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对中国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思想。过去,学者对它多持否定或有限肯定态度,其实,这都是因为没有从哲学角度来准确把握其本意所致。从哲学高度解析看,其本意是说:以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礼仪之精华为体为内容,而以西方先进文化为用,为形式。因此,在评判这一思想时,应当看到:首先,它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应用发展的眼光来衡量;其次,它不单纯是某个阶级的诉求,而是近代中国各阶级的共同愿望,表达出来的是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结;最后,它已上升为处理古今中外文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观、方法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没有失败,也没有过时,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近代中国 中体西用 哲学解析
  • 简介:哲学理论如何赶上时代并引领时代,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理论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哲学理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我们唯有深刻把握哲学的本质,才能够充分发挥哲学的功能,才能够充分掌握哲学理论引领时代的规律,从而哲学理论才能够在坚守基本价值的基础上,充分遵循哲学的严谨逻辑,在关注时代中保持批评的热情和理论的温度,运用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的哲学话语准确把握时代,更好地引领时代。

  • 标签: 哲学理论 哲学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领时代 世界观 方法论
  • 简介:鼓吹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现代西方社会在对外政策上出现了意识形态化倾向,他们试图将自己的意识形态统治体系推向世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冲突一方面带有“雅尔塔协议”势力范围划分的影响痕迹,另一方面带有更加严肃的意识形态基础,即意识形态统治,亲西方的民主势力得到实际的援助和舆论的支持。现代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变成了关于人权、民主、市场经济、普世价值等神圣概念的世俗化的宗教,并试图冒充为科学的和普遍的体系,在本质上呈现出意识形态一元化趋势。他们依靠主体的自信和社会对意识形态公理的接受确保了这种意识形态体系的全面统治,认为西方政治制度是最先进的,能保障全体民众享有最高水平的自由、福利和参与政治的权利,自信所有国家迟早都会采取这种制度,西方应该帮助他们,并同反民主的势力作斗争。

  • 标签: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化 意识形态统治 全球化 信息化
  • 简介:“四个伟大”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应用和理论创新。从实践客体向度来看,“四个伟大”根植于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从实践主体向度来看,“四个伟大”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统一;从实践价值向度来看,“四个伟大”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与“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的统一。

  • 标签: 马克思 实践哲学 四个伟大
  • 简介: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要求,习近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立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推进党的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其中贯穿着的立场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所阐释的观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所采用的方法形成了新时代管党治管实践的鲜明风格。

  • 标签: 习近平 党的建设 立场观点方法
  •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不仅在异化劳动理论方面彪炳千秋,还涉及到了生态学、伦理学、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已初步显现思维与存在、实践的重要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重要思想的萌芽。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现实的运动,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其实现具有长期性。它追求的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实现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些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启示我们在经济中要正确对待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在社会中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生态中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标签: 《1844年经济学这学手稿》 共产主义 人的本质 民营经济 人与自然
  • 简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于改革开放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要想对之进行深刻总结,把握其内在逻辑与规律,就必须对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针对问题以及现实要求。实事求是在实践观上意味着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确立实践的优先性;在认识论上意味着对人类理性局限性的明确承认,注重经验的总结归纳;在主体论上要求充分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民主的制度机制;在反映论上意味着要重视改革应然逻辑与实然逻辑的差别,建立有效的改革反馈机制。

  • 标签: 实事求是 实践 民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