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在过去三十年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国际学术界似乎形成了某种共识:国际政治经济(IPE)正在改变着国际关系研究中“高级政治”和“低级政治”这种二分法;在过去十多年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中,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IPE正在改变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议题和分析方法。

  • 标签: 国际政治经济学 中国 国际关系研究 全球化 国际学术界 二分法
  • 简介:<正>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形态和类型。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格局转换时期,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同时世界性的民族主义不断发展,它们都已经成为国际性的社会科学关注的问题。其中的一大特点是经济民族主义十分突出。本文所说的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框架下经济领域的民族主义,既指一种最优先考虑民族国家建设的理论

  • 标签: 经济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 国际政治经济学 经济全球化 经济自由主义 民族利益
  • 简介:经济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当代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课题,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我刊近年来也发表了不少有关文章.为了深化对这些课题的研究,我们访问了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他认为,对这些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应该树立世界眼光,这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到一个新高度.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理论研究 顾海良 国际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 垄断发展
  • 简介:编者按: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经济,特别是它的分支--福利经济从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角度出发,对现代西方福利制度作了系统的研究.其内容涉及西方福利制度产生的原因、历史发展、理论根据、相关的社会政策、效率的最优化、各国福利制度的比较和改革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建立适合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福利制度以及制定有关的社会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了深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所长、主编郑秉文教授,同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 标签: 西方经济学 社会福利制度 公共管理 劳动经济学 货币主义 供给学派政策
  • 简介: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制度之所以陷入困境,是与意识形态刚性有关的.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制度非均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合理化造成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上的创新推动了我国的制度变迁进程,扩大了我国的制度选择的空间.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创新 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
  • 简介:记者: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育,激发了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乃至民间团体的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在办实业、搞流通、兴社会福利的各项投资中,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社会集资形式,为促进债券、股票等新的金融商品的发育,

  • 标签: 社会集资 金融商品 社会福利 市场经济体制 自我发展 银行信用
  • 简介:<正>《谈判》是为适应教学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而开设的一门集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应用型课程,是国际政治系本科生的限制性选修课。该课程在遵循学科系统性和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突出其实用性和技巧性。通过课堂讲授、

  • 标签: 谈判学 教学改革 应用型课程 谈判行为 国际政治 全面性原则
  • 简介:<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前,在美国的全球政策中,中国所占的比重是无可比拟的,即,到那期间为止,对美国来说,首要课题是联合抗苏和维持美—日—中三角关系,而美中经济贸易问题是其较重要的问题。冷战结束、东西方对抗消除的情况下,政治因素不再是决定中美两国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冷战结束后,中国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所占的地政的、战略性的重要性大大减少了。加上克林顿总统是在美国国内经济最差

  • 标签: 中美两国 贸易逆差 中美经济 最惠国待遇 在华投资 对美出口
  • 简介:<正>在苏联、东欧急速变化的背景下,越南正在谋求改变其自1976年南北统一后,对苏联、东欧依存度很高的经济结构,越南现在推进的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改革旨在进一步加强独立化的基础。西方各国以各种形式加快了对越南的支援,其速度、规模不断扩大。

  • 标签: 经济改革 越南 经济结构 市场经济 依存度 印度支那
  • 简介:从俄罗斯经济改革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若干共性问题庞川(一)国际国内都有人提出,应当把当前世界性的大转轨作为一门学科──过渡加以研究。就社会主义各国而言,向市场经济转轨,或实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从八十年代以来,...

  • 标签: 经济改革 市场经济转轨 俄罗斯经济 计划经济 经济一体化 人民群众
  • 简介:<正>按照联邦经济稳定问题社会委员会1983年3月公布的《小经济的地位和发展》文件,小经济是指:——在一切部门(包括农业在内)从事独立经营,即从事小商品生产或合作生产,或按预约生产的基层劳动组织和劳动组织,其中包括有少数工人劳动的农业;

  • 标签: 小经济 劳动组织 小商品 预约生产 农业 合作生产
  • 简介:<正>美国《当代史》杂志1992年第566期为中国问题专辑,主要刊登了以下几篇文章:中国与美国:两国关系再度沉寂;中国的地区性权力;(中国)与前苏联的新关系;恢复权力:邓的回击;中国的经济动力;(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农村的改革等。

  • 标签: 中国与美国 中国问题 当代史 恢复权 经济的 两国关系
  • 简介:<正>★俄罗斯《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杂志1993年第7期刊登了经济副博士A.E.西佐夫的文章:《九十年代初的俄罗斯和独联体一些国家的经济》。文章引用了大量统计资料,其中部分资料和数据由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博洛京提供。作者在文章最后对1993—1994年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 标签: 俄罗斯科学院 社会政治 世界经济 九十年代 经济学 国家体制
  • 简介:<正>由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出版的《哲学问题》杂志1993年第7期发表了主题为《俄罗斯现代化:问题和前景》的圆桌会议的资料。本期在《极权主义国家中的科学》栏目下发表了一组有关李森科事件的文章,它们是:巴布科夫的《苏联遗传的政治历史》;日丹诺夫的儿子日丹诺夫的《在矛盾的笼罩下》;《遗传学家的回忆》是摘自贝格所著的《早风-遗传学家的回

  • 标签: 政治学 俄罗斯科学院 日丹诺夫 极权主义国家 遗传学家 哲学问题
  • 简介:英国《过渡经济》杂志2000年第1期刊载的文章包括:S.约翰逊等的《企业家和机构改革制度: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俄罗斯和乌克兰比较》;M.来科的《隐性经济——未知的分量?1989—1995年转型国家隐性经济的比较分析》;L.C.徐的《控制、刺激与竞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冲击》;Z.M.道尔沃什等的

  • 标签: 信息 国有企业改革 隐性经济 2000年 过渡经济学 1995年
  • 简介:中国经济改革20多年,俄罗斯改革十几年.坦诚地说,比较双方的经济改革成就,俄罗斯相去甚远.人们对中国改革可以有不同感受,但是有一点应当肯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长足进步.2000年,中国的GDP相当于1989年的293%.相比之下,同一时期,俄罗斯只达到57.3%,捷克为94.7%,乌克兰为44.3%,波兰为117.8%.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改革 经济体制 所有制 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