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正>弗兰·梅林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政论家、文学评论家,德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梅林1846年2月27日出生于波美拉尼亚的施拉韦。他的父亲威廉·梅林早年是普鲁士军队里的军官,后来当过收税官。他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梅林 新时代 李卜克内西 马克思恩格斯 资产阶级
  • 简介: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邀请,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肯尼思·尔兹(Ken-nethN.Waltz)于1996年10月来我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讲学,受到热烈欢迎。尔兹教授于1950年和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政治学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获哥本哈根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他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高等院校任教和从事研究,1971年起任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兼任美国对外政策委员会委员、美国政治学学会理事等职,并于1987—1988年度出任美国政治学学会主席。尔兹教授是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著作有《人,国家与战争》(1959)、《外交政策与民主政治》(1967)、《国际政治理论》(1979)和《核武器的扩散》(1995)等.其中《人,国家与战争》、《国际政治理论》等书迄今仍是美国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最重要的教学参考书。在尔兹教授讲学期间,我院研究生谢鹏曾就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些具体问题对他进行了学术性专访,下面是两次访谈的记录。为便于读者深入了解肯尼思·尔兹的理论观点,本期还发表了他的《现实主义思想与新现实主义理论》一文,供研究参考。

  • 标签: 国际政治理论 沃尔兹 核武器 现实主义理论 人权政策 国际关系
  • 简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在2003年3月13日号《纽约书评》上发表《布什的减税计划-各种危险》一文,对布什的减税计划公开提出质疑和批评,认为该计划不能刺激经济增长,反而会增加不平等。他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即通过强有力的税收体制将钱转移给那些将会迅速花掉钱的人:失业人员、地方政府以及低收入者。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斯蒂格利茨 美国经济学家 布什 减税计划 税收体制 失业人员
  • 简介:美国著名学者伊曼纽尔·勒斯坦在美刊2003年7、8月合刊上发表文章,回顾了1945年以来美国霸权政策的发展历史,指出支撑美国霸权的战略框架在1965-1973年开始受到冲击,此后美国开始反攻挽回颓势,但德法俄的联合、东亚的崛起、以世界社会论坛为代表的反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社会运动将最终使美国霸权终结.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沃勒斯坦 美国 霸权政策 霸主地位 政府控制
  • 简介:充分就业引起工资上涨是造成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的首要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利润挤压论”。这显然违背了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认为,仅仅在非常特殊的环境下才会出现“短暂”的工资挤压利润现象,而且资本家可通过“增加需求”来提高商品价格,因此“利润挤压论”是虚假的;工人为了更高水平的工资而时刻进行阶级斗争,是明智的行为,是实现阶级过渡的前奏。卡莱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基因,并结合对法国“百隆实验”的评估坚决驳斥了“利润挤压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阶级过渡的社会主义策略。

  • 标签: 马克思 卡莱茨基 利润挤压论 社会主义策略
  • 简介:2004年11月24日,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苏联问题专家大卫·M.科应杂志社邀请,在中央编译局作了题为的学术报告,论述了战后社会积累结构的崩溃、新自由主义制度结构的形成和危机趋势等问题,并针对中国学者的提问谈到中美经济关系和中国应警惕新自由主义等问题.现将报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 大卫·科茨 新自由主义 世界经济 美国 社会积累结构 中国
  • 简介:美国杂志2001年夏季号上发表了大卫·科的题为的文章.文章认为,俄罗斯新有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他们建立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是一种源于前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非资本主义的掠夺/榨取制度,它只进行盗窃和投机,而不致力于生产、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它的出现造成了俄罗斯持续的技术退步、人口的灾难、独裁统治和持续的国家解体.该文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俄罗斯发展 发展资本主义 大卫·科茨俄罗斯
  • 简介:<正>1989年是第二国际成立100周年。为纪念这一日子,第25届林国际历史学家会议两个讨论主题之一是“1889—1914年国际工人运动中的第二国际”。在提交大会的论文中,不少历史学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或是从新的角度评价了某些问题。本文选择其中几个问题作一些评述。

  • 标签: 第二国际 历史学家 工人运动 文化运动 社会主义 殖民政策
  • 简介:在采访开始前,秘鲁驻华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纳伊会见了本刊记者。在听过杂志历史和现状的介绍后,大使表示秘鲁和中国于2013年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政治上,2016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秘鲁,使秘中关系又上了一个台阶;经济上,中国是秘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文化上,两国都是有着悠久灿烂文明的古国,同时秘鲁的华人社区在拉美也是最大的。鉴于

  • 标签: 专访秘鲁 古斯塔沃阿罗约 并进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