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卡尔沃主义(CalvoDoctrine)是19世纪60年代形成于发展中国家的理论,源自阿根廷著名外交家和国际法学者卡洛斯·卡尔沃(CarlosCalvo)的著作。卡尔沃在其《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写道:“在一国定居的外国人,肯定应享有和国民相同的受保护的权利,但他们不能要求更多的保护。”他这项主张以后为拉丁美洲国家所广泛接受,称为“卡尔沃主义”。卡尔沃主义在经历了20世纪末短暂的沉寂后,在阿根廷又奇迹般渐渐“复苏”。本文旨在通过阿根廷对卡尔沃主义从肯定到否定,再从否定到肯定的态度嬗变过程,探讨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标签: 拉丁美洲国家 发展中国家 理论与实践 阿根廷 卡尔沃主义
  • 简介:在《耶路撒冷的艾希》一书中,阿伦特以“恶的平庸性”来刻画艾希及他所代表的极权主义恶行,认为艾希作恶是出于“无思”。这一论断不仅与耶路撒冷法庭控辩双方发生冲突,而且与传统对恶的理解发生抵牾,引起了巨大争议。通过对“恶的平庸性”及相关争议的澄清,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阿伦特的本意。

  • 标签: 自由意志 恶的平庸性 无思
  • 简介:1951年,反映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事迹的电影《赵一》开始在全国公映,这是新中国第1部反映革命者事迹的影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电影中赵一英勇不屈、浩然正气的形象让观众无不肃然起敬。直到今天,赵一的英雄事迹仍在祖国大江南北广为传颂。而不为人知的是,60多年前,为了寻找赵一的身世,世人经历了重重曲折和阻碍。这一段传奇人物的幕后故事,至今仍然让人唏嘘不已。

  • 标签: 赵一曼 女英雄 幕后故事 李淑宁 唏嘘不已 何成湘
  • 简介:与传统的结合于基本人权、弱者救助的社会福利倡导观念不同,卢更看到了在当代社会中这种简单的福利观念对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对社会矛盾的刺激。卢认为,社会福利问题的观察和解决需要借助于系统理论。政治、法律、教育、经济都是一个个封闭而自治的系统,相互之间的简单干预都会影响到彼此的正常功能。它们彼此之间的积极性的影响只能通过系统间的结构性耦合来实现。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的福利研究和制度设计会带来一定的启发。

  • 标签: 政治 福利 法律 卢曼
  • 简介:佩雷尔新修辞学恢复了古典论式理论的荣耀。新修辞学论式系统是对不确定条件下推理形式的分析,虽然这些推理形式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但笛卡尔时代以来一直被逻辑学家和知识理论家所忽视。论式是新修辞学论辩理论的核心。在新修辞学的论式系统里,亚里士多德“更可取的”topoi被用作与价值和价值层级相关联的推理前提——论证的出发点,因而与涉及推理形式的其他辩证推理发挥不同功能。新修辞学的论式在论辩中既生成说服力,也展现合理性;既与听众及其文化环境相联系,也通过论式的相反形式与论辩攻防相联系。新修辞学的论式,尤其是“准逻辑”论式与法律论证关系密切,对法律论证的辨识、结构分析、论证构建和批评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佩雷尔曼 新修辞学 TOPOI LOCI 论式 法律论证
  • 简介:作为后马克思主义阵营的理论家,鲍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思想从另一视角对西方消费世界进行了一番新的阐释,他以批判性的言辞分析了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弊端.鲍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指向主要有:以批判性视角认知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以批判性思维揭露消费活动的虚假性、操控性和诱惑性;以批判性口吻预测消费社会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消费主义的新隐忧和新危机.

  • 标签: 鲍曼 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 消费者 批判
  • 简介:恩格斯的《卡尔·马克思》一文,是恩格斯应《人民历书》丛刊之约撰写的马克思传略。这篇传略介绍了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伟大一生.概述了马克思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争取工人阶级解放而进行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着重阐述了马克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大理论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学说 恩格斯 传略 卡尔 无产阶级革命家 真理
  • 简介:发生在美国的齐默尔案因涉及种族问题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不少中文媒体将齐默尔的身份译为“协警”。这一翻译存在误译,其原因在于一是新闻翻译时间仓促;二是译者对美国警察制度缺乏了解;三是对译语一词多义现象处理疏忽。齐默尔身份的正确译法是社区守望协调员或邻里守望协调员。为避免在类似的翻译中发生误义,译者应当以严格的职业操守要求自己,充分了解目标语国家与源语国家存在的制度差异,并慎重处理一词多义现象。

  • 标签: 齐默尔曼身份 误译 协警 社区守望协调员
  • 简介:赵一,四川省宜宾县人.1905年10月25日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1923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2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同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11月回国.在湖北宜昌、江西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组织素年农民反目游击队与敌进行斗争。1935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同年11月间与敌作战受伤、被俘,受尽酷刑,宁死不屈,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人杀害,时年31岁。

  • 标签: 赵一曼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东北抗日联军 社会主义青年团 旗帜 封建礼教
  • 简介:托马斯·曾说过,将历史和现实中的真实性赋予虚构的故事,让其听起来确凿可信是他毕生的追求。这一点在他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部作品中几乎处处可以找到作者对其所生活的年代、家庭环境的描写。本文试从传记学角度,利用收集到的史料,从地理历史背景、家族族谱、人物形象等几个方面,对这部小说中的自传性成分进行考察和研究。

  • 标签: 托马斯·曼 《布登勃洛克一家》 自传性成分
  • 简介:我们正处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或者说,始于20世纪后期的全球化运动正在把人类引入后工业社会。全球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全新的社会变革运动,任何把全球化比作历史上的某些社会变革运动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也许从形式上看,全球化与近代社会早期的资本主义世界化有某些相似的特征,实际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变革运动。资本主义世界化是一场民族国家对世界征服的运动,其结果是导致了民族国家的普遍建立,而全球化的使命恰恰是要终结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许多明显的迹象,那就是与民族国家关联在一起的几乎所有社会设置都受到了挑战和冲击。全球化意味着一个合作社会的生成,意味着一种新的社会治理的建立,也意味着一切在工业社会对人作出先验性规定的制度等的废止。在合作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动去选择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 标签: 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化 民族国家 合作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