交流的逐渐恢复和地方友城交往,为中菲开展“路”合作提供了政治、经济和人文基础。但同时,中菲合作也面临政治互信不足、美日掣肘、菲律宾国内政治文化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不利影响。中菲开展“路”倡议下的政策沟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建设、海洋事务、风险评估等领域的合作符合两国的发展战略需求,符合中菲关系的长远发展。

  • 标签: 中菲关系 一带一路
  • 简介:自中国2013年提出'路'倡议以来,'路'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路'建设除了需关注经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还需关注建设过程中的软性内容,如语言、文化等,以更好地实现民心相通。因此中国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国家外语能力建设,要处理好以下关系:外语能力建设与外语战略规划的关系、般外语人才与高端外语人才培养的关系、外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以及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只有这样,针对'路'的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才能够有序展开,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才能真正为国家所用。

  • 标签: 外语能力 外语人才培养 文化学习 外语专业 战略规划 通用语
  • 简介: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地区大国,其提出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在内涵、目标上存在与中国“路”倡议的契合点。“路”与“全球海洋支点”之间存在对接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双方之间的对接可以从互联互通、渔业合作及安全合作三条路径中寻找可能的突破。但是关于对接的风险评估也是中国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在与印尼对接的问题上,需要注意中国自身的主体地位和政治账与经济账之间的平衡,注意印尼国内治理不健全和大国平衡带来的可能风险。中国与印尼的对接固然存在诸多挑战,但是对接的成功不仅能够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和中国地区环境的改善,更会带来战略意义上的突破。

  • 标签: 一带一路 全球海洋支点 风险评估 路径实施
  • 简介:2016年6月27—28日,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复旦发展研究院在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了“东盟共同体发展与‘路’倡议的对接”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国际研讨会”)。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共同体 研讨会综述 对接 东盟 复旦大学
  • 简介:路”倡议与东盟发展战略对接是过去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双边经贸关系深化的方向,是双边经贸关系从“边界上”合作迈向“边界后”合作的质的飞跃,必将为双方未来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做出新的贡献。未来,中国—东盟需要在产能合作、互联互通和金融合作领域加大对接力度,从而共建中国—东盟共同的经济增长体系。

  • 标签: 中国-东盟 发展战略 “边界上”合作 “边界后”合作 一带一路
  • 简介:随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走向经济欠发达、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国家和地区。尽管"路"战略背后的大国博弈、小国平衡外交以及民主化转型等因素都使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日益复杂,但通过缅甸密松水电站项目和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中资企业在东道国投资项目时的利益分配不均是企业承担政治风险的主要原因。相关企业应当落实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推行分散风险、利益均沾的投资模式,尽快建立自主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 标签: “一带一路” 政治风险 缅甸 斯里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