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刘少奇1945年代理中共中央主席黄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投降。历时8年的中国抗日战争,终于以中国人民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然而胜利后的国内局势甚是复杂。蒋介石觉得这下子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共产党了,但又顾忌国际国内呼吁和平的...

  • 标签: 刘少奇 毛泽东 中共中央 蒋介石 中共东北局 国民党
  • 简介:1929年7月29日,红四军前委全体成员在上杭蛟洋开会,毛泽东也曾到会。前委决定陈毅去上海向中央汇报红四军情况,乃由朱德代理红四军前委书记。

  • 标签: 党中央 陈毅 训练班 红四军 毛泽东
  • 简介:“七七”事变卢沟桥畔的枪炮声,震撼着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也给处于变化中的国共两党关系增添了新的音符。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中共中央在宣言中承诺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等。8月1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对武装、政

  • 标签: 项英 毛泽东 国民党 叶剑英 游击区 张闻天
  • 简介:首先,维护党中央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权威。首先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8800多万名党员和44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去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胜利。

  • 标签: 中央权威 维护 马克思主义 基层党组织 政党建设 党的领导
  • 简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在新的历史阶段治国理政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集中反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维护权威,对于锻造广大官兵坚定信念、强化忠诚信仰,引导官兵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始终不渝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党中央 权威 核心
  • 简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出发长征后,毛泽东是否开始组织“领导撤换博古和李德”的“会下活动”?这个是否符合党内正确斗争原则、涉及到毛泽东政治品格的问题,有必要探讨澄清。人所共知,李德在《中国纪事》书中把毛泽东说成是进行“宗派活动”。指责毛同张闻天、王稼祥结成“中央三人小组”,“激烈攻击”三人团,在中央内部制造“分裂”等,完全是别有用心的污蔑。但亦有文章认为,从长征开始,毛泽东“的确在着手组织和领导着撤换博古和李德的这场斗争。”

  • 标签: 内部斗争 党中央 长征 毛泽东 中央红军 政治品格
  • 简介:首先谈点个人情况。我在美国耶鲁大学学的是物理冶金专业,我原来做金属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属于小科学的。1955年我从国外回来后还想做这个工作,就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现在改为物理所)工作。以后因为中央要调我到九所来,就先到沈阳金属研究所过渡了一段,于1960年调到九所。

  • 标签: 党中央 物理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 决策 远见 美国耶鲁大学
  • 简介:国民党的监狱,暗无天日。其在南京水西门外的中央军人监狱,专门设了最为残酷的“南”字监,用以对付他们所谓的共产党“重犯”、“要犯”。然而,共产党人陶铸在那里一坐竟有5年,出狱后还说自己4年的大学是在那里毕业自习,那么,他是怎样坐这个牢的呢?

  • 标签: 军人监狱 国民党中央军人 陶铸国民党中央
  • 简介:重温列宁在领导俄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思想,对于当前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列宁深刻认识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夺取无产阶级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他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势必要维护领柚的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维护党中央权威,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 标签: 列宁 习近平 党中央权威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大事、抓大事、干大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由此形成了"五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此同时,中国集体领导体制也从"五大机制"发展为"七大机制",不仅很好地坚持了集体分工协作机制、集体学习机制、集体调研机制和集体决策机制等具体机制,而且凸显了集体外事机制和集决策机制等具体机制,而且凸显了集体外事机制和集体自律机制,丰富了集体领导体制的内涵;最为关键的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完善了中央集体领导体制,实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政治优势,也是最具特色的制度优势。

  • 标签: 集体决策机制 领导体制 党中央 中国共产党 分工协作机制 全球治理
  • 简介:1929年89月,陈毅从闽西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情况.并与周恩来、李立三一起为党中央起草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陈毅执笔)。这件事,对于确立毛泽东对红四军的领导,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军以至建党,甚至对于探寻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在这两个月内,陈毅认识到一个耩本的“中国革命的特征”,明确了建设无产阶级革命军队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领会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他的思想发生了飞跃。

  • 标签: 党中央 陈毅 训练班 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 唯物辩证法
  • 简介: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之后,红军的战略方针问题尖锐地摆到面前。张国焘坚持南下,而中共中央坚持“北上路线”。9月9日,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和中央机关等组成的中央纵队北上,张国焘则率四方面军及部分一方面军部队南下。南下途中,张国焘另立“中央”,自封主席。后来,张国焘南下计划失败。

  • 标签: 张国焘 党中央 红四方面军 长征 红一方面军 中共中央
  • 简介:目前,山东全省各地正在继续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形势是好的。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落实十五大精神,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决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这是胜利完成十五大确定的各项战略部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 标签: 中央权威 邓小平理论 第三代领导集体 深入学习 党的权威 马克思主义
  • 简介:中央和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希望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 标签: 党中央
  • 简介: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重重困难面前,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党中央在此时制定这一方针,原因是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从国际形势的发展看,考虑到美国政府不会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正义行动;从国共内战的形势看,为了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从美台关系的变化看,为了挫败美国政府分离台湾的阴谋;从国民党的前途看,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梦想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的企图.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武力解放台湾方针
  • 简介:因为修订《方志敏年谱》的需要,笔者最近到北京有关单位查找有关方志敏的文字档案资料,尤其是希望能找到方志敏的四本日记,以期对方志敏的研究有所突破,可找了两个月也没有结果。但我要查找的方志敏就义前写给党中央的信,经多方努力终于被找到。这封信,对于研究方志敏的生平和思想,研究方志敏的狱中斗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弥足珍贵。方志敏是江西省弋阳县漆式镇湖塘村人,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任赣

  • 标签: 前党中央 就义前 方志敏就义
  • 简介:毛泽东法制思想诞生于社会革命、新旧社会转型时期,强调维护革命秩序,注重社会改造,突出对社会群体的革命理想教育;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的革命法律思想,既强调法制的阶级专政职能,又强调法制的民主本质,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体系;江泽民集邓小平法律思想之大成,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跨世纪的战略目标.他们的法制思想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和连续性.

  • 标签: 法制思想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 法律思想 三代领导核心 党中央