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由于国家的动员和组织,有不少知识青年下乡、同乡参加农业生产。邢燕子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代表。但那时的回乡、下乡,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多、在城镇就业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农村有文化的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因此,那时的知识青年下乡、同乡,只是国家统筹考虑下的一种劳动就业政策的体现。那时,真正下乡、同乡的知识青年,就全国来说,数量也不算多,谈不上是一种运动。真正称为知青运动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数以千万计的初、高中毕业生的上山下乡。

  • 标签: 知青运动 “文化大革命” 回眸 知识青年 劳动就业政策 国家统筹
  • 简介:有几个昔日的朋友,近年仕途得意,官运享通,从小小的办事员分别升级至科局级和县处级干部。一日遇之,问其升官之道,其中一君笑日:“生命在于运动,升官在于活动嘛,不勤于向上‘活动’,哪能提拔重用!”这一升官“活动”新说,令笔者惊诧的半响无言。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领导干部 干部人事制度 工作作风 监督管理机制
  • 简介:在上个世纪70代初.韩国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村人口的大量无序迁移等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韩国政府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其主要做法:一是在“新村运动”发展初期主要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由政府通过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新村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新村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扩大内需,消化过剩的产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充分调动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二是在“新村运动”发展中期采取政府培育、社会跟进的发展模式,

  • 标签: “新村运动” 韩国政府 收入水平差距 公共基础设施 工农业发展 农村劳动力
  • 简介:作者英国的纳拉纳拉扬·达斯指出,1957——1958年所开展的这场运动,与共产党中国在此之前进行的政治运动不同,斗争矛头并非仅仅指向一种人,虽然基本上是针对知识分子的,实际上都将全体人民不太情愿地卷入了一场大辩论,以分清“大是、大非”。此书共分五章,分析了中国五十年代这场运动的思想、政治和文化根源,介绍了当时右派分子及其观点,追溯了反右运动自始至终的发展过程。由于受材料所限,作者只能将精力集中到探讨官方与右派之间的分歧上,强调我国领导人在这场运动中的个人作用,但也重视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所产生的影响。尤其书中展示的一系列有关反右运动的资料,如八十八名章罗同盟骨干名单;在全国人大作自我检讨人员名单;一百名大右派名单及言论著述等;对我国的当代史研究无疑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反右运动 当代史 五十年代 人员名单 纳拉扬 政治经济状况
  • 简介: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迅速在全国掀起。当时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地区。广大学生和各界民众也走上街头,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运动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

  • 标签: 五四运动时期 黑龙江 反帝爱国运动 爱国主义精神 反帝反封建意识
  • 简介:1950年11月~1953年7月,为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进行了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东南海防前哨——福建,抗美援朝运动势如东海怒涛汹涌澎湃.福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全力支援抗美援朝前线,加强国防建设和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业绩辉煌.一曲爱国主义的时代凯歌响彻八闽大地.

  • 标签: 福建人民 帝国主义侵略 增产节约运动 和平签名运动 海防前哨 战争开始
  • 简介:全国工会国际暨台港澳工作会议不久前召开。会议着重分析和研究了当前国际工会运动的形势,明确和部署了新形势下工会国际暨台港澳工作的任务,要求为开创新世纪的工会国际暨台港澳工作新局面而共同奋斗。现将当前国际工会运动的形势、动态作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 标签: 国际工会运动 工会组织 维权工作 知识经济 劳动关系
  • 简介:“四清”运动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党史、国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从运动的源流上看,“四清”运动既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和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延续,又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前奏和预演;从运动的历史时段上看,“四清”运动是连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济社会发展冒进的“左”与“文化大革命”政治上全面“左”的历史关节点;从运动的内容看,“四清”运动以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惰账目”、“清仓库”、“清工分”、“清财务”开始,以后逐渐发展到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清经济”、“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以致运动后期又错误地提出重点是整所谓的“党内走资派”,致使党内不少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 标签: “四清”运动 四清运动 系统研究 “文化大革命” 20世纪60年代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环境伦理与环境法陶锡良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球自然环境养育了人类,人类却对不起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在自然科学中建立了环境科学、人类生态学等科学体系,在社会科学中创立了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等理论体系.环境伦理,是将人类...

