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2001年美国经济出现严重衰退,2002年经济恢复十分缓慢,2003年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的情况下,以及受美对伊军事打击的影响,经济前景更加扑朔迷离,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由于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4以上,牵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西方经济的动向,因此2003年美国经济是否能够摆脱衰退出现复苏,自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有关专家和学者也是众说纷纭.

  • 标签: 美国经济 2003年 经济预测 经济复苏 失业率 股票市场
  • 简介:美刊2001年12月号刊登了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题为>的文章,将美国最近的畅销书(Empire,byMichaelHardtandAntonioNegri)和著名左翼学者梅萨罗什(Mészaros)的新著的观点作了比较,认为全球化迫切要求公正的全球治理,但是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主张的帝国秩序(即全球以美国为主导而普遍实行宪政治理),现实的国际秩序是美国单极霸权对世界的主宰.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全球治理 单极霸权 全球化 经济秩序
  • 简介:“奔小康,要健康。”没有健康就不可能实现小康。为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卫生部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一是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重点是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二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努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 标签: 源头治理 农村卫生事业 社区卫生服务 农村合作医疗 大力发展 服务体系
  • 简介:根据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状况、特点和规律,以及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状况,要搞好犯罪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应当首先在我国建立和强化社区控制制度,并使之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系统工程的重要基础。在社区控制的基础上,开展社会治安的区域治理。社区控制和区域治理的有机配合,将为我国的犯罪控制带来新的希望。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区域治理 社区控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摘要 经济社会环境
  • 简介:全球治理既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崭新理论,又是一种客观历史发展进程。作为一种理论。它是对传统政治学所体现的国家统治理念的超越,反映了当代国际政治发展到全球政治新阶段在政治结构、政治主体、管理方式的新变化、新特点。作为一种客观发展进程,它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的新形态,是国际规制有效性的现实要求,是全球公民社会和世界民主潮流的产物。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既对国家主权和政府有效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政府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这就是,以治理与善治思想为指导,以公民社会成长为依托,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为前提,转变政府职能和行为方式,让市场、国家(政府)和公民社会三者在各自的作用范围内发挥作用。

  • 标签: 治理 全球治理 全球化 市场 政府 公民社会
  • 简介:2001年5月,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在一篇提交给"艾伯特基金会"的短文中提出了全球化治理的四条原则.他认为,世界经济面临的根本困境是全球化的市场与局限于地域和国家的法律、社会和政治制度之间的不对称和错位.而对国际贸易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讨论经常纠缠于技术性的经济或法律问题,缺乏明确的、被广泛接受的原则来指导相关的改革.因此他提出了以下四条原则.

  • 标签: 全球治理 公共政策制定 民主治理 国际经济制度 固定模式
  • 简介:现代的科学界,一方面是学科的分支日见其繁,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多门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的趋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局面一新,生机蓬勃。其中,尤其是关于事理的科学,诸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等,对各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影响,极大地提高着科学研究的水平。

  • 标签: 系统论 治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科学研究 科学界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七/八国集团为将自身塑造成为“全球治理中心”而大力推出了众多举措和努力。当前,它已经形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核心机构,对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社会诸领域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从七/八国集团存在近27年的国际社会现实来看,七/八国集团只有重新定义全球治理,赋予联合国系统以全球治理中心的权威,彻底改变其一直具有的大国支配世界情结,推动扩大世界各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真正地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制度化,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 标签: 国际社会 八国集团 全球治理 国际事务 国际关系
  • 简介:文章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运行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流程、运行机制体系及主要运行模式.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的运行,探讨如何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运行的决策系统、调控系统、动力系统,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达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有序运转、协调发展的目的.

  • 标签: 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 机制 运行
  • 简介:<正>人民法院建立少年法庭,专门审理涉少案件,这在我国审判制度上是一项重大改革,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有效举措,它对于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全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教育人、挽救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对于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审判制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少年法庭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未成年人保护 失足少年 审判制度 被告人
  • 简介: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五六十年代,由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比较顺利,青少年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违法犯罪的人数很少,只占万分之一左右,并没有把青少年犯罪当成“问题”。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共青团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治理 社会主义制度 五六十年代
  • 简介:农村少年犯罪问题,过去并不突出,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犯罪率上升和罪犯低龄化而出现的新问题。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以后,农村的社会治安有了明显好转。农村少年犯罪率有所下降。但是,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 标签: 少年犯罪 农村 治理 原因 刑事犯罪活动 犯罪问题
  • 简介:(一)经过三年“严打”斗争,一九八六年,盐城市的刑事案件相对减少,青少年犯罪上升的势头得到控制。但从一九八七年开始至一九八九年,青少年犯罪呈三个连续递增和一个相对持平。三个连续递增足青少年犯罪总数连续三年以超过50%的速度递增;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公安机关 治理 “严打”斗争 刑事案件 盐城市
  • 简介:国际治理是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政治学中的一个时髦术语,但其内涵的界定却尚未厘清。本文从国际秩序建构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作为集体行动的三关国际关系,指出复合动机博弃关系是秩序建构的基础;其次,剖析了国际秩序建构的难题在于复合动机博弃关系中产生的社会困境;最后,从社会困境的解析中提出一个国际治理的分析性概念。

  • 标签: 集体行动 社会困境 国际秩序 国际治理
  • 简介:“综合治理”是我们同犯罪作斗争的方针。早在六十年代初期,毛泽东同志对这方面的工作,就曾有过多次论述。他在接见斯诺谈到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是时指出:“……我们现在主要不是依靠法庭,而是依靠学校,社会,机关,街道,农村,基本上依靠社会组织来进行教育,来进行监督,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审判和把人关起来。”

  • 标签: 社会治安 治理 青少年犯罪问题 才能 毛泽东同志 六十年代
  • 简介:据最近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截至2005年6月3日,我国上网户总数突破1亿,为1.03亿人。其中18—24岁的年轻人就占到37.7%。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岁-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了整个网瘾青少年的90%。在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帮手的同时,上网成瘾又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迷信”正悄悄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网络游戏成瘾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青少年 系统工程 上网成瘾 网络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