  • 标签: 环境伦理学 温室气体 伙伴关系 自然界 可持续 发达国
  • 简介:提起埃德加·斯诺,许多人都知道他的名作.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这样一名外国人,率先不顾一切地深入国民党严密封锁的陕北红色根据地,热情采写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追溯起来,一二·九运动对他的影响,不能不说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1928年,斯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受聘于国外新闻机构驻中国的采访编辑部门,曾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生活和工作了13年之久.为采集新闻,斯诺遍访了大半个中国,了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尤其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劳苦大众产生了深切的同情.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期间,斯诺积极参与酝酿筹划,认真追踪采访报道,热心保护青年勇士……这一切促进了他思想的发展,增强了他进一步了解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热望与对中国前途的信心.

  • 标签: 斯诺 运动 《西行漫记》 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 编辑部门
  • 简介:<正>祖国大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运动胜利结束至今,已40年了。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离我们越远,它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对于新中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就愈明显,我们对整个运动的了解也就愈深刻。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的情况如何,决定着中国的命运。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农民不满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曾多次起义,力图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一个“均贫富”、“等贵贱”、“耕者有其田”的平等社会。但是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和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行动带有盲目性、自发性,其结果不是惨遭镇压而失败,就是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利用,成为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而没有实现社会结构的更新。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提出了“平均地

  • 标签: 封建土地制度 土地改革运动 “耕者有其田” 中国共产 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 农民土地问题
  • 简介:工资与物价的螺旋运动戴园晨1979年我国进行了以联产承包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且调整了农产品和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此为发端,使我国进入了一个经济关系不断变化的改革时代。当时在居民经济生活方面的变化之一,是工农业产品比价的合理调整,使农民收入有了...

  • 标签: 通货膨胀 物价 螺旋运动 工资侵蚀利润 经济增长 欠发达地区
  • 简介:抗日救亡运动在资中宋大杰一、宣传抗日1937年冬,资中县抗敌后援会成立,各中学相继成立分会。县抗敌后援会下设民众歌咏团等机构,各中小学校纷纷组建剧团、宣传队。一个以学校为中心的全民抗日宣传高潮在资中大地上出现。抗日救亡歌曲响彻在资中的四面八方。《起来...

  • 标签: 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宣传 资中县 中共党员 抗日战争时期 抗敌后援会
  • 简介:  1970年4月,以韩国政府为主导倡议的以"勤勉、自助、合作"为宗旨的新村运动启动,其基本理念是把传统落后的乡村变成现代进步的希望之乡.大体分四个阶段:基础建设阶段(1970至1973年),主要是改善环境,提倡奋发图强的新村精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散扶助发展阶段(1974至1976年),积极推行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和发展养殖业,增加农业收入.……

  • 标签: 内容成效 新村运动 运动内容
  • 简介:建国初期的1951年初到1954年春,中共中央开展了一次整党运动。通过这一运动,有效地克服和解决了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经受住了执政的最初考验。50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次整党运动,对于加深胡锦涛总书记重提“两个务必”思想的理解,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整党运动前的整风建国初期的整党运动是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发

  • 标签: 建国初期 整党运动 整风运动 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 “三反”运动 中国共产党
  • 简介:路易·艾黎(简称艾黎),新西兰人,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雷一个农村家庭,1927年4月21日到达上海。从此,他的命运与中国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身体力行倡导工业合作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战前,我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由于日本的入侵,集中沿海的很多工业毁于战火。

  • 标签: 路易·艾黎 工业合作社 工合运动 山丹培黎学校 合作运动 新西兰
  • 简介:回顾了如下史实:北方国民会议运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一场公开的合法的民众政治运动,李大钊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积极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去,直接领导了促进国共合作和组织国民会议的基础性工作。

  • 标签: 国民会议运动 李大钊 孙中山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改组 国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